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建立大鼠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模型,探讨骨折愈合程度与X射线、骨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相互关系,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7在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研所完成。实验动物:选择雌性SPF级8个月龄SD大鼠54只。实验分组: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2组: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每组27只。实验干预:骨质疏松组经双背侧手术切除卵巢,对照组行伪手术。术后3个月,所有动物麻醉下,采用L5椎体手术开窗刮除术区内松质骨方法建立人工椎体骨折模型。实验评估:于术后1,2,4,6,8,12周观察两组大鼠腰椎影像学、骨组织切片组织学与受累椎体力学性能。结果:54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影像学观察:术后两组X射线片示L5椎体有一骨折缺损透光区。对照组在术后6周时原透光区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差别,而骨质疏松组原透光区仍清晰可见,于8周时无明显差别。②组织学观察:两组软骨细胞在骨愈合1周时出现,形成软骨岛,但骨质疏松组软骨细胞每高倍视野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另外,软骨细胞改建成成熟骨细胞,骨小梁形成数量,胶原纤维排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③力学性能:在骨质愈合6~12周,L5椎体的最大载荷、弹性模量、最大应力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SD大鼠模型,符合动物模型标准,可用于研究新骨形成与正常骨质结构关系,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愈合机制,并证明骨质疏松性松质骨骨折修复过程中,骨折愈合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62.
冷冻干燥保存血小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冷冻干燥保存血小板的方法,以获得可长期冻干保存的血小板制品,使之能在常温条件下保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便于长距离运输,能够满足突发事件和战伤救治的需要。在冷冻干燥保存过程中添加血小板可逆性激活抑制剂、DMSO和海藻糖等低温保护剂,进行预处理、冷冻、一级干燥、二级干燥,再水化,并同时测定血小板回收率,凝血酶聚集反应,促凝血功能,CD62p表达率和PAC-1表达率等。结果表明:血小板回收率为56.29%,其对凝血酶的聚集反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ADP和丙基没食子酸诱导的聚集反应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9.34%和26.25%,促凝血功能与对照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冻干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为42.36%,PAC-1表达率为2.12%,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为50.88%,PAC-1再表达率为54.55%。结论:添加血小板可逆性激活抑制剂,海藻糖和DMSO后的冻干血小板,其聚集活性和促凝血功能与新鲜血小板无明显差异,血小板可逆性激活抑制剂降低了冻干血小板的CD62p表达,增强了冻干血小板的生存能力,因而延长了其生存时间,因此可以该冻干方法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冻干保存血小板的效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NIP-PV治疗效果。方法对高海拔地区慢性肺心病(HACCP)缓解期患者40例(A组)和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并OSAHS患者32例(B组)作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氧饱和度(MSaO2)、平均最低氧饱和度(MmSaO2)、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右心室流出道(RVOT)检测;并对B组进行了夜间持续气道正压无创通气(NIPPV)治疗3周,治疗后重复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mPAP和RVOT。结果B组FEV1%、FEV1/FVC、PaO2、睡眠MSaO2和MmSaO2[分别为(35.2±4.4)%、(42.5±5.4)%、(39.7±4.7)mmHg、(64.0±5.7)%、(51.3±6.1)%]显著低于A组[分别为(44.1±5.6)%、(50.3±6.7)%、(48.2±5.5)mmHg、(73.6±6.2)%、(65.5±6.0)%,均P0.01],而PaCO2、mPAP、RVOT、AHI[分别为(55.9±7.1)mmHg、(46.2±5.5)mmHg、(40.2±4.2)mm、(46.2±11.2)次/h,]显著高于A组[分别为(46.7±5.4)mmHg、(34.4±4.2)mmHg、(34.1±3.5)mm、(4.5±0.9)次/h,均P0.01]。B组AHI与FEV1%、FEV1/FVC、PaO2、睡眠MSaO2、MmSaO2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0.621、-0.633、-0.754、-0.724、-0.719,均P0.01),与PaCO2、mPAP、RVOT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622、0.848、0.784,均P0.01)。B组夜间NIPPV治疗后,FEV1%、FEV1/FVC、PaO2[分别为(39.0±5.8)%、(46.7±6.8)%、(45.2±5.1)mmHg]显著升高(P0.01或P0.05),PaCO2、mPAP、RVOT[分别为(48.3±6.7)mmHg、(38.4±5.7)mmHg、(33.5±3.8)mm]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高海拔地区慢性肺心病并OSAHS患者的心肺功能受损较单纯肺心病严重,AHI次数越多心肺功能损害越严重。夜间NIPPV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其心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大鼠粘连性肠梗阻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病理的影响,为深入探讨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3,5,7天,共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处死大鼠取肠组织匀浆,测定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取粘连肠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组织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剂量组、茴香枳术汤中剂量组和茴香枳术汤高剂量组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组织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病理显示肠粘连逐渐松解。结论:茴香枳术汤具有良好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肠组织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5.
