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5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9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构建了分别含K88,K99和LT-B亚单位抗原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并观察了这3种基因的表达情况。首先将K88亚单位基因克隆入痘苗转移或体PGJP-5中,得到嵌合质粒P_5-K88,将K99和LT-B亚单位基因分别克隆至痘苗转移载体PJ16中,得到重组质粒PJK-9和PLT-B。再经细胞体内同源重组技术,将以上3种基因分别插入到痘苗病毒天坛株的TK基因中,经5-BUdR的选择压力在人TK~--143细胞中挑选TK~-表型病毒,分别以相应的~(32)P标记的基因片段为探针进行杂交筛选重组病毒株。我们得到7株含K99亚单位基因的重组病毒V-K99(Ⅰ~Ⅷ),5株含K88亚单位基因的重组病毒V-K88(Ⅰ~Ⅴ);1株含LT-B亚单位基因的重组病毒V-LTB,ELISA检测结果表明,在以上3种重组病毒感染的人TK~--143细胞培养液和细胞裂解物中均未测出相应的基因表达产物。以上结果表明这3种基因可能不易在痘苗系统内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72.
背景:近来发现羊水中含有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向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分化的能力。目的:建立羊水多潜能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实验,于2007—04/2008—01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材料:5份羊水标本来自孕16~22周流产孕妇自愿捐献。方法:从人孕中期羊水中,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羊水多潜能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分析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鉴定细胞表型。结果:体外培养的羊水多潜能干细胞呈梭形或类上皮细胞样,细胞增殖迅速,细胞倍增时间约为24h,细胞周期中G1、S、G2期的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2.88%、5.77%、21.35%;细胞表达Oct4、Nanog、SSEA-4、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结论:采用贴壁筛选法获得的羊水多潜能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同时表达胚胎和成体干细胞的部分标志,可能为介于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73.
背景目前已有转化的SV40细胞系、C2C12成肌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以及胚胎干细胞用于修复哺乳动物心脏的细胞移植治疗,然而细胞移植治疗对严重缺失或损伤心肌结构的治疗的作用却不大.组织工程技术为此类心肌疾病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目前已有可替代和改善骨、软骨、肾、肝、神经及皮肤等组织和器官的生物合成结构物.目的探索多孔胶原作为构建三维工程心肌组织支架材料的可行性.设计非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动物清洁级1日龄Wistar大鼠400~50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8~10 g;成年Wistar大鼠五六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50 g,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饲养温度22~26℃,湿度40%~60%.干预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胰蛋白酶消化获得的新生鼠心肌细胞分别接种于三维多孔胶原支架和培养板上,比较心肌细胞在两种培养模式的代谢差异.主要观察指标检测葡萄糖比消耗率、乳酸比产率、乳酸转化率、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活力变化.结果培养于多孔胶原支架上的心肌细胞的代谢特性近似于心肌细胞在培养板上培养的二维生长模式.结论心肌细胞与多孔胶原支架形成了具有自律性同步收缩的三维工程心肌组织,多孔胶原作为心肌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目的:克隆并表达了囊尾蚴相对分子量为13000D的核糖体P蛋白,期望利用此蛋白用做临床诊断试剂盒。方法:利用总RNA提取试剂盒得到囊尾蚴基因组总RNA,而后采用反转录PCR的方法,从囊尾蚴基因组中扩增得到366bp的DNA片段,将其连接于T载体上,测序正确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UC18上,将pUC18-P重组质粒转入E.coliDH5a,用ITPG诱导表达出目的蛋白。结果:获得分子大小为13000D的蛋白。结论:经克隆和表达的该蛋白可被用作一种诊断性抗原。  相似文献   
75.
