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2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 了解人冠状病毒HCoV-HKU1在我国福州急性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感染情况以及病毒N基因和S基因的系统进化特征。方法 通过RT-PCR法对2007年11月至2015年1月因呼吸道感染住进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266例小儿鼻咽抽取物标本进行4种人冠状病毒的检测和人冠状病毒HCoV-HKU1的确认检测,测序并BLAST比对分析8份人冠状病毒阳性产物。结果 在266例标本中检出2例HCoV-HKU1感染阳性病例,检出率为0.75%(2/266)。这两例患儿一例诊断为支气管炎、一例诊断为急性重症肺炎。通过检测都发现混合感染了人副流感病毒3型(HPIV-3)。对这两株病毒FZ90和FZ96的N和S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拼接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2株HCoV-HKU1都属于HKU1基因型A。结论 人冠状病毒HCoV-HKU1可能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病原,混合感染导致儿童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62.
63.
【摘要】 目的  对福建省福鼎市2011年一起进食紫贻贝引起腹泻性贝类毒素中毒的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置分析,为今后预防和监管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剂量效应关系和实验室分析。 结果  患者症状与紫贻贝引起腹泻性贝类毒素中毒症状相似,综合本次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特征、病例对照研究、剂量效应关系、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干预措施有效性判断,本次中毒事件为进食紫贻贝导致的腹泻性贝类毒素中毒。 结论  政府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海洋赤潮监测及对相关贝类进行毒素检测,及时发布信息和贝类食用安全预警,杜绝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福建省胃癌高、中、低发地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分布趋势。方法:选择长乐市江田镇、同安区大同镇和福安市赛歧镇分别代表福建省胃癌的高、中、低发地区,以ELISA检测3地区居民(共725人)的血清PGⅠ、PGⅡ、G-17含量及Hp IgG抗体,统计学检验比较各指标在3地区间的差异。结果:长乐江田镇、同安大同镇和福安赛歧镇PGⅠ中位数分别为110.75、131.00和107.32μg/L,PGⅡ为13.90、14.70和7.79μg/L,PGⅠ/PGⅡ比值为7.91、8.66和13.09,G-17为2.90、1.10和1.00ρmol/L,Hp感染率分别为49.6%、33.5%和29.3%。各指标在3个地区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7.15~121.76,χ2=22.47,P值均<0.001。3地区居民血清指标异常者(PGI<25μg/L、PGⅠ/PGⅡ比值<2.5或G-17≥2ρmol/L)所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3.45~94.46,P值均≤0.001。Hp感染阳性者的血清PGⅠ、PGⅡ和G-17均高于阴性者,而PGⅠ/PGⅡ比值则低于阴性者。无论Hp阳性或阴性,3个地区居民的血清学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32~70.36,P值均<0.05。结论:福建省胃癌高、中、低发地区居民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及Hp感染率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提示这些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Zika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新发的虫媒病毒,伊蚊是其主要的传播媒介。Zika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发热,皮疹,关节痛等轻症症状。2015年起,Zika病毒在拉丁美洲及南美洲多个国家流行,并且Zika病毒感染患者不仅出现发热,皮疹和关节痛等症状,还发现Zika病毒病的流行与婴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病毒性脑膜炎病例的发生相关。不仅如此,Zika病毒感染还可以通过性途径传播。因此,从病毒感染症状的复杂性来看,目前流行的Zika病毒已经与1947年刚发现时的Zika病毒完全不同,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病毒”。 本文系统地梳理总结了Zika病毒感染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Zika病毒及其感染是对虫媒病毒传染病的新挑战的概念。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评价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探索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为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和客观反映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现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和集成综合评价法对福建省19个县农村环境卫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14%,其中第1主成分与农村户厕卫生状况密切相关,第2主成分与农村病媒生物状况密切相关,第3主成分与农村供水卫生状况密切相关;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显示,供水卫生及病媒生物指标在农村环境卫生质量评价中占据相对重要的位置;集成综合评价法综合得分显示闽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环境卫生质量优于闽北经济欠发达地区。 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质量的评价结论具有一致性,将两种评价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能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并可以对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及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科学的综合判断,为有关部门科学制定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中国血厉螨属进行分类研究。方法采用昆虫形态学分类、比较形态学等方法。结果我国已知血厉螨属23种,新编制中国血厉螨属分种检索表。结论为我国血厉螨属的分布和分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某消毒液杀菌功效及毒性情况。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该消毒液进行相关定量杀菌与毒理学试验。结果该消毒液含有效氯400mg/L的稀释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min(悬液法)杀灭对数值均〉5.00;含有效氯2000mg/L的稀释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40min(载体法)杀灭对数值〉3.00。该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1:21毒性试验结果为LD50〉5000mg/kg体重;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对家兔完整皮肤刺激强度属无刺激性。结论该消毒液可有效杀灭细菌及细菌芽孢,且毒性低,为实际无毒级。  相似文献   
69.
福建省农村地区慢性病管理实施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福建省农村地区慢性病管理的进展情况。方法 2009和2011年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调查了64家和150家乡镇卫生院的慢性病管理实施进展情况,用χ2检验对两年慢性病管理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年51.56%(33/64)和48.44%(31/64)的被调查卫生院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建档工作,2011年所有被调查卫生院均已开展该工作,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2011年被调查乡镇卫生院高血压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31.13%、79.97%和42.98%,糖尿病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和血糖控制率分别为29.54%、69.17%和35.69%,均高于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 007.06、7 166.39、2 098.09、23 132.96、200.56、191.33,P均〈0.01)。结论 2011年慢性病管理工作已在福建省农村地区全面铺开,但存在惠及的农村人口仍较少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采取多途径增加发现慢性病患者的机会,使更多的患者纳入管理。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职能定位,建立机构内绩效考核机制,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福建省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福建省死因监测系统2007-2011年数据,采用趋势χ2检验对性别、地区、年龄分布特征及死亡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死亡为2007-2011年福建省居民首位死因,年均死亡率为149.80/10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71.329,P〈0.01)。无论男女城乡,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χ2男=60.88,趋势χ2女=13.72,趋势χ2城市=17.20,趋势χ2农村=54.03,均P〈0.01)。男性死亡率(200.77/10万)明显高于女性(97.46/10万)(χ2=3703.97,P〈0.01),城市死亡率(157.49/10万)明显高于农村(147.10/10万)(χ2=28.827,P〈0.01)。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白血病、乳腺癌、鼻咽癌、恶性淋巴瘤、胰腺癌。肝癌为男性和农村首位恶性肿瘤,肺癌为女性和城市首位恶性肿瘤。结论福建省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是监测重点,应考虑性别、年龄、地区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来制定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