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210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 分析广东籍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易感性与补体C4零基因相关性。方法 采用国际参考实验室的方法及计算机凝胶图像光密度分析系统检测45例广东籍汉族SLE患者和78例广东籍汉族正常人的C4同种异型,特别是C4*Q0基因。结果 SLE患者组C4A*Q0(0.2198)和C4B*Q0(0.2198)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4A*Q0(0.0449)和C4B*Q0(0.0577)(Pcorr〈0.0  相似文献   
43.
兔骨髓基质细胞和骨血肿块移植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骨折后骨血肿块和骨髓基质细胞的骨再生潜能,以及骨血肿块和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促进骨折愈合的新途径。方法:在新西兰兔胫骨上制造骨缺损模型,3d后取出骨血肿,并从股骨抽骨髓血分离出骨髓基质细胞,将骨髓基质细胞联合骨血肿块回植到实验组骨缺损区;对照组骨缺损区则单纯行骨血肿块回植。定期拍X线片和取出骨痂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骨缺损处骨痂生成数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骨髓基质细胞联合骨血肿块移植组的骨痂形成数量和骨膜反应明显多于以单纯骨血肿块移植组;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成骨样细胞形成数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有较强的骨再生潜能,骨髓基质细胞和骨血肿块联合移植比单纯骨血肿移植成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4.
冯小成  吴艺 《中外医疗》2010,29(19):10-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葡萄膜炎患者血清IgG、IgA、IgE及C3的影响,以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葡萄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中西医结合组)28例和B组(西医组)28例,于治疗前后将2组人员的血清IgG、IgA、IgE及C3水平进行统计,同时选取28名健康人为C组(对照组),检测其血清IgG、IgA、IgE及C3水平,将3组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治疗前A组与B组的血清IgG、IgE水平均高于C组,血清IgA、C3低于C组,治疗后B组明显高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葡萄膜炎患者血清IgG、IgA、IgE及C3的影响较大,说明了其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检测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VEGF—C、TSP-1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上皮癌50例以及正常卵巢组织20例石蜡标本中VEGF—C、TSP—1表达及MVD。结果卵巢上皮癌中VEGF—C表达及MVD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TSP-1表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EGF—C表达及MVD随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进展而增高(P〈0.05),TSP-1表达随FIGO分期的进展而降低(P〈0.05)。结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EGF—C过表达及TSP-1低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及侵袭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在大鼠肝内的定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极强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但当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到体内后,其分布和定居情况不明,这关系到骨髓基质干细胞是否可以作为靶细胞治疗应用于临床。 目的:探索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经不同途径移植到同种异体大鼠,其定居于肝脏的能力。 设计:析因设计。 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中山大学博士后科研基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通外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器官移植科。 材料:实验于2003—01/2004-12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药理教研室完成。选取清洁级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5组:CCL4+门静脉移植组(6只)、门静脉移植对照组(6只)、CCL4+尾静脉移植组(6只)、尾静脉移植对照组(6只)、混合组(12只)。 方法:①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绿色荧光蛋白进行标记,体外扩增后,以细针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移植量为0.5mL/100g。②CCL4+门静脉移植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3d,每天按20g/L的CCL4 2.5mL/kg体质量灌胃饲养,首次计量加倍,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门静脉移植。门静脉移植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正常饲养,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门静脉移植。CCL4+尾静脉移植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3d,每天按20g/L的CCL4 2.5mL/kg体质量灌胃饲养,首次计量加倍,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尾静脉移植。尾静脉移植对照组:移植前正常饲养,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尾静脉移植。混合组:前4组条件下,各设2只大鼠移植未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另设CCL4喂养3d和正常喂养大鼠各2只,不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③于移植后的第3,7天,通过荧光定量  相似文献   
47.
高血压左室质量指数异常与二尖瓣及其支持结构的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双功能超声心动图采集高血压病Ⅰ、Ⅱ、Ⅲ期患者共480例,并设正常人112例作对照组,对各期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质量指数(LVMI)增加,二尖瓣及其支持结构异常等超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VMI增加:Ⅲ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LVMI增加与MR和MVP发生率分别呈正相关(r=0.82,r=0.61),LVMI增加,特别是左室流出道狭窄者,其左室前内乳头肌束肥大,乳头肌向瓣环根部侧相对位移,显示该侧腱索相对冗长,二尖瓣环扩张,MR发生率达52%,且前叶之部分瓣尖脱垂发生率较后叶为高,二尖瓣返流者其返流束多指向左房后外侧壁。作者认为双功能超声心动图检出二尖瓣及其支持结构异常能更直观、更明确地反映高血压对心肌、心内膜的损害,能较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更早、更敏感地反应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48.
压疮高危病人护理质量的全程控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探讨压疮高危病人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方法2006年1月成立匿疮管理指导小组,对预报高危的病人进行床边核查,每月随机榆查在院的离危病人护理质量,运用质量持续改进流程纠正护理中的不足,对发生压疮的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指导、会诊等。结果537例预报高危的病人中37例发生压疮,发生率为6.9%,低于同类报道;高危病人护理质量均合格。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评估工具的使用。结论对压疮高危病人护理质量进行全程控制,能提高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促进护士列压疮的预防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与应用,保证预防措施落实到垃,降低高危病人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复制轮状病毒(RV)肠道内感染小鼠的动物模型,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人轮状病毒(HRV)感染小鼠IL-2、IFN-γ表达的变化,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RV肠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HRV悬液经口感染小鼠建立人轮状病毒感染小鼠的动物模型,治疗前后进行小鼠粪便RV抗原检测以及治疗后血清IL-2、INF-γ表达水平的测定。结果治疗第四天,参芪组小鼠粪便RV检出阳性率低于模型组及病毒唑组(P〈0.05);治疗后参芪组小鼠血清IL-2、INF-γ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抑制轮状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复制,从而减轻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同时有助于病毒感染后受损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醋酸去氨加压素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与对照组(垂体后叶素治疗),每组43例,治疗3d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39例,总有效约为90.7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31例,总有效约为72.0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垂体后叶素而言,醋酸去氨加压素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