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霞  兰尧  刘静  肖华  冉利华 《华西医学》2014,(11):2135-2137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7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实施治疗和护理,并就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8.49±2.75)、(11.35±3.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7,P〈0.001);住院费用分别为(12 997.6±4 718.9)、(16 164.7±5 821.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2,P=0.013)。试验组发生并发症6例(16.2%),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4例(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1,P=0.024)。试验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别为36、1、0例,对照组分别为28、3、4例,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5,P=0.019)。结论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满意度,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短期医护社工一体化模式心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放化疗的永久性肠造口病人105例,按病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医护社工一体化模式心理干预。使用心理痛苦筛查工具(DMSM)、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C3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痛苦、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病人心理痛苦得分、焦虑得分、抑郁等分、生活质量中失眠得分分别为(3.04±1.84)、(6.62±4.03)、(6.18±4.11)、0.00(33.33)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病人整体生活质量得分、情绪功能得分分别为75.00(16.67)、83.33(25.00)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护社工一体化模式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永久性造口放化疗病人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水平,缓解病人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改善结肠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肿瘤科收治的112例结肠癌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试验组患者行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干预,于干预前后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量表(QLO-CCC)评估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社会负担、家庭负担及心理负担等自我感受负担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症状条目得分、情绪条目得分及与他人关系条目得分等生活质量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结肠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刘霞 《西部医学》2012,24(1):192-193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具有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同时可以避免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出现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合理选择血管和PICC导管,提高穿刺技巧,妥善固定导管,严格规范执行操作规程等可预防机械性静脉炎发生。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处理,能够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结肠癌伊立替康耐药相关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探讨伊立替康结肠癌耐药发生机制.方法 分别抽提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及其伊立替康耐药细胞系SW480/CPT总RNA,逆转录合成相应以Cy3标记的cRNA做探针,在Agilent基因芯片上杂交,Axon 4000B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Gene...  相似文献   
8.
许辉琼  方进博  邓静敏 《西部医学》2011,23(12):2432-2433,2436
目的分析影响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原因,以提高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通过将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肿瘤患者性别、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血管、有无PICC置管史及有无化疗史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影响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因素。结果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患者性别、不同穿刺部位、不同血管及有无PICC置管史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患者有无化疗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要高于已行化疗患者的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PICC宣教,鼓励患者在首次化疗前行PICC置管,以提高PICC的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特别是氟尿嘧啶类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已明显降低结肠癌术后的复发转移,成为Ⅱ和Ⅲ期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外科技术和理念的更新以及对肿瘤生物学特别是分子标记物认识的深入,辅助化疗的个体化和分层治疗策略成为了研究热点,同时新辅助治疗模式在直肠癌中的成功也使结肠癌新辅助化疗日渐受到关注。本文将梳理最新结肠癌复发、治疗风险评估和围手术期治疗进展,以协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结肠癌的个体化治疗并运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