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脐血、孕妇外周血IL-18检测意义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L-18是一种多效应的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和某些疾病状态的自身调节中起作用.IL-18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是刺激T细胞的增殖,促进TH1免疫应答,诱生IFN-γ,增强Fas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且具有抗肿瘤活性及前炎症介质活性[1].目前,已经对IL-18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过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有关IL-18在孕妇外周血和脐血中的含量及检测意义尚未见报道.我们用ABC-ELISA检测这两种标本中的IL-18含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和维生素B 12的总体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首次诊断神经内科疾病的500例,均于入院第2日晨起检测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 12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Hcy与叶酸和维生素B 12的相关性。结果Hcy水平为6.50~70.10(23.57±0.47)μmol/L,叶酸水平为0.64~18.48(4.74±0.13)ng/ml,维生素B 12水平为83.00~1475.00(354.40±9.61)pg/ml。Hcy水平升高375例,叶酸水平降低162例,维生素B 12水平下降75例,分别占75.00%、32.40%、15.00%,其中Hcy水平升高合并叶酸水平下降117例,Hcy水平升高合并维生素B 12水平下降40例,Hcy水平升高合并叶酸与维生素B 12水平下降31例,没有出现叶酸和维生素B 12同时下降而Hcy水平不高的病例,单纯Hcy水平升高187例,单纯叶酸水平下降14例,单纯维生素B 12水平降低4例。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叶酸、维生素B 12均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Hcy水平升高的发生率高,且部分患者Hcy水平升高与叶酸或维生素B 12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实验感染HEV(Hepatitis E Virus)Ⅳ型后恒河猴HEVRNA及抗HEV-IgM(IgG)的动态变化,探索HEV Ⅳ型感染的规律.方法用逆转录PCR检测实验动物接种前后血清及粪便HEVR-NA,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抗HEV-IgM及抗HEV-IgG,并同步观察其血生化及肝脏组织学的变化.结果感染后的恒河猴均发生了典型的急性肝炎,血清HEVRNA首先呈现阳性,相继出现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抗HEV-IgM阳性及抗HEV-IgG阳性.结论中国恒河猴是HEVⅣ型感染的较好的动物模型,检验资料为阐明HEVⅣ型感染的规律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
独一味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综述近年来独一味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综述。结果:从独一味的根、叶及挥发油中分离出多种独特化学成分及新成分,而有关其药理活性研究未见报道;独一味粗提物胶囊制剂在临床已有广泛应用,其具有镇痛止血、活血化瘀、抗菌消炎、抗肿瘤等功效。结论:随着对独一味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独一味将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盐酸特拉唑嗪胶囊的人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方法:单剂量口服盐酸特拉唑嗪胶囊和片剂2 mg.血药浓度采用HPLC测定,数据用3P87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盐酸特拉唑嗪胶囊剂的药动学参数:Ka为8.2±4.0 h-1,T1/2为8.2±2.5 h,Tmax为0.61±0.11 h,Cmax为43.5±8.5 ng·ml-1,AUC为367.4±34.6 ng·h·ml-1;盐酸特拉唑嗪片剂的药动学参数:Ka为6.4±7.4 h-1,T1/2为7.4±2.1 h,Tmax为0.9±0.4 h,Cmax为43.1±4.8 ng·ml-1,AUC为 371.3±44.4 ng·h·ml-1.结论:两种剂型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9.88%.  相似文献   
17.
外消旋药物对映体选择性与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手性药物对映体选择性,即对映异构体在生物环境中表现出的药物效应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的特异性,包括药物效应的种类和强度,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的立体选择性差异。着重讨论可能影响外消旋药物生物等效性评价的对映体选择性,如对映体优劣度差异较大,对映体的主动吸收和转化、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剂型差异、给药途径、给药速率、首过代谢和特异性蛋白结合等改变优/劣对映体浓度比值。因此,在对映体选择性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刺激后经rIL2诱导形成的细胞毒淋巴细胞和杀伤细胞的体外抗瘤活性。 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体外用患者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刺激5d再经rIL2诱导12d;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d;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和LAK细胞。 结果 rIL2对两种效应细胞诱导作用基本平行;rIL2CL第12d达到峰值,二周后仍保持相当强度;rIL2CL对人骨肉瘤细胞(OS细胞系)杀伤活性明显强于LAK细胞。 结论 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9.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师对病人进行药学监护(PC)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1999年开展TDM情况及临床用药情况作一简单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共计78例,其中住院病人70例,门诊病人8例,年龄7~77岁,平均(45.8±23.6)岁,男56例,女22例。1.2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氨茶碱、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测定采用HPLC法。地高辛、丙戌酸采用TD1.3 给药方案及取样 口服或静脉滴注,达稳态后(5~7个血浆半衰期)X测定。清晨空腹采血,怀疑中毒者即时采血测定。1.4 判定标准 …  相似文献   
20.
并呼吸道感染的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并呼吸道感染的轮状病毒 (RV)肠炎临床特点。方法 对 32例并呼吸道感染的RV肠炎 (呼吸道感染组 )与 37例无肠道外表现的RV肠炎 (对照组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呼吸道症状随腹泻好转而好转。 2 .平均腹泻持续时间 :呼吸道感染组 (7.0 6± 1 .50 )d ,对照组 (4.73± 1 .31 )d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6 .90 P <0 .0 1 )。 3 .腹泻停止时大便RV转阴情况 :呼吸道感染组 1 5例 ,对照组 2 8例 ,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78 P <0 .0 5)。 4 .恢复正常乳类喂养时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SLI)发生情况 :呼吸道感染组 8例 ,对照组 5例 ,两组SL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72 P <0 .0 5)。结论 并呼吸道感染的RV肠炎的临床特点为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腹泻停止时RV转阴率低、SLI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