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外剥内剪切结扎术治疗多发混合痔9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合理的治疗多发混合痔的手术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1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外剥内剪切结扎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切内扎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疗程。结果:治疗组疗程平均为16.68天,对照组为24.63天。术后并发症第1天总评分:治疗组2.78±1.46,对照组6.5±1.62(P<0.01);第5天总评分:治疗组1.28±1.11,对照组5.32±1.22(P<0.01)。结论:外剥内剪切结扎术操作简单,较传统外切内扎术疗程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5-17MHz高频线阵超声与5~9MHz直肠腔内超声相结合的方法,对经超声诊断的108例肛瘘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相对照。结果声像图表现分4种类型,超声对肛瘘诊断的定位准确率为88.9%(96/108)。结论超声能清晰显示肛瘘内口的位置,便于判断瘘管的走向,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很高实用价值,是一种很好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早期无体征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超声发现的乳腺无体征肿块患者69例88个病灶,协助临床术前定位及术中实时引导下切除,并进行病理诊断。分析总结这些病灶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和后方衰减等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血流信号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88个病灶中,手术病理确诊乳腺癌4个,占总数的4.5%(4/88),不典型增生7个,约占总数的8.0%(7/88)。超声诊断无体征乳腺癌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71%。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无体征病灶的术前定位和术中实时检查方法简便、安全无创、可重复,在无体征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的患者,分析其冠脉再通率、自主循环恢复率、急性期死亡率、出院生存率、重要脏器出血的发生率、脑复苏的成功率等。结果: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肺复苏后的患者,在排除急性心包填塞、胸腹腔出血、继发性颅内出血后给予及时溶栓开通冠脉,能提高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出院生存率、降低急性期死亡率,重要脏器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提高;对于发病年龄较轻、心肺复苏时间10 min的患者,脑复苏的成功率较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5.
上海市闵行区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闵行区结核病患者管理质量和效果, 为进一步落实结核病化疗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新登记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37份(户籍人口140人,流动人口297人)。结果患者治疗期间,社区医生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定期访视、多方位指导,患者多数愿意接受医生的定期督导,但认为DOT管理没有必要;患者对各条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好,但全部知晓率较低,户籍患者与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之间督导意愿及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区二级医院首次就诊的病人占43.3%,在结防机构的首次就诊仅占10.3%;有38.2%的病人就诊延迟,且有23.6%的病人存在确诊延迟;患者成功治疗率为92.2%,流动人口患者高于户籍患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闵行区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是成功的,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成功治疗率,但应加强公众结核病知识宣传,引导疑似肺结核病人和可疑症状者到结防机构就诊,提高归口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率变异性(HRV)变化,评估PCI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适合PCI的患者32例,其中心绞痛组20例,心肌梗死组12例,于PCI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测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结果: PCI术后1个月HRV中24 h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和高频均较术前改善(P<0.05),而术后6个月HRV除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P>0.05)外,其余指标均进一步改善(P<0.01)。结论: PCI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可能与PCI改善了患者心肌缺血及纠正神经体液因子对窦房结功能、心室肌功能的调控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康妇特栓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来本院门诊就诊的单纯性VVC患者12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康妇特栓每晚塞阴道1次,1次1粒,连续6d;B组:康妇特栓每天塞阴道2次,早晚各1次,1次1粒,连续3d。于停药后3~7d及月经干净后3d内进行随访,对两组病人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B两组治疗VV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及96.23%,痊愈率分别为71.43%及67.92%。两组间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首次用药至自我感觉症状明显缓解的时间≤2d者B组占77.36%,A组占67.86%,B组起效较A组快,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康妇特栓两种方法治疗VVC疗效及不良反应无差异。康妇特栓是一个安全有效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悬吊绑缚动脉结扎切除闭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痔切除缝合治疗,治疗组采用悬吊绑缚动脉结扎切除闭合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尿潴留、出血)、肛门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情况。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152例,其中治疗组74例、对照组78例。②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创面愈合时、术后6个月与手术前组内比较,两组肛门功能评分降低(P0.05);组间各观察时间点比较,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绑缚动脉结扎切除闭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安全、有效、经济,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青春发育与女性甲状腺形态及功能状况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不同青春发育分期对女性甲状腺形态及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11月,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上海市闵行区、江苏省海门市、浙江省玉环市、浙江省德清县各选定1所初中,将4所初中所有初一年级女生共491名纳入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体格检查以及尿碘、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采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PDS)评价青春发育分期;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青春发育分期对甲状腺容积及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不同青春发育阶段女性的甲状腺状况存在差异。甲状腺容积大小、结节检出率及FT4水平均表现为青春期前期 < 青春发动期 < 青春期后期(P<0.05);TT3及FT3水平表现为青春期前期 > 青春发动期 > 青春期后期(P<0.001);TSH及TT4水平不受青春发育分期的影响(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一致,青春发育与TT3和FT3水平呈负相关。PDS总分每增加1分,TT3和FT3水平在模型1中分别减少0.067 nmol/L和0.170 nmol/L,在模型2中分别减少0.065 nmol/L和0.162 nmol/L;相较于青春期前期者,青春期后期者具有较低的TT3和FT3水平(模型1:OR=0.337,95% CI:0.173~0.658;OR=0.283,95% CI:0.144~0.557;模型2:OR=0.306,95% CI:0.155~0.605;OR=0.263,95% CI:0.132~0.524)。结论 青春发育与女性甲状腺形态及功能状况存在关联。青春发育越成熟,甲状腺容积越大,结节越易发生,TT3及FT3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10.
Cardiologists and emergency-wards physicians are used to check natriuretic peptides serum level, mainly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for acute cardiac failure diagnosis. Due to their accumula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their elimination by dialysis, natriuretic peptides sampling remains debatable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In dialysis patients, high natriuretic peptides values are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cardiac failure. However, a single value cannot provide a reliable diagnosis. Our clinical practice is as follows: First, we prefer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to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ecause of its shorter half-life, with less impact of renal function and dialysis, making its interpretation easier in case of advance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or in dialysis patients; second, we define a reference valu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t dry weight from serial measurements; third, the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hanges are interpreted according to extracellular fluid and cardiac status, but also from the arteriovenous fistula blood flow. In stable dialysis patients,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s sampled monthly and weekly in unstable patients. We illustrate our experience using clinical cases of overhydration, new cardiac disease onset, hypovolemia and arteriovenous fistula with high blood flow. Longitudinal follow-up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s an important advance in dialysis patients in order to detect and treat extracellular fluid variations and cardiac disease status early, both importa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ard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