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77篇
临床医学   5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RANKL、MMP-9和MMP-2与成釉细胞瘤骨吸收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在不同分子水平检测RANKL、MMP-2和MMP-9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所有实验数据均经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在所有成釉细胞瘤标本中,3种方法均可检测到RANKL、MMP-2和MMP-9的表达。其中,RANKL各型成釉细胞瘤中均呈恒定的高表达,而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MMP-2在基底细胞型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型(P〈0.05)。结论:MMP-2、MMP-9及RANKL可能共同参与成釉细胞瘤引起的骨质吸收过程。与MMP-9相比,MMP-2可能与成釉细胞瘤的侵袭性更为相关。  相似文献   
92.
口腔颌面部肿瘤伴发纵隔的巨大肿瘤很少见 ,而口腔颌面外科与胸外科联合 ,同台对病人进行此类大型手术在国内开展得更少 ,联合胸外科同期切除了病人的两处肿瘤 ,取得成功 ,报导如下。患者 ,男性 ,33岁 ,因口底无痛性肿物数年伴舌、咽部出血数月入院。患者八年前因舌根部血管瘤曾行手术治疗 ,术后口底出现无痛性肿 ,逐渐增大 ,未作特殊治疗 ,近几个月舌、咽部常有活动性出血 ,进食有异物感 ,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来我科就诊 ,门诊以“口底舌咽旁血管瘤”收住入院 ,拟行手术治疗。查体 :一般情况好 ,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颌面部外形正常 ,…  相似文献   
93.
舌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OX-2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在舌鳞癌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和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5 9例舌鳞癌标本及 45例增生性病变 (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 2 2例、2 0例、3例 )和癌旁正常鳞状上皮 3 6例中COX -2蛋白的表达情况和 5 9例舌鳞癌中的微血管密度 ,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癌旁正常上皮、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和舌鳞癌组织中 ,COX -2蛋白异常表达检出率分别为 8.3 % ( 3 / 3 6)、4.5 % ( 1/ 2 2 )、5 .0 % ( 1/ 2 0 )、0 ( 0 / 3 )和 45 .8% ( 2 7/ 5 9)。COX -2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 ,与舌鳞癌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与不典型增生总体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COX -2表达异常与组织学分级均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r =0 .418,P值 <0 .0 0 1)。COX -2蛋白表达上调与舌鳞癌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 ;也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COX -2可能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可能是舌鳞癌化学预防的一个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94.
目的:设计靶向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的RNAi序列,构建shRNA表达载体质粒和hTERT真核表达质粒,采用共转染工具细胞筛选出有效靶点.方法:首先以EASYMsiRNA软件针对hTERT设计5个靶点siRNA序列和1条通用阴性对照序列,合成shRNA oligo表达框架,将其分别连接至经酶切消化的载体质粒、pGCsi-U6/Neo/GFP、pGCL-GFP,重组质粒转化1)H5α,阳性克隆进行PCR与测序鉴定;然后从cDNA文库中利用PCR钓取hTERT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pEGFP-C1分别进行双酶切、纯化及定向连接、重组、转化,阳性克隆行PCR与测序鉴定,荧光镜检GFP表达;最后上述2个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hTERT蛋白表达水平,筛选最有效序列.应用SPSS16.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BLAST检索5条hTERT siRNA序列均能100%命中,且不与其他基因同源:PCR鉴定及阳性克隆测序验证shRNA oligo与载体质粒成功连接、重组.hTERT基因PCR钓取片段产物大小1.4 Kp,经酶切与质粒连接,形成pEGFP-C1-hTERT表达载体,阳性克隆PCR、测序鉴定确定成功重组;转染293T细胞48h时荧光镜F可观察到GFP标记的hTERT融合蛋白.hTERT表达质粒和shRNA载体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48h时Western印迹榆测结果显示:实验各组hTERT蛋白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而内参对照B-aetin和GAPDH尤明显变化.经β-actin校正,得到各组hTERT蛋向相对表达量:KD No.1-5实验组与NC组相比,hTERT基因表达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敲减(54.61%~76.84%.P<0.05),其中No.4敲减效能最高.结论:5条RNAi设计序列均可有效、特异性地沉默hTERT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其中以5'-GCAAGTTGCAAAGCArrGGAA-3'敲减效能最优;构建外源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质粒转染工具细胞,可作为RNAi敲减效率筛选的验绩标靶.  相似文献   
95.
多发性Kimura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12岁男性多发性Kimura病病例,并复习Kimura病的国内外相关文献。Kimura病的发病率低,病因未明,以中青年男性多见,临床上常表现为长期存在并易于反复的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软组织肿块、嗜酸性粒细胞及IgE升高。病理学检查可见炎性细胞增生、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血管增生反应,无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标记。手术、放射治疗及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预后视有无脏器受累而有所不同,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96.
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 (centralmucoepidermoidcarcinomaofthejaws ,CMCJ)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 :回顾 5例CMCJ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CMCJ常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和疼痛 ,X线表现为单房或多房透光阴影 ,光镜下所见同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术 ,1例术后 6个月死于并发症 ,4例经 0 .5 -14年随访 ,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CMCJ的确诊有赖于详尽的临床检查 ,治疗应首选根治术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端粒酶和端粒结合蛋白(TRF)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甲基噻唑四唑法(MTT)检测阿霉素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姬姆萨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和检测5mg/L阿霉素诱导凋亡情况;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析端粒酶活性;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和检测TRF表达及其水平。结果 5mg/L阿霉素处理Tca8113细胞5d和7d后,出现明显凋亡;端粒酶活性降低呈时间依赖性;TRF在细胞核内表达,其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霉素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可降低端粒酶活性,但不改变TRF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8.
唇腭裂序列治疗的概念传入我国至少已有20年,作为该领域先进的治疗理念,已为口腔临床医师认同和接受,并在少数医学院校和专科医院得以实践,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果。然而,从全国范围看,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临床医师对由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正畸科医生、语音病理学家、儿科医生、口腔修复科医生、儿童口腔医生、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唇腭裂序列治疗小组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理论水平上,且知之不详。因此,本期专家论坛邀请了广东省及港澳地区部分专家对唇腭裂的序列治疗有关问题展开讨论。现将专家的言发主要内容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ICU在大型口腔癌手术后监护治疗中的作用及必要性。方法:122例患者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均接受根治性手术。其中28例行气管切开术,其余94例患者保留气管插管,所有患者术后带气管套管转入ICU监护治疗。结果:122例患者术后无一例死亡,6例术后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4例出现心律失常并及时纠正;3例患者拔管后出现呼吸道梗阻,经抢救后呼吸平稳。结论:ICU能够对大型口腔癌患者进行及时、连续和系统的严密监护和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0.
带血管蒂游离组织瓣同期修复舌癌术后缺损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带血管蒂游离组织瓣修复舌嶙癌术后缺损的外形及功能恢复效果。方法32例舌癌患者进行根治术的同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的前臂游离皮瓣、足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状况.舌功能和外形,并评价表评价患者的语言和(或)吞咽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2例中,31例成活,成活率93.9%,术后观察见舌形态良好,语言,咀嚼,吞咽,证食等功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未发现复发及死亡病倒.结论 舌癌根治术同期选择带血管蒂游离组织瓣修复,可以较好地恢复舌的功能,并可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