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褪黑素受体亚型mt1 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褪黑素受体(MR)亚型mt1和其细胞内定位.方法分离出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应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其亚型mt1的mRNA,阳性产物用自动测序仪测序;同时将所分离的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制成细胞涂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t1在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上的分布.结果 RT-PCR产物电泳显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均存在mt1阳性条带,片段长度约370 bp,测序结果显示扩增产物与GenBank的人mt1受体亚型的基因序列相吻合;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均存在mt1受体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以细胞膜和细胞浆为主.结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中均存在MR的亚型mt1,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为褪黑素作用的外周靶器官,提示褪黑素在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可能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状腺术后发生怕冷、下肢浮肿、反应迟钝等临床表现,应及时进行血液检查,如总T3(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降低、TSH升高,则可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甲状腺吸I131率测定,摄碘率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13.
垂体瘤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0%~15%,而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垂体腺瘤的40%,常发生于20 ~50岁女性,在女性25 ~ 34岁发病率最高,每年约为23.9/10万.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泌乳素瘤占垂体腺瘤的一半左右.泌乳素瘤常导致女性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不育和溢乳,男性性功能减退、性欲低下、不育、乳腺发育和少见的溢乳.目前泌乳素瘤的诊断除依靠临床症状外,主要依靠影像学和内分泌检查;高分辨率的增强MRI,能发现70%的微腺瘤,包括直径仅为3 mm的肿瘤,诊断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平目颗粒治疗非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阳气亏虚、痰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自三个分中心90例非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平目颗粒,对照组予平目颗粒模拟剂,疗程24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突眼度,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情况,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突眼度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为81.4%,对照组17.1%,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患者的突眼度(P〈0.01)。试验组中医证侯疗效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1.71%,试验组中医证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安全性指标检查均正常。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平目颗粒可有效降低非活动期Graves眼病阳气亏虚、痰瘀阻滞证患者的突眼度,改善其临床中医证候,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前言 垂体瘤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0%~15%,而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垂体腺瘤的40%,常发生于20—50岁女性,25~34岁女性每年发病率最高约23.9/10万。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泌乳素瘤占垂体腺瘤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6.
褪黑素对T淋巴细胞株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T淋巴细胞株(HUT78)在褪黑素作用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性。方法 用Cy5和Cy3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HUT78细胞的mRNA分别标记成两种探针,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扫描荧光强度,计算机软件分析,寻找经褪黑素作用后表达有差异的基因。结果 T淋巴细胞株受褪黑素作用24h后,共筛选出42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5条基因上调,7条基因下调。结论 褪黑素激活的人淋巴细胞,是通过对一些基因的调控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复方川芎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 将3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2例给予厄贝沙坦,试验组在厄贝沙坦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川芎胶囊。 结果 疗程结束后,试验组患者血清光抑素C、血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量均下降,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复方川芎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应用可减少患者血清光抑素C、血肌酐水平,复方川芎胶囊联合厄贝沙坦疗效与单用厄贝沙坦相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放射治疗前后基因表达谱中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BioStarH-141s含13929条人类全长基因cDNA表达谱芯片,对5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进行放疗前及放疗60Gy后检测,并分析它们之间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胶质母细胞瘤放疗60Gy后与放疗前比较,表达差异基因中改变最明显的功能群是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IGLV基因上调。细胞增殖、细胞调亡、细胞周期、DNA修复系统也有部分基因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提示对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照射60Gy后,基因表达谱改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阐明放射敏感性差异机制,为放疗前或放疗早期寻找到预测放射敏感性分子标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海滨  方瑾  吴文雅  刘颖  顾明君 《上海医学》2005,28(10):881-882
近年来,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而CRP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高敏CRP(hsCRP)水平,并与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探讨血清hsCRP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45岁的唐先生患2型糖尿病已6年,前期一直口服格列吡嗪(每次5毫克,每天3次),空腹血糖维持在8.0~9.0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2007年上半年开始注射中效胰岛素,从6单位逐渐增加到24单位。虽然血糖没有下降,不过吃得下,睡得香,不觉得有何不适。身高175厘米的他体重甚至由6年前的65公斤已增加到95公斤。结果,2007年底前的体检结果显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依然如故,血压由120/80毫米汞柱升高到144/90毫米汞柱,血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较正常最高值翻了一倍。超声检查发现有脂肪肝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令他大吃一惊,赶紧来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