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9篇
  免费   1298篇
  国内免费   1103篇
耳鼻咽喉   281篇
儿科学   193篇
妇产科学   267篇
基础医学   1540篇
口腔科学   549篇
临床医学   2554篇
内科学   1590篇
皮肤病学   97篇
神经病学   978篇
特种医学   4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341篇
综合类   335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233篇
眼科学   651篇
药学   1680篇
  10篇
中国医学   475篇
肿瘤学   95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473篇
  2022年   793篇
  2021年   961篇
  2020年   937篇
  2019年   557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695篇
  2014年   1283篇
  2013年   1155篇
  2012年   1584篇
  2011年   1658篇
  2010年   1224篇
  2009年   809篇
  2008年   869篇
  2007年   914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大蒜液对副溶血弧菌的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观察大蒜液对副溶血弧菌的杀灭作用及温度、pH、有机物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大蒜液对副溶血弧菌作用30 min,杀灭率为100%;大蒜液室温存放时间<4 h对其杀菌率无影响(P>0.05)、存放>8 h杀菌率明显下降;杀菌作用随温度升高、pH降低而增强,因有机物存在而明显减弱。结论大蒜液可杀灭悬液中副溶血弧菌,杀菌效果受大蒜液存放时间、悬液温度、pH、有机物存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Caspase-1和NF-κb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氨基胍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它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组为糖尿病未治疗组(DM)和氨基胍治疗组(AG),其下又各设1月、3月、6月亚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1和NF-κb蛋白的表达,及氨基胍对两者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大鼠和DM1组视网膜无Caspase-1蛋白的表达,DM3组主要见于神经节细胞层;DM6组表达扩展到内核层和外核层。正常大鼠和DM1月组视网膜内外核层弱表达NF-κb。DM3表达波及神经节细胞层,DM6中NF-κb蛋白表达几乎遍及整个视网膜层。氨基胍治疗组中,Caspase-1和NF-κb的表达均有下降,其中AG3组与DM3组,AG6组与DM6组两者表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上Caspase-1和NF-κb的表达上调了,两者可能均参与了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导致了神经细胞的凋亡。氨基胍可通过抑制Caspase-1和NF-κb蛋白在视网膜上的表达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海洋真菌Aspergillussp.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利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对海洋真菌Aspergillussp.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与结论从该真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二肽类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苯甲基-6-异丙基哌嗪-2,5-二酮(1)、3-苯甲基-6-异丁基哌嗪-2,5-二酮(2)、3-苯甲基-6-另丁基哌嗪-2,5-二酮(3)、3,6-二苯甲基哌嗪-2,5-二酮(4)、3-异丁基-6-异丙基哌嗪-2,5-二酮(5)、3-另丁基-6-异丁基哌嗪-2,5-二酮(6)、3-另丁基-6-异丙基哌嗪-2,5-二酮(7)、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8)。这些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真菌代谢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4.
黄芪对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凋亡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astragalusmenbranaceus,AM)对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并分离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ordbloodmononuclearcells,CBMC),分别经(phytohemagglutinin,PHA)、PHA+IL-6和PHA+AM刺激培养48h,采用丫啶橙-溴化乙锭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CD38+和CD25+细胞百分率,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IL-6水平。结果(1)PHA+AM、PHA+IL-6和单纯PHA组细胞凋亡率(x±s)分别为(16.5±3.5)%、(16.9±4.0)%和(32.4±2.8)%,PHA+AM和PHA+IL-6组均明显低于单纯PHA组(q=25.16,24.54;P<0.01),而前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62,P>0.05);(2)PHA+AM、PHA+IL-6和单纯PHA组CD38+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8±1.8)%、(9.9±0.6)%和(22.3±1.5)%,PHA+AM和PHA+IL6组明显低于单纯PHA组(q=48.95,48.42;P<0.01),但前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3,P>0.05);PHA+AM、PHA+IL-6和单纯PHA组CD25+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3.2±2.4)%、(82.1±3.0)%和(65.8±4.9)%,PHA+AM和PHA+IL-6组明显高于单纯PHA组(q=26.60,24.86;P<0.01),而前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74,P>0.05);CBMC中CD38+细胞百分率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68,P<0.01),而CD25+细胞百分率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65,P<0.01);(3)PHA+AM组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253.0±30.8)ng/L]明显高于单纯PHA组[(37.9±12.2)ng/L](t=6.50,P<0.01),CBMC凋亡率与培养上清液中IL-6浓度呈负相关(r=-0.75,P<0.01)。结论黄芪能明显抑制CBMC体外经PHA激活后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CBMC中胸腺细胞向T淋巴细胞分化、增强脐血淋巴细胞活化和增加IL-6产生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颈静脉封堵婴儿房间隔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右侧颈静脉行房间隔缺损封堵的13例1岁以内房间隔缺损患儿,评价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婴儿均封堵成功,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准确引导输送轨道的建立,手术时间(27.2±15.1)min。全部患儿封堵器形态满意、位置固定,无新发心律失常、溶血、栓塞、感染、气胸、血胸及心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右侧颈静脉封堵婴儿房间隔缺损方法可行,可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低年龄、低体重患儿介入血管并发症,同时可避免潜在的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996.
新时期社区卫生服务与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时期社区卫生服务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补充作用。方法运用全科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结合国家现阶段的任务讨论社区卫生服务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结果社区卫生服务具有激发和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结论坚持发挥社会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释放其推动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彰显社区卫生工作的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997.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内干预(PCI)后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患者,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再通后即刻行SPECT检查,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波立维、硝酸甘油等);GSH组患者(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SH静滴(血运重建即刻静滴GSH2400mg,2h内滴完,1次/d,持续15d),15d后复查SPECT。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肌灌注缺损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SH对AMI急诊PCI后再灌注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Apo2.7抗体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和37例健康人的 外周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后,分别采用Apo2.7抗体原位检测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肝癌病人Apo2.7抗体原位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为(12.4±1.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为(12.1± 0.7)%,2种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t=1.43,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po2.7抗体原位检测法可替代流式细胞仪用于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原发性肝癌病人淋巴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维生素E(VE)补充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抗DNA氧化损伤能力以及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VE1、VE2及VE3三个VE补充组,各组VE摄入量分别为每天7.5、50、200和750IUkgbw,实验期为8周。实验结束后无痛处死动物并留取全血,分别测定血浆VE和MDA含量,分析红细胞膜GSHPx活性、红细胞膜流动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及DNA氧化损伤。结果3个干预组血浆V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50IUkgbw·dVE(VE1)组血浆MDA含量为(2.29±0.55)nmolml,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5),红细胞膜GSHPx活性为(367.17±129.86)Umgprot,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与对照、VE2、VE3组相比,VE1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61.86%、199.23%、412.97%(P<0.05),10μmolL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程度显著降低(P<0.05);VE1组红细胞膜P、η值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0.05),即该组膜流动性显著提高。结论本实验揭示VE能明显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提高淋巴细胞DNA抗氧化能力及增殖活性的有效补充剂量为50IUkgbw·d;补充剂量过大时未观察到类似作用,甚至显示细胞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妊高征患者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AM、CGRP浓度。结果:①妊高征患者血浆AM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CGRP浓度则明显下降(P<0.05),妊高征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妊高征患者血浆AM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CGRP与MAP则呈负相关(r=-0.54,P<0.05);③妊高征患者血浆AM浓度与CGRP浓度呈负相关(r=-0.65,P<0.05)。结论:AM、CGRP共同参与妊高征的病理生理过程,联合检测其血浆浓度可以作为监测PIH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