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4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7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93篇
中国医学   337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102.
PGE每天3.0mg/kg皮下注射22天,除使大鼠付睾精于活率下降、畸形率升高外,也可损伤生精细胞,最敏感者为早期精子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偶尔损及精原细胞。对间质和支持细胞无明显影响。给大剂量PGE后,大鼠血浆和肾皮质PGE水平无明显改变,而睾丸组织中则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3.
氨甲喋呤(MTX)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爌杞  翁帼英 《药学学报》1983,18(6):453-459
本文探讨了提高MTX脂质体包裹率、影响它对热稳定性的因素,并自行设计了简便、迅速、重现性好的测定MTX脂质体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二次乳化蒸发法制备MTX脂质体,在控制乳化温度及有机相比例的条件下,可获得50%左右较高的包裹率。另外提示,脂质体分散溶媒的离子强度和脂质体中胆固醇的含量是影响MTX脂质体对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以选用50mM的磷酸盐缓冲液为分散溶媒和PC/CHOL/SA的脂质体组成,则100℃加热30分钟灭菌,所包MTX可滞留90%。且灭菌前后的脂质体经电镜观察形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比研究紫杉醇注射液和紫杉醇埋植剂对小鼠H22肝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无治疗组、空白埋植剂组、紫杉醇注射液组和紫杉醇埋植剂组.治疗12 d,各组一半小鼠取淋巴结称质量并行组织学病理检查,另一半取淋巴结制成无菌匀浆,接种于正常小鼠的腹腔,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无治疗组小鼠淋巴结质量为(96.9±16.4)mg,空白埋植剂组为(95.4±13.6)mg,紫杉醇注射液组为(78.4±14.2)mg,紫杉醇埋植剂组为(32.3±9.4)mg.无治疗组半数生存期为15 d,空白埋植剂组为15.5 d,紫杉醇注射液组为23.5 d,紫杉醇埋植剂组为28 d.结论:紫杉醇埋植剂对淋巴结转移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进一步优化由噻二唑核稠合的水溶性稠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抗菌活性,本文用2-(4-甲氧苯基)-5-氨基-1,3,4-噻二唑(2)与α-氯代-4-氯苯乙酮(3)缩合得6-(4-氯苯基)-2-(4-甲氧苯基)-咪唑并[2,1-b][1,3,4]噻二唑(4),4与取代哌嗪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6-(4-取代哌嗪-1-苯基)-2-(4-甲氧苯基)-咪唑并[2,1-b]-[1,3,4]噻二唑(5),5与杂环氨进行曼尼希反应并与盐酸成盐得目标化合物6-(4-取代哌嗪-1-苯基)-2-(4-甲氧苯基)-5-杂环氨基甲基-咪唑并[2,1-b][1,3,4]噻二唑盐酸盐(1)。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评价了15个新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极性基团的引入,抗菌活性显著提高,提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建立一种高灵敏度的液质联用方法用于快速测定大鼠血浆中维胺酯的浓度.采用蛋白沉淀法制备样品;色谱柱为Agilent TC C18柱(150 mm ×4.6 mm ID,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93:7:0.1),辛伐他汀作为内标;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上,采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APCI),正离子方式诜择性离子模式讲行监测;血浆浓Tel: 86-25-83271251, Fax: 86-25-83271269, E-mail: lwcpu@ 126. com度在0.05~5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10 P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在95.97%~104.43%,RSD在4.63%~10.69%.本文利用该方法对大鼠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3个剂量(2.5、5和10 mg·kg-1)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11.28±7.23)、(8.90±3.82)、(8.01±5.65)h;AUC0-∞:(103.41±61.46)、(190.23±74.99)、(421.66±229.20)ng·h·mL-1;MRT:(6.31±0.75)、(5.98±0.71)、(6.18±0.97)h;CL/F:(30.10±13.67)、(29.58±10.59)、(31.18±17.51)L·h-1·kg-1;Vd/F:(414.94±159.82)、(356.16±139.85)、(369.28±322.72)L·kg-1.  相似文献   
107.
为发现可用于抗肿瘤活性研究的新结构杂环胺席夫碱先导化合物, 本文用氨基均三唑硫代乙酸(2)与9-蒽醛缩合得 4-(9-蒽亚甲氨基)-5-苯基-均-三唑-3-硫乙酸席夫碱目标化物(3a~j)。用MTT方法评价了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CHO、 HL60和L1210三种癌细胞株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8.
菊科植物杏香兔耳风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中药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13C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其中2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8-α-hydroxy-11α,13-dihydro-zaluzanin C(1),3-O-β-D-glucozaluzanin C(2);9个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3),柽柳素(tamarixetin,4),木犀草素(luteolin,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6),槲皮素-5-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5-O-β-D-glucoside,7),柽柳素-7-O-β-D-葡萄糖苷(tamarixe-tin-7-O-β-D-glucoside,8),柽柳素-3-O-β-D-葡萄糖苷(tamarixet-in-3-O-β-D-glucoside,9),柽柳素-5-O-β-D-葡萄糖苷(tamarixetin-5-O-β-D-glucoside,10),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11);2个绿原酸类化合物:cyclohexanecarboxylic acid(1,3,4-trihydroxy-5-[[3-(3-hydroxyphenyl)-1-oxo-2-propenyl]oxy]-[1α,3α,4α,5β(E)],12),5-p-trans-coumaroylguinic acid(13)。结论:其中化合物8-13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9.
鲁桑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鲁桑Morus multicauli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离子交换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鲁桑叶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脱氧野尻霉素(1),fagomine(2),2-O-α-D-galactopyranosyl-1-deoxynojirimycin(3),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5),槲皮素(6),莨菪亭(7),D-天门冬氨酸(8),L-脯氨酸(9),D-α-丙氨酸(10),肌醇c(11),胡萝卜苷(12)。结论:以上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0.
HPLC测定脉络通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波  贾树田  张现涛  沈小钟  叶文才 《中成药》2007,29(10):1546-1548
脉络通胶囊是由粉葛、党参、当归、丹参、红花等10味中药材加工制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用于胸痹引起的心胸疼痛、胸闷气短、头痛眩晕及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上述诸症;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症。为了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本实验参照药典[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络通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获得了满意的结果。1仪器与试剂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DAD检测器(美国);M il-lipore M illi-Q纯水器(美国);METTLER AG285及AX205电子天平(瑞士);KQ-250E型医用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葛根素对照品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