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4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定量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14-3-3η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0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36例RA患者(RA组)、65例非RA关节病变患者(疾病对照组)及同期36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14-3-3η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imer)水平,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以上指标在不同组间的表达差异以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14-3-3η水平将RA组分为14-3-3η阳性组与14-3-3η阴性组,阳性组66例,阴性组70例。RA组血清14-3-3η水平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U=40.5、0.0,均P<0.000 1);14-3-3η阳性组14-3-3η蛋白与DAS28-CRP评分(DAS28-CRP)、RF呈正相关(r=0.259 8,P<0.05;r=0.248 0,P<0.05);与红细胞沉降率(ESR)、D-Dimer呈负相关(r=-0.235 4,P<0.05;r=-0.253 6,P<0.05.);14-3-3η阳性组RF与anti-CCP的表达均显著高于14-3-3η阴性组(U=758,P=0.000;U=528,P=0.006)。结论:血清14-3-3η蛋白在部分RA患者血清中呈高浓度,且与RF水平以及临床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改良24 h尿游离皮质醇(urinary free cortisol,UFC)的萃取方法,分析标本留置时间、蛋白尿及潜血尿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的23例不同结果的24 hUFC标本,其中8例低值、8例中值、7例高值。采用二甲氯烷萃取-化学发光法检测UFC。在萃取步骤中用恒速回旋振荡(改良法)替代触碰式涡旋振荡(原方法);改良后设置不同标本留置时间,配制蛋白及潜血尿,检测UFC,分析这些干扰因素对检测的影响。结果:改良法与原方法对比,效率更高且萃取成功率提升至10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且相关系数R2=0.998 9,改良法能提升检测精密度[变异系数(CV)<25%]与准确度(>80%);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2=0.992 2。尿标本不同留置时间对结果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尿蛋白及潜血干扰实验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85%及89.85%,但尿血红蛋白(Hb)达4 mg/L时会导致UFC检测误差大于该项目的实验允许总误差(TEA,25%)。结论:恒速回旋振荡萃取可替代触碰式涡旋振荡萃取法,可提高工作效率且不影响检测结果。标本留置时间、蛋白尿对检测结果影响不大,但尿潜血会使检测值偏低。  相似文献   
63.
目的用经典物理学的理论研究MRI中扩散类型及其测量。方法将经典物理学的扩散理论应用到MRI。结果MRI中的扩散现象分为自由扩散、受限扩散、各向异性扩散三种类型。采用扩散系数的测量可获得相应扩散图像。结论各种类型的扩散系数都可利用经典物理学的方法测量得到:  相似文献   
64.
尿8—羟—2‘—脱氧鸟苷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电化学法测定人尿中 8 羟 2′ 脱氧鸟苷 (OH8dG)浓度 ,并探讨其与癌症的关系。方法 尿液依次通过阳、阴离子交换层析后 ,采用HPLC ECD检测其中的OH8dG浓度。结果 该法线性范围为 1~ 10 0μg/L ,最低检出限为 1μg/L ,癌症患者尿中排出的OH8dG明显高于健康成年人 (P <0 .0 1)。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 ,尿液中OH8dG的浓度与恶性肿瘤呈正相关 ,为肿瘤研究提供一条全新途径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各种MRI检查方法在早期脑缺血动物模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模型.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超顺磁氧化铁(SPIO)灌注T2WI和常规MRI检查,在不同时间点对模型进行观察.结果DWI在脑缺血的30~90 min可显示高信号区,但缺血范围显示不清;SPIO灌注T2WI在缺血1 h时可显示脑血流低灌注区,无法观察病理改变;T2WI上高信号在脑缺血后6~12 h,可确切观察缺血范围;T1WI无异常发现.结论早期脑缺血的MRI诊断应综合应用不同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浆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与前列腺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ELISA技术检测38例前列腺癌及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浆中HGF的表达。结果: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HGF染色集中在间质的成纤维细胞及其周围。前列腺癌组织中HGF表达阳性率为78.95%,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43.33%)(P<0.01)。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相似,ELISA检测发现,前列腺癌患者血浆中HGF浓度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1)。Gleason评分大于7的癌组织及血浆中HGF表达高于Gleason评分小于7的癌组织(P<0.05);与T1/T2期肿瘤相比较,T3/T4期肿瘤组织及血浆中HGF表达增高,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HGF表达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且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和Gleason评分相关。HGF可能是前列腺癌诊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7.
食物不耐受及其IgG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 《医学综述》2011,17(14):2158-2160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它使机体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此抗体与食物分子形成免疫复合物,可引起相应组织发生炎性反应,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食物不耐受因其症状隐匿且无特异性,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为判断不耐受食物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根据IgG抗体检测结果,忌食或少食不耐受食物,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控制及预防疾病,为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化学修饰类型和含量,探讨其在RA早期诊断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9名RA患者[早期(<1年)16例,中晚期(>2年)23例]、20名骨性关节炎(OA)患者及2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TTR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血清TTR分子聚合体比例;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鉴定血清中TTR蛋白的化学修饰类型和比例。结果 RA早期患者血清TTR含量为(502.46±109.25)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4.98±118.52)mg/L](P<0.05);RA中晚期患者[(440.67±94.15)mg/L]也有增高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3);OA组TTR含量为(363.91±106.41)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血清TTR化学修饰有4种蛋白峰:质荷比(m/z)13 749.86±1.48、m/z 13 829.63±2.76、m/z 13 870.70±2.70、m/z 13 927±5.7...  相似文献   
69.
目的以N-(2-羟基-3-磺丙基)-3,5-二甲氧基苯胺钠盐(HDAOS)为新色原物,建立新的葡萄糖氧化酶(GOD)法检测血清葡萄糖。方法用HDAOS代替4-氯酚生成蓝色醌亚胺,测定波长为600 nm。采用本法、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酚(GOD-PAP)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脂血、溶血、黄疸及外观正常的血清各24份并比较结果,同时对本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在测定外观正常血清时,3种方法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测定脂血、溶血、黄疸血清时,本法葡萄糖测定结果与GOD-PAP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PLC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法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均<3.0%;与HPLC法呈良好相关性(r2=0.995 8);在5 min内均可达到反应终点;线性范围为0.20~28.00 mmol/L;血红蛋白<2.0 g/L、乳糜<2.2%、总胆红素<200μmol/L对本法的干扰误差<3%;参考范围为4.10~6.20 mmol/L(男)、4.04~6.15 mmol/L(女);最大吸收波长为595 nm。结论以HDAOS代替4-氯酚生成蓝色醌亚胺,能通过降低脂血、溶血、黄疸光谱吸收的方法消除脂血、溶血和黄疸的干扰,提高GOD法测定葡萄糖的准确性,其使用方法与原有GOD终点法相同。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己糖激酶(HK)法和葡萄糖氧化酶(GOD)法测定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验结果的差异及原因。方法将进行OGTT的患者分为3组,A组:将75 g葡萄糖溶于300 mL温开水中,令受检者一次服下;B组:口服150 mL 0.5 g/mL葡萄糖注射液,令受检者一次服下;C组:将75 g葡萄糖溶于300 mL温开水中,放置过夜,令受检者一次服下。3组分别于空腹及服后30、60、120、180 min采血分离血清,用HK和GOD法分别测定各时段血糖;比较2种方法血糖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 B组和C组各时段血糖结果HK法和GOD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空腹血糖2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30、60、120、180 min时2种方法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GOD法对β-D型葡萄糖高度特异,实验室如采用GOD法测定OGTT时,应注意α型葡萄糖影响造成的OGTT曲线偏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