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22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评估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研究消毒供应室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本院消毒供应室出现的不良风险事件,针对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实行,在防范措施实行6个月后,将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实验前的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率。结果在实施了风险防范措施后,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实施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医院应针对消毒供应室的不良风险事件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证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22.
抽动障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病的病因、病机尚不能完全明确。西医目前多采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治疗该病,但治疗时间长,不良作用较多,患儿依从性差,复发率高。该文认为抽动障碍发病主要责之于痰与瘀,病位主要在肝、脾、肾,同时与肺、心二脏密切相关,故治疗以涤痰化瘀为主,兼顾调理脏腑,疏通血脉,调理气机,应用自拟菖郁涤痰汤加减治疗该病,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3.
王静茹  倪青 《世界中医药》2021,(5):730-732,737
糖尿病神经病变属于痹证、血痹等范畴。现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对该病进行分期、分经论治,提出六经辨治用药思路,以期指导本病临床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24.
悬饮常见于慢性疾病的终末阶段或急性加重期.李国勤教授认为悬饮的病机本在肺脾肾气虚,水液失于运化,聚而形成痰、饮、水、湿之邪;疾病日久成瘀,而痰、饮、水、湿、瘀之邪相互兼夹,停滞于肺、胸胁,从而形成悬饮之病.悬饮病因以正气亏虚为根本,痰、饮、水、湿、瘀为病理产物,治疗以益气温阳、泻饮逐水、活血化瘀、祛痰利湿为主,同时注意宽胸理气,顾护阴津.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究消癥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 将AECOPD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除上述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外,同时口服消癥化痰方.2组疗程均为14 d.对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瘀血证候评分、血气分析、D-二聚体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CAT评分、MMRC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SPO2水平升高、SPCO2水平降低、D-二聚体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癥化痰方汤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AECOPD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说明以肺络微型癥瘕为立论治疗AECOPD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微生态研究受到全球瞩目,但事实上中医早在17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人体粪便治疗疾病,而如今人体粪便类中药却备受冷落。文章通过对微生态学与中医学理论基础进行比较,强调了人体粪便类中药的理论优势,并通过阐述人体粪便类中药的临床优势表明其不应被取代。当前应抓住微生态学热潮为研究传统粪便类中药带来良好契机,以中医思想为指导,解决人体粪便类中药所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微生态学与人体粪便类药物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7.
中药对药在临床应用中可加强药物间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石菖蒲配郁金、白矾配郁金、磁石配石菖蒲、石菖蒲配蝉蜕、牛黄配珍珠、远志配菖蒲、冰片配天南星、金箔配代赭石、皂荚配半夏、半夏配干姜、炒酸枣仁配茯苓、黄连配肉桂、生龙骨配生牡蛎、金箔配代赭石等对药以及在有关典型病例中的应用分析,阐述对药在睡眠障碍中的临床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光明中医》2021,36(14)
益气升陷法是指应用补气和升提的药物,治疗气虚下陷证,临床应用广泛,工作中发现部分心律失常患者常伴有气虚导致大气下陷或中气下陷的症状,这部分患者辨证为气虚下陷证,采用“益气升陷”方药治疗,能够明显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对“益气升陷”法的理论溯源进行梳理,对其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及其现代研究做了详细论述,并列举治疗验案1则,探讨“益气升陷”法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
<正>睡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程。与觉醒相比,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决定者机体的正常工作。当这种变化紊乱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同时也伴随出现一系列与睡眠相关的心理和躯体变化。1睡眠—觉醒节律变化在阐述睡眠时机体变化前,我们先要了解24h内生物钟给人体带来的影响。根据调查研究,把人体的生理变化用时钟来计算,观察测出人体每小时所起的变化,帮助理解人体24 h的变化,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中医失眠症临床科研一体化电子病历使用的临床实践,发现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电子病历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