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对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62例肺占位病变中,穿刺病理诊断56例,准确率达90.3%,并发肺出血19.34%,气胸16.13%。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安全、准确、简便的获得组织病理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联合强的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3d内的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膦甲酸钠联合强的松加基础治疗)及对照组31例(基础治疗),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法,以治疗第14天分值的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膦甲酸钠联合强的松能有效改善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3.
李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61-3961
目的验证液氮冷冻疗法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通过棉签蘸液氮点压、滚动及触压疣体冷冻治疗,大疣体及面积多的先进行表面浸润麻醉。结果 73例妊娠期合并CA70例治愈,3例好转,孕期经过良好。结论妊娠期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张李发  储岳峰  陆善荣 《吉林医学》2011,32(16):3193-319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清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86例CHF患者(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Ⅳ级)及50例对照组血清UA、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患者增高组血浆LAd、LVEDd均显著高于UA正常组;LVEF显著低于UA正常组(P<0.05)。CHF患者血清U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CHF程度的加重UA水平显著增加。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LAd、LVEDd均显著高于Ⅱ级组;LVEF显著低于Ⅱ级组(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易误诊的原因和及时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年龄低于60岁的病例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因多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发生率低,而意识障碍、局灶神经系统损害较多,病死率高。结论: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形式、临床特点表现常不典型,因此临床上容易致治疗延缓及误诊。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3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护理组和临床护理组(对照组)两组,康复护理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为患者制订康复护理计划,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法,以治疗第14天分值的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康复护理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  相似文献   
27.
彭传勇  李锐  胡建武  吴宗山 《安徽医学》2011,32(11):1887-1889
目的探讨脑膜瘤MRI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脑膜瘤患者的MRI检查结果。结果脑膜瘤在T1WI图像往往表现为较为均一的低信号20例(占62.5%)或等信号12例(占37.5%);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21例(占65.6%)或等信号6例(占18.8%);增强后浓密均一强化者20例(占62.5%)。结论 MRI对脑膜瘤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8.
张振斌  吴宗山 《安徽医药》2019,40(2):181-183
目的 评估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28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家属意愿对13例患儿进行管电流150 mAs头颅常规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组),15例患儿进行管电流75 mAs头颅CT低剂量扫描(低剂量组),由3位高年资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盲法评价并给予影像诊断。结果 3位医师盲法评价结果显示,低剂量组扫描所获图像质量得分略低于常规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优良率均为100%,对影像诊断无影响;但低剂量组的图像噪声较常规剂量组高(P<0.05),图像噪声与辐射剂量之间交互作用显著。结论 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诊断HIE与常规剂量扫描具有同样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地高辛血药浓度超出安全限值(2.0 ng·mL-1)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风险预测模型,为地高辛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服用地高辛进行治疗并接受血药浓度监测的15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纳入患者按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值分为达标组(0.5 ng·mL-1≤血药浓度值≤2.0 ng·mL-1)和超限组(血药浓度值>2.0 ng·mL-1),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肾损害情况、日均服药剂量,合并用药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地高辛血药浓度超出安全限值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性别(OR=0.379,95% CI:0.244~0.589)、肾损害情况(OR=0.252,95% CI:0.162~0.391)、日均服药剂量(OR=0.438,95% CI:0.279~0.689)、合用促胃动力药(OR=1.975,95% CI:1.294~3.013)、合用抗菌药物(OR=0.471,95% CI:0.299~0.741),合用β受体阻滞剂(OR=0.454,95% CI:0.277~0.642)以及合用芪苈强心胶囊(OR=0.096,95% CI:0.026~0.353)是地高辛血药浓度超出安全限值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所筛选出的7项独立影响因素,建立了地高辛血药浓度超出安全限值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的C-index指数为0.742,表明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后发现预测值和观察值基本一致,表明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通过筛选出地高辛血药浓度超出安全限值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了能够预测其相关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有着良好的区分度及一致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甄别洋地黄中毒高风险人群,提前准备应对方案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