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37篇
  免费   2558篇
  国内免费   759篇
耳鼻咽喉   450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832篇
口腔科学   118篇
临床医学   1985篇
内科学   2480篇
皮肤病学   291篇
神经病学   347篇
特种医学   419篇
外科学   1530篇
综合类   8024篇
预防医学   966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1386篇
  56篇
中国医学   11482篇
肿瘤学   320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65篇
  2022年   696篇
  2021年   1291篇
  2020年   975篇
  2019年   900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830篇
  2016年   754篇
  2015年   818篇
  2014年   1763篇
  2013年   1684篇
  2012年   1920篇
  2011年   1974篇
  2010年   1892篇
  2009年   1708篇
  2008年   1954篇
  2007年   1820篇
  2006年   1707篇
  2005年   1461篇
  2004年   1293篇
  2003年   1321篇
  2002年   1074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649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住院期间血糖升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86例ACS患者入院4d内进行空腹血糖测定。根据空腹血糖,把患者分为糖尿病血糖异常组(空腹血糖>6·67mmol/L)、非糖尿病血糖异常组、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6·67mmol/L)。结果:496例(63·1%)ACS患者空腹血糖>6·67mmol/L,其中确诊糖尿病患者218例(27·7%),血糖升高组多为高龄女性,住院期间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住院期间血糖升高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对血糖升高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2.
院内外猝死及初步心肺复苏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2000年以来,在我院抢救的院内外猝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早期复苏的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患者男性,48岁,因咽痛2周,咳嗽伴发热5d。2004年8月24日以肺部阴影待查,左下肺炎入院。患者2周前出差途中出现咽痛,5d前返家后出现咳嗽、发热、寒战,自测体温38.6℃,口服退热药后寒战缓解但体温未退。2d前出现胸痛,深呼吸时加剧。无胸闷、心慌,无盗汗及消瘦,偶有气短。患者在外院行胸部平片示左下叶肺不张(图1),给予罗氏芬静滴2d后退热,未再发热。其余症状无缓解,而入我院。  相似文献   
994.
董葆  谌贻璞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2):944-945
近10年来,随着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明确为一种疾病。在发达国家中,肥胖发病率很高。在我国,肥胖问题也日渐突出,超重和肥胖人群增长很快。1992年我国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显示,成人肥胖发病率尚不足3%,而2000年我国国民体质监测资料表明,城市肥胖发病率男性高达10%,女性高达5%。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5.
由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办,浙江医学会承办的第13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于2007年5月14日至17日在杭州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70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的到会代表共1000余人.本次会议以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及生物制剂治疗风湿病为重点专题,同时还涵盖了其他常见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进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心血管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最大,在总人口死亡原因中几乎占半数,病死、致残率均高,已成为当前医疗保健工作中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的一大进展是早期康复治疗。 心血管病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以科学方法促进心脏功能、全身循环以及其它各系统功能的调整和改善、缩短治疗休养时间,预防病情的反复、争取在可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97.
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附3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3例钙化防御(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病例总结,介绍钙化防御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例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并发的钙化防御。结果:例1在手部、双肘、头部及背部出现网状紫斑及多发性皮下肿块。例2在脚趾根部出现痛性网状紫斑及皮肤溃疡。例3表现为足跟部及脚趾痛性网状紫斑和干性坏死。X线照片3例均显示病变附近软组织钙化或血管钙化。例1接受甲状旁腺内酒精注射治疗后,继发性甲旁亢得到控制,皮下肿块及软组织钙化基本消失。例2应用低钙透析液透析后溃疡面缩小,例2和例3作了坏死组织切除,最后死亡。结论:钙化防御一旦发生,预后不良,值得国内同道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998.
2002年12月至2004年11月,应用改良手术方法纠治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报告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美国Framingham心脏研究堪称医学研究的典范.在"第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预防医学论坛上,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主席Daniel levy做了题为"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演讲,介绍了Framingham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糖调节受损人群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分析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将1994年全国糖尿病协作组调查资料库中≥25岁12085例经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中国成年人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低减(IGT)组、IFG和IGT并存(IFG/IGT)组。比较各组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状况以及临床特点。结果在IFG组、IFG/IGT组,男性发病比例高于女性;在IGT组,男女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IGT组和IFG/IGT组分布频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IGT组高峰在>65岁段,IFG/IGT组高峰在55~65岁段。IFG组在各年龄段分布频率接近,随年龄增加的趋势不明显,在25~34岁段比例高于IGT组。IFG、IGT、NGT组间比较,多项临床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IFG/IGT组与其他组比较变化趋势更为明显。结论IFG和IGT人群在性别和年龄上发病特点不同。IGT具有比IFG更强的致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当IFG和IGT并存时,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