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90篇
  免费   3090篇
  国内免费   1306篇
耳鼻咽喉   421篇
儿科学   517篇
妇产科学   465篇
基础医学   2259篇
口腔科学   284篇
临床医学   2889篇
内科学   3614篇
皮肤病学   274篇
神经病学   1261篇
特种医学   11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4116篇
综合类   8147篇
现状与发展   97篇
预防医学   2440篇
眼科学   538篇
药学   2134篇
  14篇
中国医学   677篇
肿瘤学   215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671篇
  2022年   841篇
  2021年   1312篇
  2020年   1357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691篇
  2017年   617篇
  2016年   587篇
  2015年   588篇
  2014年   1268篇
  2013年   1221篇
  2012年   1856篇
  2011年   1925篇
  2010年   1415篇
  2009年   1416篇
  2008年   1653篇
  2007年   2538篇
  2006年   2312篇
  2005年   1959篇
  2004年   1885篇
  2003年   1354篇
  2002年   1056篇
  2001年   745篇
  2000年   563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421篇
  1997年   287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84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141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抗神经元抗体对副肿瘤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神经元抗体抗-Hu、抗-Yo、抗-Ri抗体的检测与副肿瘤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法对12例确诊为副肿瘤综合症(PNS)的患者血清及32例非PNS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12例确诊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一项或多项抗体阳性;PNS患者血清中抗-Hu、抗-Yo、抗-Ri抗体的阳性率高于非PNS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抗-Hu,抗-Yo,抗-Ri抗体全部为阴性。结论 抗神经元抗体抗-Hu、抗-Yo、抗-Ri抗体可作为PNS早期诊断及确诊的指标。  相似文献   
82.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泌型IgA水平与HBV DN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鹤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鹤峰 445800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泌型IgA(SIg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一个新的评价HBV复制状态及肝细胞损伤的指标。方法 100份经ELISA检测并确诊为乙型肝炎的患者血清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拷贝数,用ELISA并经酶标仪定量其SIgA的量。结果 SIgA的含量与HBVDNA的拷贝数的对数呈正相关(r=0.69,P<0.01),在HBsAg( )/HBeAg( )/HBcAb( )组和HBsAg( )/HBeAb( )/HBcAb( )组中SIg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HBV DNA拷贝数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gA的含量在评价HBV的传染性及肝细胞损伤程度方面比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更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83.
84.
酪氨酸激酶Syk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Syk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Syk mRNA在肝细胞性肝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标本中CD34的表达反映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2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yk mRNA均表达阳性,32例肝细胞性肝癌中Syk mRNA表达率为46.9%(15/32),其中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23.1%(3/13),明显低于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63.2%(12/19)(P〈0.05)。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检测:低分化组(Ⅲ级Ⅳ级为49.2±3.6,54±4.3),明显高于高分化组(Ⅰ级Ⅱ级为13.6±4.5,32.3±3.2)与正常组织(5.9±1.7),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yk mRNA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明显负相关(r=-0.97)。结论肝细胞性肝癌中Syk基因的缺失对癌组织血管的生成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uPA、uPAR及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uPA、uPAR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uPA、uPAR和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50.00%和41.67%。uPA和uPAR的高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P<0.05);PTEN蛋白的低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P<0.05);膀胱癌中uPA和uP-AR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81,P<0.05)。结论uPA和uPAR的高表达可能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的指征之一,PTEN可能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不良的指标;uPA和uPAR对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PTEN的调控。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利用MR显微成像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老年斑的沉积情况。方法2只17个月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V717I]小鼠和2只野生型小鼠,行活体T2WI,然后对照影像定位结果进行组织学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2WI中老年斑的沉积情况以及其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对应关系。结果转基因小鼠T2WI上显示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可见点状低信号,且部分低信号可以和组织学切片所显示的老年斑相对应;野生型小鼠T2WI未见明显的低信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未见到染色阳性的斑块。结论MR显微成像技术检测老年斑的沉积是可行的,且可用来特异性地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相似文献   
87.
富含血管的听神经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富含血管的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复习20年(1975—1995)手术治疗单侧听神经瘤90例,其中4例为富含血管的听神经瘤(HAT),与86例非富含血管的听神经瘤(NHAT),做回顾性分析,据临床表现、放射学检查、手术所见做比较。结果HAT较NHAT年轻(28±10与54±17岁)(P〈0.01),MRI显示HAT为实质性,无肿瘤囊变,多数较NHAT为大(P〈0.05);MRI示HAT有多个代表较大引流静脉的流空效应;经皮股动脉、椎动脉造影显示HAT有广泛的肿瘤着色及早期引流静脉的充盈,并证实由椎基动脉供血。过去文献报道认为以分期手术为宜。作者在控制性低血压麻醉下,成功地完成了4例HAT的切除术,未输血,术后无明显伤残。结论HAT是一种实质性大型肿瘤,出现于青年期,血管造影能够提供特征性发现。MRI能显示肿瘤表面的流空效应而确诊。采用控制性低血压麻醉有望能一期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88.
可吸收螺钉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应用选择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有关问题,探讨可吸收螺钉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聚-DL-乳酸(poly-DL-lacticacid,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组94例,男53例,女41例;平均40.5岁,平均随访时间32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90例,男47例,女43例;平均38.5岁,平均随访时间30周。2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比较术后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周时膝关节屈曲角度、与健侧相比关节活动丧失角度,2组手术时间,一次性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等问题。[结果]通过随访,可吸收螺钉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0±2.0)周,术后8周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为115°±10°、与健侧相比关节活动丧失10°±6.8°,手术时间平均60 min,无1例并发症;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临床愈合时间(12±2.0)周,术后8周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105°±8°、与健侧相比关节活动丧失15°±6°,手术时间平均55 min、一次住院费用平均9 430±1 000元,其中6例克氏针滑出并针眼感染、2例克氏针钢丝断裂、3例再次手术见张力带钢丝松动骨折移位愈合、1例髌骨骨质受损行石膏托固定。[结论]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相比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法,具有髌骨周围软组织刺激症状少、内固定更稳定的优点。临床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关节功能恢复更理想,病程中住院费用低,无并发症,且无需2次取出内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探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90.
25例垂体ACTH腺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和探讨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微腺瘤(直径≤10 mm)患者以Cushing综合症征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大腺瘤(直径>10 mm)患者则以压迫症状为主。有无Cushing综合征的表现和腺瘤的直径呈负相关(P<0.05)。本组25例垂体ACTH腺瘤中21例具有侵袭性。垂体ACTH腺瘤患者主要以育后女性为主。该病首次经蝶手术后近期疗效显著。结论垂体ACTH大腺瘤以压迫症状为主,微腺瘤则以Cushing综合征表现为主。该肿瘤大多数具有侵袭性倾向,育后女性是高危人群。经蝶显微手术是垂体ACTH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