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WK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胰腺炎致WKS伴乳头体萎缩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29岁,妊娠期间突发急性胰腺炎致剖宫产,经过长期禁食水、胃肠减压、血浆置换等治疗后逐渐出现Wernicke’s 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 WE)典型三联征表现,后期出现虚构、妄想及顺行性遗忘,头颅MR提示双侧丘脑近脑室对称性异常信号且乳头体逐渐萎缩,综上诊断为WKS,予以维生素B1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 WKS是一种可治疗、可预防的疾病。对需较长时间禁食的患者,临床医生都应警惕该病的发生,注意补充维生素B1,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2.
脑血管病是世界上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各类疾病中居第2位.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重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本身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累及全身动脉的疾病,病变最早可从儿童期发生,可见到脂纹、纤维斑块和混杂斑块等各种病理改变.并可见到粥样溃疡和局部血栓形成,可有钙化和斑块内出血[1].由于上述病理改变,可导致同侧脑组织低灌注面产生一过性脑缺血症状.或者由于易损斑块的小栓子脱落引发脑梗死.当颈动脉狭窄伴有视网膜或脑缺血症状时,称为有症状颈动脉狭窄;具有上述颈动脉狭窄病理变化,而尚未发生临床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称之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工作中颅内外血管检查已非常普遍[2].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病因及治疗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就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实验检查、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3.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以中性粒细胞异常死亡为主,导致血管发生坏死性炎性反应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管,导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病变多为中、小血管,累及大动脉比较罕见[1-3]。本研究对发现的3例主动脉病变伴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病例进行报道分析,以警示临床医生加强对ANCA的重视度。  相似文献   
64.
郭占军  宋培永 《临床荟萃》2000,15(14):657-658
我院自 1998年 12月至 1999年 8月采用脑明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取得了显著疗效 ,与我院既往治疗脑梗死应用的脉通加丹参相比 ,脑明注射液疗效更佳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 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5例 ,年龄 48~ 64岁 ,平均年龄 5 1.2岁 ,病程最短 12小时 ,最长 2个月。 1天内发病 13例 ,1周内发病 15例 ,1月内发病 8例。1.2 临床表现 偏瘫 3 6例 ,言语障碍 2 0例 ,痴呆 2例 ,大小便失禁 2 0例 ,共济失调 2例 ,同侧偏盲 10例 ,面瘫 4例 ,假性球麻痹 3例 ,视物不清 6例 ,眩晕 13例 ,…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2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40名为健康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HCMV-PP65抗原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CMV-PP65抗原阳性71例(58.20%),对照组9例(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8,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CMV-PP65抗原阳性组存在不稳定性斑块49例(69.01%),HCMV-PP65抗原阴性组24例(47.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P<0.05).结论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的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及其定向诱导分化能力.方法 从大鼠双侧股骨中分离获取MSCs,体外培养扩增纯化后传代于塑料培养皿中,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特点,MTT法测定绘制传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经成骨诱导液,20%新生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10mmol/L β-甘油磷酸钠,8~10mmol/L地塞米松,50mg/L维生素C,神经细胞诱导液,0.06mg/L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20%FBS.对传至3~5代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大鼠MSCs在体外培养中具有增殖、分化潜能,可分化为软骨细胞、神经细胞等.结论 MSCs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在适宜的诱导分化条件下,可诱导为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箸叶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IT法检测箬叶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箬叶多糖对Hela细胞抑制作用较强,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良好;形态学观察到细胞凋亡。结论:箬叶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8.
69.
贾战斗  王秀英 《河北医药》1999,21(4):276-277
克塞灵是单一组分降纤酶,是我国研制的二类新药。其成分是类凝血酶,与日本东菱克栓酶(batroxobin)和英国ancrod属同一类产品。我们于199710以来应用克塞灵(降纤酶)治疗脑梗死30例,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全组3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8例,女12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46岁。本组病人均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标准。全部病例均经脑CT确诊,其中急性脑梗死24例,进展型脑梗死6例,有高血压病史22例,TIA6例,冠心病房颤1例。既往有脑梗死史4例,合并糖尿病4例。脑CT检查结…  相似文献   
70.
<正> 格林-巴利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肠梗阻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病例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8岁,腰、下肢麻痛1周,上肢麻木5天,发作性意识障碍1天就诊。一周前坐位看电视时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