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19篇
  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陆洪涛  王联发  李华  周文兵  侯勇  陈振 《安徽医药》2015,36(10):1252-1253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00例,根据其造影结果将病例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46例、单支病变组66例和多支病变组88例,对3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患者在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红细胞分布宽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与总胆固醇、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红细胞分布宽度呈正相关,与舒张压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与总胆固醇、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有关之外,红细胞分布宽度也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并能较好的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孙磊  李俊  韦兵 《安徽医药》2015,(8):1555-1556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诱导亚低温疗法对心脏骤停院前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10月院外心脏骤停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2例采取早期诱导亚低温治疗(MTH)和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抢救,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肛门温度、到达目标温度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及各时段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计数、心率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段 APTT、PLT 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在到达目标温度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等方面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早期诱导亚低温疗法院前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该少了治疗效果,且同时安全性较高,对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几率无明显影响,建议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调节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1例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准备行相关手术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选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选用多点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均达到手术标准,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以及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调节血糖所需治疗费用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选用胰岛素泵调节血糖,治疗效果更优,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女性围产期抑郁情绪动态变化及探讨女性孕期压力水平、应对方式与围产期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合肥市某三甲医院门诊孕期检查的162例孕妇为调查对象,运用妊娠压力量表(PP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孕期压力水平和孕妇应对压力的方式,运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孕期、产后的抑郁情绪.结果:孕产妇孕期抑郁、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7.53% (77/162)、48.77% (79/162);纵向追踪发现,孕期77例抑郁女性中,在产后有24例女性(31.17%)转为非抑郁;孕期85例非抑郁女性中,在产后有26例女性(30.59%)转为抑郁.其次,妊娠晚期孕妇妊娠总体压力为轻度水平[中位数(M)=1.57].孕妇应对方式总分(1.57 ±0.03)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为(1.93±0.04)分,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为(1.03±0.03)分.与常模比较,其中,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比常模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P<0.01).孕妇孕期抑郁情绪与妊娠压力总分、各压力因子得分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总分、积极应对分值呈负相关.产妇产后抑郁情绪与妊娠压力总分、各压力因子得分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分值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家庭关系是产后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在产前对孕妇做好心理健康水平的筛查和干预,对于产后抑郁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裂胚移植后剩余的姐妹(sibling)胚胎囊胚形成率对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及胚胎移植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ICSI-ET的454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88个周期为受精后第3天(D3)行卵裂胚移植,设为A组,有266个周期行全囊胚培养并移植优质囊胚,设为B组。A组再分为优质囊胚形成组(A1组,127个周期),无优质囊胚形成组(A2组,61个周期)。比较各组的基本资料和临床结局,直线回归分析囊胚形成率与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年龄、不孕年限、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获卵数、成熟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D3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周期取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临床妊娠率(69.7%,)和种植率(40.1%)均显著高于A2组(52.5%、28.2%)(P0.05),A1组与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总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与临床妊娠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44和r=0.867,P0.05)。结论卵裂胚移植后姐妹胚胎囊胚形成率对IVF-ET的临床结局有预测价值,优质卵裂期胚胎移植后剩余姐妹胚胎培养形成优质囊胚可获得与移植优质囊胚相似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条件培养液(CM)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妇产科分娩的35例足月妊娠剖宫产健康胎儿脐带为研究对象,取其用于分离、培养并扩增HUC-MSC.传代扩增至第3代HUC-MSC融合达80%时,更换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液,即为HUC-MSC-CM备用.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相等的3份,分别于含50%,20%及不含HUC-MSC-CM的培养中培养,并分别纳入高含量组、低含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状态,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3组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脐带获取前,均征得孕妇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所分离的原代HUC-MSC培养至第3代后,细胞形态开始比较均一.②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人肝癌HepG2细胞培养24,48和72 h时,3组相对吸光度(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330,6.223,9.345;P=0.004,0.032,0.027),且在这3个时间点,高含量组和低含量组相对A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含量组相对A值亦显著高于低含量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3组人肝癌HepG2细胞过河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60,P=0.025),且高含量组人肝癌HepG2细胞过河时间短于低含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人肝癌HePG2细胞过河时间亦短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FCM法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结果显示,3组G0/G1期和S期人肝癌HepG2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600,30.590;P<0.05).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含量组和低含量组人肝癌HepG2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含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比低含量组下降更显著,而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C-MSC-CM可促进入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并可促进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G1/S转换.  相似文献   
18.
魏卓君  田瑞霞  陈训 《安徽医学》2015,36(10):1300-1303
胎儿心血管系统形成过程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发育不良或疾病都会使胎儿心脏功能发生变化。产前超声诊断技术发展迅速,如何准确有效的评价胎儿心脏功能,近年逐渐成为关注热点。产前评价心功能状态对正常胎儿和预测患病胎儿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伊金莲  刘刚  万红  陈尚美  赵红 《安徽医学》2016,37(11):1437-1439
目的 观察血管造影导丝引导下更换复尔凯胃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长期应用复尔凯胃管行鼻饲的患者60例,按更换胃管先后顺序排号,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胃管到期时采用血管造影导丝引导更换,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更换。观察两组一次性更换成功率、一次性更换成功的操作时间、操作引发的不适反应及对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平均压(MAP)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更换成功率(96.67%)较对照组(7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适反应及心率、SaO2、MAP的变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更换成功的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造影导丝引导下更换复尔凯胃管,换管成功率高、不适反应小,值得临床采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体植骨与人工异体植骨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中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至2013年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植骨方式不同分成自体植骨组和人工异体植骨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术后一般情况、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评价患者总恢复情况。结果 自体植骨组在切口干燥时间和愈合时间均小于人工异体植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引流量,自体植骨组明显小于人工异体植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5,P=0.036)。对90例患者进行了12~18个月的随访,对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天、第4个月和第8个月的Böhler角、Gissane角、轴长、体宽、丘部总高和水平全长进行测量,发现两组患者在这5个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öhler角、Gissane角和丘部总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较大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大于95%。自体植骨组有1例患者切口流出淡黄色液体,并延迟愈合,1例腓肠皮神经损伤;人工异体植骨组2 例切口流出淡黄色液体,延迟愈合,2例皮肤坏死,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结论 自体植骨与人工异体植骨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中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