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随着自动化仪器在临床检验中的普及和应用,网织红细胞(RET)各参数的检测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对一些贫血类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对贫血患者进行补铁治疗时药物剂量的控制和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骨髓移植、肿瘤患者放化疗方面还可以作为反映骨髓恢复造血功能的早期实  相似文献   
63.
基础降压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础降压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基础降压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下降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心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基础降压药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4.
曹建红 《内科》2009,4(2):187-189
目的探讨无糖尿病史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并发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164例,排除既往有糖尿病史病人。所有病人均于入院次日清晨抽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并于出院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将病人分为合并糖尿病组(DM)33例,合并糖调节异常组IGR(IGT/IFG)58例,糖代谢正常组(NGT)54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SHG)19例。对比分析不同糖代谢状况的临床特点。结果在ACS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病人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糖代谢紊乱组的血糖数据显著高于NGT组,DM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GR组、SHG组及NGT组,而IGR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HG组及NGT组。结论既往无糖尿病史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可能多数合并糖代谢异常,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可能漏诊相当数量的糖尿病前期病人和糖尿病病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并发糖代谢异常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老年大肠癌误诊的原因,探讨减少误诊的对策,以利于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1年5月由结肠镜及病理确诊的65岁以上大肠癌96例(占同期大肠癌的45.3%)。结果96例老年人大肠癌中误诊77例,误诊率高达80.02%。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及家属对大肠癌的认识不足,医师对老年大肠癌警觉性不高等。结论普及大肠癌知识,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加强社区基层医务人员对老年大肠癌的认识和重视,对lf缶床疑诊病例,应积极推荐和尽早行结肠镜检查,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6.
开胸顺气丸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玉定  黄新生 《中成药》1997,19(5):16-17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成药开胸顺气丸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超声波振荡法提取开胸顺气丸,过滤净化。色谱柱:μ-BondapakC18(3.9×300mm)。流动相:乙晴:水(6:4)。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54nm。外标峰面积法测定计算,样品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2%和97.6%。变异系数分别为2.88%和1.18%。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及口服的药物流产效果。方法将158例早孕妇女(停经≤56天)随机分为2组,连续口服米非司酮2天,3次/d,每次25mg,第3天上午使用米索前列醇(本文简称米索)口服400μg同时阴道给400μg(组Ⅰ),或者舌下含400μg同时阴道给400μg(组Ⅱ)以终止妊娠。结果总体完全流产率为94.9%,组I为92.5%,组Ⅱ为97.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不全流产率为4.43%,组I为7.5%(6/80),高于组Ⅱ1.28%(1/78),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失败率为0.63%,其中组Ⅰ为0,组Ⅱ为1.28%,两组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Ⅰ从应用米索至孕囊排出时间为(2.39±1.20)h,明显低于组Ⅱ(2.98±1.33)h(P<0.01)。结论组I终止早孕的不全流产率高于组Ⅱ(但无明显组间差异,可能与样本较小有关),可能与舌下含服米索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生物利用度较高有关,故在药物流产中米非司酮配伍舌下含服米索是1种很有前景的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6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中杰  庞云龙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019-302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90例CI患者作为脑梗死组,92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耶特异性抗体(Hp—IgG)、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并将Hp-IgG阳性的68例CI患者,分为抗Hp治疗组(A组)与非抗脚对照组(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降纤、溶检和神经细胞营养治疗,而A组再加用一共7d的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和甲硝唑的抗蛳治疗,两组于治疗后再分别检测CRP、血脂和Fbg.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Hp-IgG的阳性率(75.5%)明显高于对照组(42.4%),脑梗死组的Hp—IgG、 CRP、甘油三酯(TG)及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中Hp-IgG阳性患者的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Fbg水平也高于Hp-IgG阴性患者(P〈0.05),A组抗Hp治疗后的CRP、TG、LDl.及Fbg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脚感染与CI相关。建议对Hp阳性的CI患者使用短期安全的抗Hp治疗.[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和年龄大动脉炎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397例大动脉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男女患者及不同性别中≤ 40岁和>40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397例大动脉炎患者中男64例、女333例(男女比例为1:5.2),发病年龄为2~67岁。>40岁男性大动脉炎患者多于女性[17例(26.6%)vs 53例(15.9%),χ2=4.190,P=0.041]。相比女性患者,男性患者首发症状以高血压最多见[31.2%(20/64)vs 16.5%(55/333),χ2=7.605,P<0.01],而以头晕、头痛或晕厥起病者较少[28.1%(18/64)vs 46.5%(155/333),χ2=7.409,P<0.01]。病程中,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更常出现高血压[70.3%(45/64)vs 56.8%(189/333),χ2=4.076,P<0.05],较少发生脉搏减弱或消失[51.6%(33/64)vs 76.0%(253/333),χ2=15.885,P<0.01];男性发病年龄≤ 40岁的患者较>40岁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78.7%(37/47)vs 47.1%(8/17),χ2=5.997,P<0.05],而脉搏减弱或消失的发生率较低[40.4%(19/47)vs 82.4%(14/17),χ2=8.787,P<0.01]。男性患者并发动脉瘤形成、主动脉瓣反流的比例较女性患者更高[39.1%(25/64)vs 17.4%(58/333)、23.4%(15/64)vs 10.8%(36/333),χ2=15.210、7.644,P均< 0.01]。男女患者及各年龄亚组之间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和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在血管受累及临床分型方面,相比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常见肾动脉受累和Ⅳ型[54.7%(35/64)vs 32.7%(109/333)、32.8%(21/64)vs 18.9%(63/333),χ2=11.194、6.212,P均< 0.05],颈总动脉受累、锁骨下动脉受累和Ⅰ型较少见[37.5%(24/64)vs 64.3%(214/333)、37.5%(24/64)vs 56.5%(188/333)、21.9%(14/64)vs 42.3%(141/333),χ2=16.016、8.416、9.449,P均<0.01];男性发病年龄≤ 40岁的患者较> 40岁者更常见Ⅳ型[44.7%(21/47)vs 0(0/17),χ2=11.305,P<0.01],颈总动脉受累、锁骨下动脉受累和Ⅰ型较少见[29.8%(14/47)vs 58.8%(10/17),25.5%(12/47)vs 70.6%(12/17),14.9%(7/47)vs 41.2%(7/17),χ2=4.491、10.814、5.046,P均<0.05]。结论 男性大动脉炎患者发病晚于女性,男性患者尤其发病年龄≤ 40岁的患者以高血压和肾动脉受累(Ⅳ型)多见,女性和发病年龄>40岁的男性患者常见脉搏减弱或消失和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受累(Ⅰ型),并发高血压、动脉瘤形成和主动脉瓣反流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7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23):1770-1775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上海杨思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ACE组和TACE+艾迪组,每组58例。TACE组给予TACE治疗,TACE+艾迪组在TACE组基础上给予艾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bFGF、VEGF、TGF-β1水平、氧化应激指标、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TACE+艾迪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A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糖链抗原(CA)242、CA724、bFGF、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a、循环免疫复合物(CIC)、CD8~+水平低于治疗前;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IL-12、CD3~+、CD4~+、CD4~+/CD8~+水平、生活质量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TACE+艾迪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bFGF、VEGF、TGF-β1水平、氧化应激指标、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TA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艾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TAC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毒副反应,调节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并降低血清bFGF、VEGF、TGF-β1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