陆铃  李菊  刘鲁川 《四川医学》2010,31(12):1745-1747
目的观察Nd∶YAG激光照射狗牙活髓切断术后断面的牙髓组织变化,了解Nd∶YAG激光照射条件与牙髓反应的关系。方法动物的牙分成四组,每组3颗牙。一组为对照,另三组切髓后激光照射断面,条件分别为1W、2W、3W的输出能量,时间均为5s,各组均用Dycal盖髓剂盖髓。分别于3、7、21d处死动物,组织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接受2W输出能量激光照射的牙,术后早期,创伤牙髓的愈合优于对照组;术后21d有程度不同的牙本质桥形成,根部牙髓无明显异常,组织学疗效评价均成功。大能量Nd∶YAG激光用于切髓术有较强的损伤作用。结论适当剂量的Nd∶YAG激光照射具有一定的促进创伤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66.
周文军  张诚  刘毅  刘萍  马明  张绪生  张世范 《医学争鸣》2009,(14):1274-1277
目的:探讨高原大鼠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氧化应激反应对肠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132只分为兰州组(15171m)和高原组(3840m),兰州组包括兰州即时复苏组(LIFR,n=30)、兰州延迟复苏组(LDFR,n=30)、假伤组(LCG,n=6),高原组包括高原即时复苏组(HIFR,n=30)、高原延迟复苏组(HDFR,n=30)、假伤组(HCG,n=30)。大鼠背部30%TBSA(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后,立即或伤后6h液体复苏。观察伤后肠黏膜中丙二醛(MDA)和总巯基(TSH)变化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变化。结果:高原地区MDA和TSH变化较兰州地区明显,免疫组化观察到伤后肠上皮Bax阳性细胞较兰州地区增多;HDFR组肠上皮Bax阳性表达早于LDFR组且更严重;MDA变化与肠上皮细胞Bax阳性表达成正相关(立即复苏组r=0.939,P〈0.01;延迟复苏组r=0.938,P〈0.05);TSH变化与肠上皮细胞Bax阳性表达成负相关(立即复苏组r=-0.949,P〈0.01;延迟复苏组r=-0.934,P〈0.01).Bcl-2基因表达高原地区均为阴性结果,兰州地区伤后6,12h为阴性表达,其他情况为弱阳性表达.结论:高原大鼠烧伤延迟复苏后肠上皮细胞的严重氧化应激反应及Bax基因表达,可能是其凋亡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7.
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朋波 《中国骨伤》2009,22(10):747-749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X线、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30例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征象典型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资料。男83例,女47例;年龄27~75岁,平均43.5岁。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23例行X线检查,57例行MRI扫描。结果:腰椎管狭窄位于L3,4水平25例,L4,5水平48例,L5S1水平57例。CT显示椎体后缘、椎板、下关节突骨质增生46例,椎板上下关节突肥大7例,黄韧带钙化、骨化13例,椎体向前滑脱5例,侧隐窝狭窄24例,椎间孔狭窄35例。MRI显示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23例,黄韧带对称性肥厚18例,广泛多节段增生肥厚9例,局限性黄韧带肥厚7例。结论: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最常见原因是退变。传统X线检查有很大的局限性,CT和MRI具有多方位成像和分辨率高的优点,但在韧带骨化上MRI难于显示,而CT能很好的显示韧带钙化与骨化及骨质改变,腰椎管狭窄症检查应该首选CT。  相似文献   
68.