目的:有研究显示ω-芋螺毒素SO3与SNX-111结构相似,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ω-芋螺毒素SO3或SNX-111对慢性压迫性损伤后神经痛的大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2/07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蛋白质工程室及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并行蛛网膜下腔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均分为9组。对照组经导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其余8组动物分别经导管鞘内注射SO3或SNX-111300,600,900和1200ng。观察各组动物坐骨神经结扎前、给药前、给药后每隔1h热痛觉过敏及触觉异常的反应阈值。各毒素不同剂量给药后2h与给药前阈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种毒素相应剂量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两种毒素均呈剂量依赖性提高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大鼠热刺激痛及触诱发痛阈值。鞘内注射SO31200ng2h后热痛阈最大可能镇痛百分率达94%,触诱发痛阈值也由给药前的2.94g上升到9.20g。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SO3可有效地治疗神经源性疼痛,其镇痛作用与剂量相关,镇痛强度与SNX-111相近。  相似文献   
76.
目的:获得高效价PC-1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用于PC-1功能的实验。 方法:实验于2004-02/08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以纯化后的PC-1蛋白及其N端46个氨基酸与GST的融合蛋白(GST—PC-1和GST-PC-1-46)为抗原,通过一种经腘淋巴结注射、免疫家兔的改进的免疫方法制备兔多克隆抗体。应用ProteinA亲和层柝纯化抗体。以酶联免疫吸附和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法鉴定所得抗体。 结果:①2个兔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分别为1:12800和1:51200。②PC-1在高恶性前列腺癌细胞C4—2中高表达,在低恶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中有少量表达。③经免疫组化染色后,含有PC-1蛋白的C4—2及LNCaP细胞均呈阳性反应,细胞质中可见明显着色,而空泡状的胞核则没有着色,提示PC-1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浆中。结论:用一种改进的免疫方法,获得高效价的、可应用于酶联免疫吸附和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实验的PC—1蛋白兔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77.
目的以雌激素受体β(ERβ)AF2结构域为诱饵,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人类乳腺cDNA文库筛选的蛋白HPIP,进一步验证其与ERβ相互作用的功能。方法分别用细胞免疫荧光分析和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筛选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及结合结构域的鉴定,转染293T胚胎肾细胞,利用荧光素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检测HPIP对ER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HPIP的编码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HPIP与ERβAF2结构域相互作用,而不与ERβAF1和DBD相互作用,HPIP能降低ER的转录活性,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在激素存在时更显著,但是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存在时,HPIP反而增强ERβ的转录活性。结论 HPIP可能通过影响ERβ信号途径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经原核表达纯化的PD-1和PD-L1融合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及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PD-1蛋白经过预浓缩后,用氨耦联的原理固定于CM5芯片表面,用HBS-EP缓冲液梯度稀释PD-L1蛋白,以20μl/min流速注射到耦联PD-1的传感芯片通道上,结合3 min,解离15 min;观察两者结合情况并用BIA Evaluation软件4进行分析.结果 PD-1在缓冲液的pH值为4.5、浓度为40μg/ml的状态下能稳定耦联于CM5芯片表面,RU值约为3300;稀释度为200 mmol/ml的PD-L1与PD-1能较好地结合,RU值为150,亲和常数为K_D=3.5×10~(-6).结论 经原核表达纯化的PD-1与PD-L1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和力及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下一步研究的开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9.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绝大多数是B细胞来源的,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10大恶性肿瘤之一。NHL还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但是许多化疗药物对NHL的治疗效果并不好。1997年,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应用于NHL的治疗中,死亡率得到控制并逐渐下降。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人们摸索出了多种基于美罗华的治疗方案,旨在提高美罗华功效、验证其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和整合多种抗体的治疗方案,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80.
乙肝病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别是肝细胞癌和子宫颈癌的风险因素,针对这2种病毒感染的疫苗已在临床上成功用于癌症化学预防。分子靶向药物能够预防乳腺癌(雷洛昔芬与他莫昔芬)、大肠腺瘤(塞来昔布)和前列腺癌(非那雄胺)。然而,化学预防广泛应用于临床还不现实。分子靶标的深入研究将扩展化学预防的范围并使其个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