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尼罗罗非鱼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是我国从非洲引进的热带鱼类,具有刺少肉味鲜嫩、食性广、生长快、繁殖力强、养殖周期短等特点。已快速地养殖到全国各地。作者对利用地热资源人工喂养条件下的尼罗罗非鱼肉的氨基酸和肉内的粗蛋白、脂肪、维生素等成分进行分析,评估尼罗罗非鱼肉的营养价值,从营养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M,免疫Balb/c小鼠,测定其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acuteresperatorysyn-drome,SARS)防治和康复的可能手段。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SARS-CoVM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感染SARS病毒的VeroE6细胞中扩增得到约666bp的片段,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M。体外转染COS-7细胞,细胞免疫化学方法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后,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雌性,6周龄),加强免疫3次后,测定其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均显示重组质粒可在COS-7细胞中表达有免疫原性的SARS-CoVM蛋白;免疫小鼠血清中检测到较高滴度的抗体,并能诱导特异性的CTL反应。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SARS-CoVM,并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为SARS的预防康复提供了可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难产,尤其死胎,是人工养麝繁殖中的一个障碍。较长时期以来,能够解决死胎产出的先例为数极少。四川省马尔康养獐试验场(李光莹1982)曾作过一次剖腹产的成功手术,这是我国专业养麝场的首例报道。我们在开展“家庭养麝”的研究中,于1985年5月17日,在陕西省太白县桃川乡农民牛守义家里,在设备简陋、器械和药品不全的条件下,对一头死胎难产林麝施行剖腹产手术亦获得成功,为探讨手术治疗麝难产的可行性积累了经验。产前观察1985年5月15日中午,手术母麝停食,卧立不安,阴部披毛湿润。午后2时,有临产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北小麝鼩感染汉坦病毒情况,探索汉坦病毒与媒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研究HFRS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在西安市HFRS疫区捕获鼩鼱类动物鉴定种类,提取其肺组织病毒RNA进行检测。结果 2010年8月11日在疫区范围的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五星村(北纬34°11'42.49,东经108°47'46.21)捕获到北小麝鼩,在其体内检测到汉坦病毒核酸。结论西安市HFRS疫区食虫目动物北小麝鼩携带汉坦病毒核酸,其可能已经成为病毒的传播宿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丹参的害虫及天敌资源。方法:2006~2008年在陕南丹参地采用网捕及人工收集的方法调查昆虫种类。结果:丹参种植区有害虫7目37科72种,天敌包括2纲8目18科31种。结论:丹参种植区不仅有很多害虫,也有丰富的天敌资源,为有效防治丹参害虫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迟缓爱德华氏菌是目前水产养殖中主要的病原菌,其感染谱甚广,危害巨大。因此,研制能有效预防这种致病菌的疫苗,将会极大的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法用OMP-LPS偶联物、OMP、LPS、FKC(福尔马林灭活全菌)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按相同程序分别免疫鳗鲡。通过溶菌酶活性检测、微量凝集反应试验,结果鳗鲡经OMP-LPS偶联物、OMP、LPS以及FKC疫苗免疫后,各免疫组间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均远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OMP-LPS偶联组抗迟缓爱德华氏菌(E.tarda)E29L株的抗体效价较单纯的LPS组、OMP组,FKC组抗体滴度高,且持续时间长;对迟缓爱德华氏菌(E.tarda)E29L株的攻击,OMP-LPS偶联组保护率为84%,高于单纯OMP组的80%,LPS组的44%和FKC组60%。结论 OMP-LPS偶联物、OMP、LPS、FKC添加佐剂ISA763,各组的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不添加佐剂各组(P0.05),除了FKC+ISA763佐剂组外,其余各组均与不添加佐剂各组差异极显著(P0.01),且添加佐剂各组保护率都明显高于不添加佐剂各组,说明添加ISA763佐剂能够更好的启动鱼类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源性泛素类似蛋白hPLIC-2(human protein links IAP and cytoskeleton-2)knockdown稳定细胞系.方法:将RNA干涉载体稳定整合于MCF-7细胞中,建立hPLIC-2 knockdown细胞系.结果:从经抗性基因筛选的48个单细胞克隆中获得6个hPLIC-2表达被显著抑制的细胞克隆. 结论: 利用RNA干涉技术成功建立了hPLIC-2 knockdown稳定细胞系,为hPLIC-2分子的功能研究提供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瓜蒌子体外遗传毒性,对瓜蒌子饮片安全使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细胞活力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对瓜蒌子水溶性浸出物进行体外遗传毒性安全性评估。结果细胞活力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中各加药组细胞生长未受到显著影响,瓜蒌子水溶性浸出物遗传毒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测试条件下,瓜蒌子水溶性浸出物不具有显著的体外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
缺氧对大鼠肝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在肝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20只,采用气管阻塞的方法建立轻、中、重度的缺氧模型,15min和60min采集肝脏标本,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检测肝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正常肝脏中TGF-β1极少表达或无表达(15和60min分别为3.6±1.9,3.6±1.9),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与缺氧程度的加重,肝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逐渐增加(轻度缺氧15和60min分别为8.5±2.0,15.2±3.1;中度缺氧15和60min分别为18.4±3.5,63.7±3.8;重度缺氧15和60min分别为68.9±3.2,86.7±3.6).结论:大鼠缺氧条件下肝脏TGF-β1表达增加可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  相似文献   
10.
HCV p7蛋白反式调节基因p7TP2的克隆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HCV p7蛋白反式调节未知功能新基因p7TP2,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探讨其结构及功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HepG2细胞提取的 cDNA扩增p7TP2基因,选用pGEM-T载体进行TA克隆,通过PCR,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进行鉴定,再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TM3.1/myc-His A,通过PCR,限制酶切分析进行鉴定,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蛋白质结构域、功能及染色体定位.结果:成功从HepG2细胞提取的cDNA中扩增出p7TP2基因,编码区为495核苷酸(nt),编码产物为164氨基酸残基(aa),经核苷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序列的搜寻,与已知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之间没有显著同源性,属于未知功能新基因,并成功进行TA克隆,酶切、测序均正确,并进一步亚克隆至pcDNATM3.1/ myc-His A真核表达载体,生物信息学分析此基因位于8q24.3,Mr17 146.5,理论pI:9.26,半衰期为30 h(体外哺乳类网状细胞),属于不稳定蛋白,疏水指数较高,含有潜在的三个螺旋区域,四个β折叠,四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 一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5个N-肉豆蔻酰位点,预测可能为具有不紧密的球蛋白结构,具有信号肽及两个跨膜结构域.结论:发现了HCV p7反式调节新的靶基因, 构建了pcDNATM3.1/myc-HisA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