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多学科会诊中的切入点及作用,为参与肿瘤多学科会诊提供参考借鉴。方法结合笔者参与的典型多学科会诊病例,总结临床药师在肿瘤多学科会诊中的作用。结果胰腺癌合并转氨酶升高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药师建议优选肝功能损伤时无需调整剂量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吞咽困难的食管癌患者,临床药师建议患者服用替吉奥胶囊水溶液;大剂量甲氨蝶呤解救时,亚叶酸钙缺货,临床药师建议使用左亚叶酸钙替代;结肠癌合并脑梗塞患者使用贝伐珠单抗,临床药师建议起始选择小剂量贝伐珠单抗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可以在特殊肿瘤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药品的替代及药物剂量优化等方面发挥药学优势,与临床形成互补,在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比较肌肉常规缝合与解剖分层重建对改良Hardinge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21-10—2023-01诊治的55例因股骨颈骨折行改良Hardinge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者,根据术中肌肉缝合重建方式分组,常规组25例采用肌肉常规缝合,改良重建组20例采用分层解剖缝合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4周、8周、24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外展肌力矩。结果 两组均获得至少24周的随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8周时改良重建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WOMAC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24周时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改良重建组疼痛VA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8周、28周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  相似文献   
33.
1例26岁女性患者,因“口干多饮多尿1个月余”入院,入院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入院即给予降糖治疗。临床药师评估其初始治疗方案,并持续关注药物疗效,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在使用胰岛素泵后血糖仍控制不佳时,临床药师结合最新的诊治指南,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与医生充分沟通后提出胰岛素泵基础输注率的时间段由3段改为6段的建议,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治疗10 d后患者血糖完全达标后予以出院。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脑脊液中红细胞含量增高的程度与脑积水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的完整临床资料,病人于术后第2天行腰椎穿刺留取脑脊液,并测定病人脑脊液中红细胞数目,根据红细胞的测定数目是否超过15 000×106/L将病人分为两组,第一组病人脑脊液中红细胞数目≥15 000×106/L,第二组病人脑脊液中红细胞数目<15 000×106/L。观察2周内病人有无脑积水的发生。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病人脑积水发生率为65%,第二组病人脑积水发生率为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6],P=0.022)。结论 脑积水的发生率与脑脊液中红细胞的数目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5.
多元化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慕菲 《安徽医药》2019,23(3):632-634
针对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将基于讲授的教学模式(LBL)、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和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BL)结合,并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增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肿瘤专业临床药师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住院病人抗凝治疗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0例NVAF住院病人的临床特征及抗凝治疗方案,应用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对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危险分层分析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抗栓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入选病人CHA2DS2-VASc评分平均(4.55±2.01)分,卒中高危组189例(94.5%),卒中中危组11例(5.5%);HAS-BLED评分平均(2.04±1.26)分,高出血风险组69例(34.5%),低出血风险组131例(65.5%)。仅36.0%病人接受抗凝治疗,抗凝治疗率随卒中风险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卒中高危组抗凝治疗率(36.5%)高于卒中中危组(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5,P=0.521);抗凝治疗率随着出血评分的增加而降低,低出血风险组的抗凝治疗率(44.3%)高于高出血风险组(20.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0,P=0.003)。抗凝亚组中,高出血风险组较低出血风险组倾向于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P=0.03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血管疾病(OR=0.867)、药物(OR=2.182)、PCI术后(OR=3.557)、房颤消融术后(OR=0.255)及病人因素(OR=4.504)均影响抗凝方案的选择,且PCI术后和病人因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对NVAF的抗凝治疗与指南推荐有一定的差距,未按危险分层标准抗凝且整体的抗凝治疗率低。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进口与国产卡培他滨在结直肠癌化疗XELOX方案中的成本-效果。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取79例采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国产卡培他滨组和进口卡培他滨组)。观察6个化疗周期的疗效与药物成本,并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国产卡培他滨(艾滨)组6个周期治疗有效率(80.8%)与进口卡培他滨(希罗达)接近(81.3%)。但是艾滨组6个周期的治疗成本为74 555.51元,显著性高于希罗达组(60 322.88元)。在药品不良反应方面,艾滨组高于希罗达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在获得相同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希罗达比艾滨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38.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期或早期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互转换的应用现状。方法:分析2019年6月~12月本院急性期或早期ACS患者院内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互转换的发生率、一般临床特征、转换给药时间和给药剂量。结果:ACS患者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转换治疗的比率为12.9%(208/1607),最终纳入的182例患者中,63.2%(115例)由氯吡格雷换为替格瑞洛(升阶治疗组),36.8%(67例)由替格瑞洛换为氯吡格雷(降阶治疗组)。升阶组和降阶组的一般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组患者均在造影术后当天至术后第一天的时间段发生转换的人数最多,且组间存在差异(58.4% vs 40.0%,P=0.018);降阶组仅有35.5%的患者在最后一剂替格瑞洛给药24 h后给予首剂氯吡格雷;仅有37.4%的患者在转换时给予所换用P2Y12受体拮抗剂的负荷剂量。结论:“指南”推荐的P2Y12受体拮抗剂转换策略尚未得到广泛认可,临床实践中转换策略的制定须结合患者情况作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39.
临床药师结合2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例,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血糖管理、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围术期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以及肝功能异常的治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药物选择和药学监护内容。药师可从糖皮质激素初始剂量的选择、服药时间和不良反应,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合并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及降糖药物的选择,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围操作期感染并发症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和肝功能异常时保肝药的使用等多方面协助医师进行全程疗效和安全性监护,进一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0.
摘 要 目的:评价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溶菌素9(PCSK9)抑制药Alirocumab治疗血脂异常的有效性。方法:搜索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国内外相关心血管会议记录,收集Alirocumab对比安慰剂和依折麦布治疗血脂异常有效性评价的2期、3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8篇研究中包含6 748例研究对象,其中,13个研究比较了Alirocumab和依折麦布的效果,研究对象例数分别为3 606例和1 658例;5个研究比较了Alirocumab和安慰剂的效果,研究对象例数分别为864例和6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依折麦布和安慰剂相比,Alirocumab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 C)水平[依折麦布:MD=-30.51%,95%CI(-33.68%,-27.33%);安慰剂:MD=-52.25%,95%CI (-55.85%,-48.65%)]。对于已服用稳定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患者,Alirocumab可进一步降低LDL C水平[依折麦布:MD=-30.30%,95%CI(-34.43%,-26.17%);安慰剂:MD=-50.64%,95%CI(-54.95%,-46.33%)]。Alirocumab对其他脂质也产生有利影响:降低非高密度脂蛋白(non HDL C)、载脂蛋白B(Apo B)、三酰甘油(TC)和胆固醇(TG)的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C)和载脂蛋白A 1(Apo A 1)的水平。结论:PCSK9抑制药Alirocumab为已强化他汀治疗后LDL C 水平仍不能达标以及他汀类单药不耐受的高胆固醇血症或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