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8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47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16篇
内科学   75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3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53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101.
102.
103.
目的克隆、表达和纯化人朊蛋白相关Shadoo(SHO)蛋白并制备抗Shadoo的多克隆抗体。方法提取仓鼠各组织的mRNA,分析SHO基因在仓鼠各组织中转录水平的差异;提取人DNA,PCR方法获得人SHO基因,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人SHO蛋白并纯化;以纯化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与重组及内源性SHO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SHO基因在仓鼠各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差异很大,脑组织转录水平高。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了分子质量单位为37 ku的人SHO融合蛋白,制备的SHO蛋白抗体可与重组的SHO蛋白反应,可识别内源性的SHO。结论成功表达纯化人SHO融合蛋白并制备了抗SHO抗体,为研究SHO和正常朊蛋白之间的关系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我国脑膜炎奈瑟菌(Nm)菌株的nalP基因分布特征,为其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对187株分离自我国的Nm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利用菌株全基因组框架图获得nalP基因及其两侧序列,对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及聚类分析。 结果 178株Nm携带nalP基因;Nm中nalP基因与淋病奈瑟菌(Ng)中nalP基因的同源性为95% ~ 96%,但系统进化分析明显分为两支,两侧间隔区同源性>85%。9株无nalP基因菌株中6株为?nalP2型,新发现3种排布方式。C群患者和健康携带者来源phase on菌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Nm中nalP基因可能由Ng获得后各自独立进化,无nalP基因菌株可能是nalP基因丢失,能够表达NalP的C群患者来源菌株可能缺失NalP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检测巴尔通体菌株对10类19种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s),分析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和耐药监测提供实验和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E试验法,检测巴尔通体属11种、35株菌株对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等19种抗生素的MICs。将培养的巴尔通体菌制成McFarland(MCF)2.0浊度的菌悬液,均匀涂布于含5%去纤维羊血的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上,置5% CO2的37℃培养箱培养。培养5~7 d后判读MICs。结果 35株巴尔通体菌在体外对强力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仙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MICs 0.016 mg/L;34株对利福平敏感,MICs 0.002 mg/L;对克林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和磺胺类5种抗生素不敏感,MICs较高。结论 绝大多数巴尔通体菌对强力霉素等14种抗生素敏感,但也对克林霉素等5种抗生素不敏感,在对巴尔通体病进行治疗时要注意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06.
阳波  张静  刘凤凤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2018,33(5):407-412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伤寒、副伤寒法定报告病例数,了解全国及高发省份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为防控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网络直报系统中2015-2016年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数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全国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22 536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3/10万,较2014年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下降18.63%。监测点共对14 465份血样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菌株289株,阳性分离率为2.00%,伤寒与副伤寒之比为1.21:1。病例均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在校学生,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均以0~4岁组儿童最高(分别为1.70/10万和0.80/10万)。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浙江、湖南和新疆为疫情高发省份,非监测点病例数上升。结论 2015-2016年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10岁儿童是防控重点人群,伤寒菌成为优势菌型,应加强非监测点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评估2018年6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和既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预计6月全国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5月有所下降,事件类别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事件为主。手足口病仍将处于高发季节。食物中毒事件将会增多,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将明显增加。登革热仍有可能出现境外输入病例,云南、广东等高风险地区存在出现本地病例的可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处于低发期,但国内和国际旅行相关暴发风险持续存在。炭疽报告病例数会继续上升。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以及印度尼帕病毒病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低。结论 2018年6月我国大陆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将有所下降;需重点关注手足口病、食物中毒可能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一般关注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炭疽、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印度尼帕病毒病相关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8.
We identified a cluster of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carbapenemase gene-positive,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P-CRAB) at a teaching hospital in Kansas City.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CRAB was identified from eight patients and 3% of environmental cultures. We used patient cohorting and targeted environmental disinfection to stop transmission.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measures, no additional cases we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09.
Using a 1989 baseline study, we surveyed 1,004 US consumers in 2019 on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HAI) risk and prevention. Awareness of HAI risk remains unchanged (62% vs 65%) but belief HAIs are preventable dropped (83% vs 28%). Medical professionals and the internet are top information sources.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