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腔内治疗的进展,介绍各种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术式,阐述各类术式的原理及优缺点。目前,腔内治疗方法较多,个体治疗差异大,临床尚无统一的治疗规范,选择何种术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以及术者的专业技能及习惯综合使用不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2.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治疗的目的在于重建主动脉管腔和血流,防止瘤样病变继续发展和破裂发生,改善与疾病自然病程有关的预后。然而传统的开腹手术存在着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等诸多不利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软件OsiriX显示Adamkiewicz动脉(AKA)及其在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软件OsiriX对34例经16层螺旋CT检查的胸腹主动脉疾病病人的DICOM源图像进行AKA定位显示,其中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21例,StanfordA型2例,胸腹主动脉瘤4例,降主动脉瘤6例,主动脉弓瘤1例。腔内修复术覆膜支架部分覆盖B以远水平者11例。结果:29例病人共显示33支AKA,其中1级21例,2级8例,总显影率为85.3%。11例覆膜支架部分覆盖B以远水平者术后随访均可见脊髓前动脉(ASA)及AKA显示.其中2例降主动脉瘤AKA起源的肋间动脉被覆盖,但ASA及AKA仍见清晰显影。结论:应用OsiriX软件行术前AKA定位。其结果可靠、可信,为临床外科医师独立完成此技术提供可能。AKA起源的肋间动脉被支架完全覆盖不一定会引发截瘫,但仍需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4.
华东四省一市下肢静脉曲张的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国人的患病率为8.56%.其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先天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发育不良、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膜症、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以及继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等.经过几代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对下肢静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的认识有了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5.
下肢浅静脉曲张最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PDVI)和大隐静脉(great saplaenous vein,GSV)功能不全.根据不同的病因,传统手术包括各种深静脉瓣膜重建、交通静脉结扎、曲张浅静脉结扎及抽剥术,除手术和麻醉风险外,还存在术后遗留手术瘢痕影响肢体美观,住院及康复时间延长,以及不能避免术后复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价微波凝固治疗法(MCT)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男5例,女15例,共20条肢体,行大隐静脉(GSV)高位结扎,应用MCT治疗主干GSV,并联合属支曲张静脉MCT、部分属支曲张静脉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部分属支曲张静脉EVLT联合曲张静脉团剥脱术或属支曲张静脉EVLT.MCT治疗主干GSV的功率设定为70 W,凝固时间为3~4 s;属支曲张静脉治疗的功率设定为30 W,凝固时间为1~2 s.结果 20例患者的手术耐受均良好,其中5例术后出现皮肤烧灼伤,术后1~2周痊愈,无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GSV主干均有血栓形成并闭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1~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术后6个月的GSV闭锁率为(95±5)%,术后1年为(70±10)%,2例患者术后1年GSV主干出现血流,但临床无下肢浅静脉曲张复发.临床随访12~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术后1年静脉曲张复发率为(6±6)%,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9和11个月出现下肢局部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 MCT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血管外科是外科学领域中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生作为血管外科专业医师的储备人才,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对血管外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对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应当兼顾科研和临床两个方面,既要锻炼其科研水平和思维,又要提升临床能力,并做到科研和临床两个方面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调查研究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现状以了解我国当前外科治疗的真实情况及未来发展。方法本研究由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CHESS)联合发起, 调查对象为2021年国内开展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378家医疗机构及其团队, 全面调查2021年国内开展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医院及其团队开展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的基本情况, 包括手术例数、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首要作用、存在的困惑和阻碍, 肝移植以及内镜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开展的情况等。结果经调查, 2021年全国378家医疗机构共计开展8 512例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 以脾切除术联合断流术为主(53.0%), 腹腔镜手术占比76.1%, 预防再出血(67.0%)是首要作用, 72.8%的团队外科术后常规应用预防性抗凝药物, 80.7%的团队认为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开展手术的主要难点, 内镜治疗和介入TIPS治疗均已熟练开展的医疗机构达到65.3%,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未行肝移植治疗的原因以医院无肝移植的资质(...  相似文献   
109.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危重症疾病.Stanford分型将其分为A型夹层和B型夹层,其中B型夹层是指内膜破裂处常位于近段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范围仅限于降主动脉或延伸入腹主动脉,而不累及升主动脉.根据症状的时间,B 型夹层通常分为超急性期(≤24 h)、急性期(1~14 d)、亚急性期(15~90 d)和...  相似文献   
110.
<正>主动脉弓部病变是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间血肿、穿透性溃疡、动脉瘤以及主动脉缩窄等多种主动脉弓部疾病的统称。弓部病变特点在于疾病自身风险和治疗风险都比较大,一旦破裂患者死亡率极高,因此在具备手术指征时均建议积极治疗。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病变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