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4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25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06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353篇
内科学   27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73篇
综合类   144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58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374篇
  3篇
中国医学   478篇
肿瘤学   3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754篇
  2011年   699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目的:评价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分析抗肿瘤药物使用中发生ADR患者临床资料,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的住院患者ADR报告,收集2014年、2015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ADR肿瘤患者病历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ADR报告,按患者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014年、2015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ADR病历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5年合格ADR报告共1 053份,男487例(46.25%)、女566例(53.75%);药品种类涉及20类,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心血管系统药、抗微生物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抗肿瘤用药、诊断用药;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例数最多,共529例(50.24%);新的ADR有30例(2.80%),严重ADR有90例(8.39%)。2014年和2015年抗肿瘤药合格ADR报告186例,严重ADR有25例(13.44%)。ADR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抗肿瘤药致ADR发生的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共有3个指标,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谷草转氨酶量;抗肿瘤药致ADR发生的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共有2个指标,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数的降低和血小板数的减少。结论:医疗机构需重视ADR监测、加强上报ADR报告质量管理;临床观察用药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指标、抗肿瘤药检测危险因素,以便及时得到预警信息,为合理指导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分析新疆煤中天然放射性水平和铀伴生煤矿的潜在职业照射。方法 根据近年来新疆煤中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的论文报道中的数据,分析比较新疆煤中天然放射性水平。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新疆煤中238U活度浓度与世界、美国和俄罗斯相近,232Th活度浓度低于世界、美国和俄罗斯,238U和232Th活度浓度均低于我国平均浓度,在正常自然本底变化范围内。结论 从放射卫生学角度考虑,合理开发利用新疆的煤炭资源不会对矿工和居民的健康带来额外影响。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HPLC联用技术测定生物样品中异丙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Oasis HLB固相微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水(1%三氟乙酸调pH值至4.00)(70: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激发波长276 nm,发射波长301 nm,柱温40℃。结果 异丙酚和卡马西平分离度良好。异丙酚在1.2~21.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8%~104%,RSD<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5%。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好,能有效消除部分内源性物质的干扰,适用于异丙酚的血药浓度监测和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4.
锁阳为我国传统补肾类中药,是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肉质茎。锁阳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增强组织耐低氧能力、抗疲劳、保肝护肝、抗骨质疏松及对神经系统的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综述了锁阳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今后锁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五医院行PD术的206例患者资料,比较VTE组及非VTE组患者在术前资料、手术因素、血常规、PLR方面的差异,绘制术前PLR预测术后VT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PLR临界值进一步将VTE组分为高PLR亚组和低PLR亚组,分析两亚组在VTE血栓形成部位、术后生存时间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PD术后发生VTE组(63例)和非VTE组(143例)在PLR上具有统计学差异(t=5.324,P<0.001)。PLR预测术后VT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95%CI 0.784~0.928),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75.0%,PLR临界值为244.54。高PLR亚组(n=30)术后双侧静脉血栓(BVT)12例、肺栓塞(PTE)13例,低PLR亚组(n=33)BVT 5例、PTE 6例,两亚组存在统计学差异(BVT:χ2=4.925,P=0.026;PTE:χ2=4.720,P=0.030)。高PLR亚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95%CI 10.238~11.762),低PLR亚组为12个月(95%CI 10.530~13.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9,P=0.015)。结论 术前PLR是PD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LR值越大,术后发生静脉栓塞的风险越高,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越短。根据术前PLR值早期干预具有VTE高风险的患者,可以延长患者PD术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了解新护士工作准备度及情绪劳动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新护士顺利进入工作角色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毕业护士工作准备度量表及情绪劳动量表,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所三甲医院工作1年内911名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新护士工作准备度总分(269.54±48.70)分,情绪劳动总分(46.85±11.91)分,两者呈负相关(r=-0.235,P<0.05);控制一般资料后,情绪劳动量表的表层扮演、深层扮演维度可解释新护士工作准备度35.5%的变异(均P<0.05)。 结论 新护士工作准备度及情绪劳动均处于中等水平,表层扮演负向预测工作准备度,深层扮演正向预测工作准备度。管理者需重视新护士情绪劳动评估,重点关注倾向于表层扮演的新护士,以提高其工作准备度。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肺鳞癌的CT表现 ,探讨其影像特征 ,提高估计肺癌组织类型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 4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手术病理证实的中、低分化鳞癌 ,对其CT表现进行全面地回顾总结。结果 ①右肺发病率高于左肺 ,中央型多于周围型。②病变致密 ,肿块形态连续、完整、界面清晰。③边缘以分叶、短毛刺为主。支气管腔内肿物、空洞、钙化较其他类型肺癌常见 ,肺不张多见。④灶状坏死是强化后特征表现。结论 认识鳞癌的特征表现有助于定性诊断率的提高 ,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8.
肺腺癌的CT征象特点及临床意义(附7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总结肺腺癌CT征象特点 ,探讨病理基础 ,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中低分化腺癌 71例 ,并对其CT表现进行全面分析 ,其中 65例结合首次胸片正侧位观察 ,以求定位准确。结果 ①多原发、多形态 ,周围型多于中央型 ;②病灶边缘以分叶征、星芒状毛刺、界面锯齿征为主要特征 ;③癌性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和结节征为主要内部表现 ;④病变周围以癌性卫星灶 (5 7.7% )为特点 ,肺不张少见 ;⑤腺癌极易侵犯胸膜 ,叶间胸膜转移 49.2 % ,合并胸水 43 .6% ,远处转移以骨转移较多。结论 提高和加深对特征表现的认识 ,仔细观察、全面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筛选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灌流实验方法,观察0.01、0.05、0.1、0.5、1、5 mg/mL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对去氧肾上腺素(PE)(1μmol/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和去内皮血管环张力的影响。内皮完整血管环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预处理,以探讨喀什小檗叶乙酸乙酯部位舒张血管作用是否与NO释放有关。结果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离体血管环均有浓度依赖性地舒张作用(P<0.01),并且去内皮处理后,作用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经L?NAME预处理后,乙酸乙酯部位对内皮完整血管环的舒张作用不受抑制。结论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舒张血管作用,其舒张血管作用是非内皮依赖性的,并且其作用机制与内源性NO释放无关。  相似文献   
100.
柳皓  胡浩 《中国中医急症》2021,(4):656-659,670
小续命汤历史悠久,化裁变化多样,是治疗中风的经典名方,在唐宋以前备受推崇,是"外风学说"下治疗中风的代表方剂,但随着金元时期"内风学说"的兴起,其治疗地位判若云泥,甚至到了弃而不用的地步。随着近年来络病学说的发展和完善,诸多学者从络病角度出发对中风有了新的认识,以"孙络-微血管"作为中风急性期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的研究切入点,将络病作为中风急性期发病的病机关键,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基于络病理论对小续命汤治疗中风急性期进行初步探析,希望后世医家重新审视其治疗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