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20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0篇
  1篇
中国医学   43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31.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作为一类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具有降糖之外的肾保护作用.研究表明,DPP-4抑制剂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都有肾保护作用,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服用安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其肾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2.
3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PCOS容易合并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但其代谢紊乱的危害容易被忽视.减重手术可以有效降低体重,恢复下丘脑-垂体轴正常功能,降低心血管风险、提高妊娠几率,预防或逆转代谢综合征.故减重手术可推荐作为PCOS女性尤其是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联素(AP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4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三组静脉血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血清FFA和AP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的BMI、FPG、FINS、HbA1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增高(P均<0.05)。T2DM合并NAFLD组BMI、FPG、FINS、TC、TG、ALT、AST、GGT、FFA水平和HOMA-IR均显著高于T2DM组,APN水平低于T2DM组(P均<0.01)。APN水平与BMI、FPG、HOMA-IR、TC、TG、ALT、AST、GGT、FFA水平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FFA的升高与APN的降低可能是T2DM合并NAFLD关键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肠康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康方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制备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模型,将7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肠康方高、中、低剂量组.在造模第60天开始灌胃给药或0.9%氯化钠溶液共10d,干预后通过腹肌回缩反射(AWR)半定量评分测定大鼠内脏敏感性.[结果]不同压力下模型组AWR评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肠康方高、中、低剂量组治疗后AWR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肠康方可通过改善内脏高敏感治疗IBS.  相似文献   
36.
随着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剂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此类药物能够通过调节血糖、血脂、血压,并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等机制,发挥保护心肌、改善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方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37.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以低肾素和高醛固酮血症为特征,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RR)是筛查原醛症的可靠指标.而口服高钠负荷试验、生理盐水试验、氟氯可的松抑制试验或卡托普利试验中的任何一项均可作为ARR阳性患者的确诊试验;肾上腺静脉插管采血(AVS)是原醛症分型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38.
39.
40.
建立柱前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MS)定性、定量表征小鼠粪便内中短链脂肪酸的方法,并用于评价其在抗生素处置前后小鼠粪便样品中的变化。动物实验方案获得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以3-硝基苯肼为衍生化试剂,对衍生化反应条件、色谱及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粪便中16个中短链脂肪酸的定性、定量方法。所有分析物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重复性RSD小于6%,加样回收率介于80%~120%之间,样品36 h内稳定性RSD小于7%;联合抗生素处置后小鼠粪便内的中短链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均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乳酸等含量明显降低,而庚酸和丁二酸的含量明显增加。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粪便内中短链脂肪酸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