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传统医学检验正在向现代化检验医学的转变,急需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医师型检验人才应运而生。目前,由于相关的管理体制,人文教育,工作职责不清晰等原因,检验医师队伍发展缓慢,仍存在很多值得改善和探索的地方。因此,我们应督促检验医师队伍,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参与完善的培训体制,明确工作职责,提高检验医师学习临床知识,掌握和运用医学检验知识,同时加强对临床与检验医学综合运用的能力,向临床医师提供医学检验知识,更好的与临床医生沟通解决临床问题,加强对检验医师的宣传与认识,共同促进检验医师队伍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NPHS1两种新突变编码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与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构建野生型和两种突变型NPHS1克隆,并转染至COS7细胞内,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分别进行细胞内及细胞表面的荧光标记,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对裂隙膜分子Nephrin在细胞内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野生型Nephrin表现为细胞内和细胞膜染色模式;V822M和C265R则主要为细胞内内质网染色模式,细胞膜着色几乎缺失。结论:突变的Nephrin蛋白由于错误折叠,不能由内质网被输送至细胞表面,这可能是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性激素在人体生殖系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的健康和部分疾病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幸福。由于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影响,性激素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异常与冠心病、心肌梗死、乳腺增生、骨质疏松症等高危病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对于性激素水平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科研与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医院临床送检各类标本检出的病原菌构成比、标本来源、科室分布、MDR、XDR、PDR菌株分离率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分离出非发酵菌5 270株,占全部分离菌株的27.48%。分布构成比: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占50.70%),铜绿假单胞菌占38.3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4.95%。5 270株非发酵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占66.26%,其他标本类型均在7%以下。科室分布主要以第一重症监护病房(占21.14%)和第一呼吸内科病房(含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占12.33%)为主;其余科室分离率均在10%以下。MDR、XDR、PDR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除痰标本外的标本类型分离率远低于总分离率。3年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大多数耐药率>8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9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超过4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率总体上升比较缓慢。除痰标本外,其他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绝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总耐药率(P<0.05),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总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耐药机制多样复杂,临床在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时,应结合实验室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上清液经尾静脉注射治疗小鼠皮肤创伤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培养正常小鼠的ADSCs取3-5代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细胞表面标记物CD34、CD45、CD90、CD105的表达。建立小鼠全皮层皮肤创伤模型并随机分为2组,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和注射上清液的实验组,分别于伤后7天,14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分离小鼠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将小鼠ADSCs上清液作用于Fb不同时间后,应用WST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Fb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b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ci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小鼠ADSCs表达CD90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ADSCs上清液注射组于创伤后第7天,14天的伤口愈合率分别为(65%±3.4%),(95.6%±5.2%),均显著高于7天、14天生理盐水对照组的(55%±4.4%),(77.1%±3.1%)。ADSCs上清液作用于Fb后,能促进Fb的增殖和迁移以及上调生长因子b FGF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小鼠ADSCs上清液促进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可能与上调b F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
40%以上的重症患者会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出血不良事件、输血量及病死率可升高4倍以上。早期识别凝血功能障碍并准确评估凝血功能,是尽快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前提及保障,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如何快速、准确评估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标准。为此,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临床专家共同制定了《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标准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有关概念、评估方法及诊断标准3个部分,共12条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相应指导。  相似文献   
7.
NO体外对肠上皮细胞表达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肠上皮细胞表达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影响,以研究NO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将NO的供体Sin1与肠上皮细胞株Caco-2共培养24 h,采用MTT方法观察NO对肠上皮细胞的作用,并分别提取细胞蛋白和总RNA,采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m blot)蛋白半定量方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O-PCR)方法检测不同NO浓度对Caco-2细胞表达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Sin1浓度升高(125,250,500和1000μmol/L)NO对细胞的杀伤作用产生并逐渐增大,Occludin蛋白表达量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无Sin1刺激时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相比明显降低(蛋白:375±0.5,374±0.8,363±0.3.363±0.7 vs 398±0.7;mRNA:0.689±0.01,0.578±0.09,0.554±0.03,0.619±0.04 vs 1,均P<0.01).结论:NO可直接损伤肠上皮细胞,同时以剂量依赖形式在蛋白和分子水平影响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应用血清标志物降钙素原(PCT)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需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按是否发生VAP分为两组:VAP组(55例)和非VAP组(55例)。记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后WBC、CRP及PCT等炎症指标水平;并统计各炎症指标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两组机械通气前WBC、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机械通气后WBC、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VAP组(P<0.01);PCT对VAP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依次为81.52%、86.84%,均高于WBC和CRP。结论 PCT在危重症患者VAP早期诊断中特异性与敏感性更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该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 BSI)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及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制定合理给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AL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经血培养确诊发生血流感染25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8例患者分离病原菌2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0株(67.16%),革兰阳性菌61例(22.76%),真菌27株(10.07%);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53/268,19.78%)、大肠埃希菌(49/268,18.28%)、铜绿假单胞菌(41/268,15.30%)为主;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268, 11.57%)、金黄色葡萄球菌(17/268,6.34%)为主;真菌以热带念珠菌(25/268,9.33%)为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33/268,12.31%)常见,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5/268, 9.3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268,6.72%)和热带念珠菌(18/268,6.7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离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35/268,13.06%)常见,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268,5.60%)和大肠埃希菌(14/268,5.22%)。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低;革兰阳性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均敏感;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均敏感。结果 AL化疗后粒缺患者合并BSI中,AML分离病原菌种类多样,ALL分离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加强监测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的变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
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有积极的意义,但肿瘤细胞产生的耐药性又是肿瘤化疗失败最常见而又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最为常见。MDR使药物从靶细胞中清除或阻断发挥药效的途径,是癌症治疗的重大障碍之一。纳米颗粒药物传递系统(DDS)是一种潜在的逆转MDR的工具,可以通过靶向针对多药耐药的肿瘤细胞本身或肿瘤的内皮细胞来实现功能。本文就逆转MDR中DDS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