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89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82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5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改善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情况。方法:女方生育功能正常的男性不育患者66例,口服仙灵骨葆胶囊2~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精液质量并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精子密度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精子存活率和活动率也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明显升高,其中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15%者,由治疗前的25.8%(17/66)增加为57.6%(38/66)(P<0.05),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9%者,由治疗前的53.0%(35/66)下降为25.8%(17/66);7例少精子症者用药前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平均为5.8%,服药4个月后平均为10.9%,与服药前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有5例患者配偶怀孕。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对男性精液质量有改善作用,能明显提高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少精子症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和防护效果。方法:采用鲎试剂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于3个时点动态测定对照组、治疗组和防护组大鼠血浆内毒素(ET)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并观察血压及存活时间。结果:①输注ET后对照组大鼠血压进行性下降(P<0.01);治疗组大鼠输注HDL后其血压虽也降低但下降程度明显弱于对照组(P<0.01);防护组大鼠在输注ET后血压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及防护组大鼠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②3组大鼠血浆ET水平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③治疗组及防护组大鼠血浆TNFα水平于第3时点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人血浆HDL能减轻或抑制内毒素血症大鼠血压下降并明显延长其存活时间,对内毒素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防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NF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基础。方法:(1)成人干颅骨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额隐窝及毗邻骨性解剖结构;(2)成人湿性尸头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引流部位,以量角器、直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相关解剖数据;(3)另选成人湿性尸头标本5例(10侧),模拟经鼻内镜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鼻内镜下观察额隐窝及毗邻结构解剖特征。结果:(1)额隐窝作为额窦引流通道,具有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2)鼻内镜下经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手术可充分暴露额隐窝范围,鼻丘、钩突和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决定了具体的手术方式;(3)筛前动脉距鼻小柱与鼻翼交点(58.0±2.9)mm,与鼻底夹角(51.0±3.9)°,是辨认额窦口及前颅底的重要标志。结论:鼻丘、钩突及筛前动脉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准确辨认额隐窝及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彻底性及避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表面多种细胞信号分子所介导的细胞活化或凋亡信号在RA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154(cD40L)、CD30和凋亡受体CD95(Fas)的表达。结果: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偏移,CD4^+T细胞增加,CD8^+T细胞减少;共刺激分子CD154在CD4^+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均上调,但CD30分子的表达均降低,并以CD4^+T细胞降低更为明显。同时,凋亡受体CD95分子在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RA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多种信号分子表达异常,共同导致了RA患者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Pax-5在淋巴瘤的表达情况及应用价值。方法按2001年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标准收集10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例滤泡型淋巴瘤(FL)、3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1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NLPHL)、10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和10例浆细胞瘤,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同步检测比较BSAP与CD20的表达情况。结果102例DLBCL全部表达CD20,100例表达BSAP,3例FL、3例MALT淋巴瘤和1例NLPHL BSAP和CD20全部阳性表达,10例ALCL、10例浆细胞瘤BSAP和CD20全部阴性表达。BSAP与CD2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SAP/Pax-5是一种新的B细胞标记,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核,抗BSAP抗体在常规外科病理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6.
17.
肾移植受者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Ag-NORs)对肾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用药病情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普通细胞银染技术对32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1,2,3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计算硝酸银染色酸性非组蛋白(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前Ag-NORs的I*S%为(6.31±0.86);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1,2,3周Ag-NORs的I*S%分别为(4.72±0.93),(4.28±1.05),(4.66±1.21).肾移植术后各期与术前Ag-NORs的I*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各期之间Ag-NORs的I*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淋巴细胞核仁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在肾移植及其术后用药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鼻息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对33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的息肉、黏膜和血清标本及1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的黏膜和血清标本进行NO和TNF-α的检测。结果:鼻息肉组的息肉和黏膜中的NO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黏膜,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血清标本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鼻息肉组的息肉和黏膜中NO与TNF-α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一0.411,P<0.05和r=一0.476,P<0.01);息肉和黏膜中的TNF-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08,P<0.01)。结论:鼻息肉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NO及TNF-α的存在,且二者之间存在负反馈关系,提示NO与TNF-α在鼻息肉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查API2-MALT1融合基因多种变异体mRNA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胃和肺MALT淋巴瘤石蜡包埋标本共29例,慢性淋巴结炎5例.采用RT-PCR和巢式PCR相结合检测MALT淋巴瘤中API2-MALT1的mRNA.将29例分为API2-MALT1mRNA表达组及未表达组,了解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差异.结果:MALT淋巴瘤中两种API2-MALT1变异体被检出,总检出率为48.2%,慢性淋巴结炎未检出,与未表达组相比,表达组临床病理分期偏低,细胞增殖活性和淋巴结受累有降低和减轻的趋势,两组间病变范围、浸润深度等特征及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API2-MALT1mRNA的表达可能与MALT淋巴瘤的淋巴结受累、临床病理分期及细胞增殖有关,与MALT淋巴瘤的浸润深度、病变范围及预后等无明显相关:不同的变异体表达与MALT淋巴瘤的发生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及检测宫颈癌细胞株 Caski、 Si Ha细胞内 HPV1 6 (16型人乳头瘤病毒 ) E6 /E7蛋白含量 ,筛选宫颈癌基因治疗研究的合适细胞株。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Caski、 Si Ha宫颈癌细胞株中 HPV1 6 E6 、 HPV1 6E7蛋白含量 (荧光强度值 )。结果 :Caski细胞中 HPV1 6 E6 、 HPV1 6 E7蛋白含量分别为 :2 0 .72± 6 .35、 5 6 .80± 4 .30 ;Si Ha细胞中 HPV1 6 E6 、E7蛋白含量分别为 :1.77± 0 .75、 4 9.2 7± 8.0 6。 2细胞株间 HPV1 6 E7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Caski、Si Ha宫颈癌细胞株中 HPV1 6 E6 、E7蛋白的表达是不平行的。Caski细胞适用于以 HPV1 6 E6 ,HPV1 6 E7蛋白为观察对象的研究 ,Si Ha细胞可用于 HPV1 6 E7蛋白的研究 ,但不适宜用于以 HPV1 6 E6 蛋白为观察对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