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dTRA)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有效降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但目前国内尚无关于dTRA行二次PCI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时机的研究报道。目的 探讨d TRA行二次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时机。方法 连续纳入2021年7月—2022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拟dTRA行二次PCI的患者70例,根据距上次dTRA行PCI时间间隔将其分为≤30 d组(n=33)与>30 d组(n=37)。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操作相关指标、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术前、术后24 h桡骨茎突近心端5、10、15 cm处桡动脉内径。结果 70例患者中69例dTRA穿刺、置管均成功,成功率为98.6%(69/70);经评估需行二次PCI的67例患者中66例成功完成二次PCI,成功率为98.5%(66/67)。两组患者年龄、血小板计数、糖尿病发生率、病变血管支数、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冠状动脉病变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 h解除加压包扎,术后即刻、术后24 h均可触及穿刺侧桡动脉搏动,无一例出现桡动...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我国职业人群高血压知识、态度和行为(简称知信行,KAP)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于2012-2013年在全国61家工作场所共抽取37 856名18~60岁职工进行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和高血压的防治态度及行为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高血压KAP总分合格率为59.4%,知识题中"高血压主要并发症"问题知晓率最低(11.7%);信念题中"相信控制体质量有利于高血压防治"持有率最低(84.7%);行为题中"规律锻炼"形成率最低(23.1%)。KAP总分合格率女性高于男性(70.7%比53.4%,P0.0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升高(趋势P值0.05),西部地区、工人、未婚人员、私企员工KAP总分合格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OR(95%CI)2.19(2.09~2.30)]、50~60岁[1.85(1.69~2.03)]、东部地区[1.07(1.01~1.13)]、大学学历[3.10(2.89~3.33)]、办事人员[0.75(0.66~0.85)]、工人[0.85(0.78~0.93)]、已婚人员[1.21(1.12~1.31)]和就职于研究机构[1.83(1.59~2.10)]是高血压防治KAP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我国职业人群高血压知信行现状有待提高,应基于工作场所开展全方位的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脉微循环损伤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接受择期冠脉介入治疗且发生PCI术中冠脉微循环损伤的患者5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丹红注射液1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丹红注射液改善患者PCI治疗术后冠脉微循环损伤的有效性,并于药物治疗后7天和6个月分别复查冠脉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结果 PCI术后药物治疗1周,对照组患者冠脉IMR均值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2±2.85VS22.47±2.83,P=0.066);试验组患者冠脉IMR均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3±3.60VS16.58±6.03,P0.001)。PCI术后6个月复查,对照组患者的冠脉IMR均值较基线均值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2±2.85VS22.96±2.08,P=0.054);试验组患者的冠脉IMR均值较基线均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3±3.60VS18.51±4.15,P=0.009)。术后1周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冠脉IMR的组间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7±2.83VS16.58±6.03,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脉微循环损伤。  相似文献   
24.
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作为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重要的治疗方式目前已获得诸多研究证据支持,而冠心病是TAVR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TAVR进行联合介入治疗目前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一些探索成果,而我国2种疾病共病人口基数可观,但仍缺乏联合治疗经验。对于瓣膜介入治疗进入快速发展期的中国来说,主动脉瓣和冠脉疾病的联合介入治疗是近期需要攻克的重要临床课题。  相似文献   
25.
尽管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从而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仍存在其他重要的残余心血管风险,例如炎症[1]。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表现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医学界一直在艰辛探索将抗炎治疗在临床上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患者[2-3]。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52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分为肾功能不全组264例[eGFR<90mL/(min·1.73m2)]和肾功能正常组288例[eGRF≥90mL/(min·1.73m2)]。检测并比较2组血栓弹力图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肾功能不全组年龄、体质量、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及高敏C反应蛋白、血肌酐水平高于正常肾功能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肾功能不全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比例(30.3%)低于肾功能正常组(48.6%),SYNTAX积分(23.9±8.3)高于肾功能正常组(18.2±7.0)(P<0.05);肾功能不全组反应时间(R值)[(5.09±1.02)min]、血凝块动力(K值)[(1.40±0.20)min]和二磷酸腺苷抑制率[(55.21±15.16)%]低于肾功能正常组[(5.58±0.76)min、(1.64±0.42)min、(64.52±17.32)%](P<0.05);血凝块强度(MA值)[(56.42±10.23)mm]、血凝块形成的速率(α角)[(66.68±10.92)°]高于肾功能正常组[(48.08±9.75)mm、(57.46±11.43)°](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年龄、体质量、吸烟、高血压等影响因素后,eGRF水平是二磷酸腺苷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β=0.875,P=0.000)。结论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UAP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需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27.
28.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最主要的再灌注策略, 但是重症STEMI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如何改善重症STEMI患者的预后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该文简要评述2023年发表的相关重要临床研究, 为我国的临床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验。方法 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和结构性心脏病一病房在2020年10月1日至2023年3月5日TAVR术后再次行PCI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CI相关数据。结果 共纳入8例TAVR术后接受PCI的患者,年龄66~84岁,其中男3例(3/8),7例(7/8)患者置入自膨胀瓣膜,1例(1/8)患者置入球囊扩张瓣膜。2例(2/8)患者在TAVR术前即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病变,先行TAVR纠正心力衰竭后择期再行PCI;其余6例(6/8)在TAVR时冠状动脉均为临界病变,在TAVR术后7~55个月因冠状动脉病变明显加重行PCI。5例(5/8)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例(3/8)表现为心绞痛。PCI靶血管均为左侧冠状动脉,以左前降支为主;6例(6/8)PCI路径为右桡动脉,2例(2/8)为股动脉。6例(6/8)患者选用Judikins left指引导管,2例(2/8)选用EBU指引导管。患者均成功完成PCI,原位病变置入支架,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其中3例患者使用Gu...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新保元汤联合心脏康复改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后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方案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ChiCTR1900026403)。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60例成功行TAVR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气血亏虚、瘀阻水停证),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心脏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新保元汤,干预4周,并随访24周。比较两组在4周时中医症状积分及有效率,4、24周时的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营养评分、明显虚弱比例及安全指标变化。结果 最终完成观察57例,其中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4周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1),有效率(χ2=8.265,P=0.004)及营养评分升高(P=0.037)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在4、24周时两组6MWT距离增加(P<0.001),虚弱比例下降(χ2=85.444,P<0.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等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变化。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