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88篇
  免费   2389篇
  国内免费   875篇
耳鼻咽喉   280篇
儿科学   324篇
妇产科学   290篇
基础医学   2091篇
口腔科学   380篇
临床医学   6887篇
内科学   3499篇
皮肤病学   634篇
神经病学   806篇
特种医学   13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57篇
综合类   44517篇
预防医学   9767篇
眼科学   600篇
药学   6992篇
  251篇
中国医学   14697篇
肿瘤学   1045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1216篇
  2022年   830篇
  2021年   1121篇
  2020年   1238篇
  2019年   2301篇
  2018年   2438篇
  2017年   1578篇
  2016年   2184篇
  2015年   2566篇
  2014年   5871篇
  2013年   6833篇
  2012年   7724篇
  2011年   7585篇
  2010年   6664篇
  2009年   5876篇
  2008年   5692篇
  2007年   5208篇
  2006年   4153篇
  2005年   3634篇
  2004年   2657篇
  2003年   2412篇
  2002年   2395篇
  2001年   1813篇
  2000年   1991篇
  1999年   1587篇
  1998年   1424篇
  1997年   1279篇
  1996年   1173篇
  1995年   978篇
  1994年   720篇
  1993年   523篇
  1992年   502篇
  1991年   431篇
  1990年   334篇
  1989年   330篇
  1988年   301篇
  1987年   235篇
  1986年   224篇
  1985年   186篇
  1984年   133篇
  1983年   111篇
  1982年   92篇
  1981年   98篇
  1980年   16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33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51.
目的本研究以护理结局分类(NOC)为基础,筛选符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护理结局,由此构建具有专科专病特点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结局评价表。方法成立研究核心小组,应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函询法确定护理结局分类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结局分类评价表。结果通过研究,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结局中包含4个领域、8个一级指标、68个二级指标。4个领域分别是生理健康、功能健康、健康知识和行为、心理社会健康。一级指标中包含心脏泵血功能、活动耐力、社会支持、抑郁水平等。二级指标中包含心脏指数、血压、呼吸困难、情绪波动大、步行距离、步行速度等68个指标。统计学分析中:第一、二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95,专家意见协调程度(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结局分类评价表,有助于临床护士用于评价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也使其成为一种标准化语言,便于应用到护理电子信息系统中进行绩效测算等。但是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未能将该研究进行临床实证,未能进一步确认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随着我国医疗机构临床药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在医疗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也是当今医疗领域的重要内容。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对国内外临床药师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析,发现现有体系可分为为基于临床药师职责、基于临床药师业务流程、国外临床药师绩效考核体系三个方面;通过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考核指标和标准确定困难、考核难以做到实时性和延续性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清晰职责定位、重视临床药师价值体现等修改说明。  相似文献   
53.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78-1280
冠心病和心衰有并发房颤和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研究证实,雷诺嗪在治疗浓度下对这些心律失常有强效的抑制作用。本文就雷诺嗪抗颤动作用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以胃穴为切入点,探讨不同施灸方法(正交实验L9(34))方法)对衰老大鼠模型筛选。方法:将110只SD大鼠随机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1-9组),采用D-半乳糖造模方法,观察和检测体重变化、脾脏和胸腺指数以及学习能力,记忆力等指标。结果:脾脏和胸腺指数以及体力、记忆力等相关指标的观察发现,治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间的胸腺和脾脏指数、体力和记忆力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D-半乳糖衰老模型适用于不同灸疗法抗衰老筛选试验研究领域。2.阐明不同施灸方法抗衰老生物学方法的基础。为下一步多因素,多水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浓度的变化,探讨IL-23/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轴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4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42天)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7、IL-23浓度变化。结果①急性期、急性缓解期IL-17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血清中 IL-23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17、IL-23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吸入性糖皮性质激素对IL-17、IL-23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57.
患儿母亲产前及产后抑郁症表现,剖宫产,非母乳喂养,生后第一年连续应用抗生素3d以上,生后2年呼吸道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展。吸入治疗是儿童哮喘治疗的基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的首选药物,茶碱药物不应用于哮喘急性期的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H1受体拮抗剂可作为防治哮喘的辅助用药,盐酸苄达明有可能应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维生素D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无益。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防止大咯血窒息、失血性休克,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呼吸科收治的肺结核并咯血患者76例综合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6例患者经过抢救和护理均好转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加强肺结核患者咯血前诱因与先兆的观察,充分做好抢救准备,在发生大咯血时实施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防止大咯血窒息、失血性休克死,有效地提高了使本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肺结核的最终治愈和减少并发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血尿酸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心内科高血压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降压治疗,没有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前1d及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前1 d及治疗1周后血尿酸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周后血尿酸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干扰血尿酸的检测分析过程,使得血尿酸检测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