A total of 82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Group 1) and 50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other genital diseases (Group 2) were collected in Gansu, China. All 132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HPV DNA with a typing kit that can detect 21 types of HPV, and also tested for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HPV‐16, ‐18, ‐58, ‐45, ‐6, and ‐11 using pseudovirus‐based neutralization assay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28% (23/82) of sera in Group 1 were positive for type‐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with a titer range of 160–640, of which 23.2% (19/82), 2.4% (2/82), 2.4% (2/82), 1.2% (1/82), and 1.2% (1/82) were against HPV‐16, ‐58, ‐6, ‐18, and ‐45, respectively. Only one serum (2%) in Group 2 was positive for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which were against HPV‐6 with a titer of 2,560. Overall, 85.4% (70/82) of samples in Group 1 were HPV DNA‐positive, compared with 28% (14/50) of samples in Group 2. The seven most common types detected in Group 1 were HPV‐16 (80%), HPV‐52 (7.1%), HPV‐66 and HPV‐11 (5.7% each), and HPV‐58, HPV‐18, and HPV‐33 (4.3% each), while the four most common types in Group 2 were HPV‐16 (12%), HPV‐52 and HPV‐11 (6% each), and HPV‐68 (4%). The concordance between HPV DNA and corresponding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was 32.9% (27/82)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05). More specifically, the concordance was 42.7% (35/82) for HPV‐16 in Group 1. The full‐length sequences of six HPV types (HPV‐16, ‐58, ‐33, ‐59, ‐11, and ‐68) were determined and showed 99% identities with their reported genomes. J. Med. Virol. 81:693–702, 2009 © 2009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69.
背景:肿瘤干细胞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EpCAMhigh/CD44+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发现使对肿瘤干细胞形态特征及分布的观察成为可能。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干细胞数量、位置、分布方式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8-03/08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病理科完成。 材料:67例结直肠癌石蜡包埋标本取自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病理2005/2007外检档案。所有标本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患者中男27例,女40例,年龄29~90岁。 方法:根据结直肠癌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EpCAM和CD44,标记石蜡包埋结直肠癌标本中的肿瘤干细胞,应用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定位EpCAM和CD44双阳性细胞,并在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的对应位置上观察其形态特征。 主要观察指标:EpCAM和CD44双阳性细胞的数量、位置、分布方式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 结果:双阳性细胞的数量占肿瘤细胞的0.1%~30.0%,它们沿腺管样结构的基底侧呈局灶状或散在分布;细胞呈卵圆形或立方状,胞浆稀少,胞核大小较一致,均质深染,呈卵圆形或高柱状;且其数量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越低,数量越多。 结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及耐药的根源,观察结直肠癌干细胞的数量、位置、分布方式、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病理参数的关系,可为结直肠癌的病理诊断和分期、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背景:新型超微填料混合型光固化复合树脂及粘结系统具有良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是一种可替代银汞合金的良好牙科修复材料,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各种材料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性研究临床鲜有报道。 目的:探讨抛光对不同光固化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1/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学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择3种临床常用的前后牙通用光固化型复合树脂(Filtek Z250,Spectrum TPH,CHARISMA),每种树脂分别制作10个Ф10 mm×2 mm的圆片。 方法:经光照固化后,均用Sof-lex抛光系统修整、抛光,扫描电镜观察抛光前后的表面形态,并用表面粗糙度仪测定其粗糙度,用SPSS软件包对检测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tudent-Newman-Keuls检验,比较何种树脂抛光性能更优越。 主要观察指标:抛光前后的表面形态和粗糙度。 结果:不同复合树脂经抛光处理后的粗糙度值均增大,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Student-Newman-Keuls进行3种复合树脂之间的两两比较,显示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Filtek Z250组粗糙度无论抛光前后,均较其他两种树脂小。扫描电镜观察Filtek Z250组表面较其他两组均匀、致密,抛光后的划痕较浅而且较少,而CHARISMA组划痕较深而且多。 结论:Filtek Z250与其他两种树脂相比抛光性能较佳,可形成比较平整光滑的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