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7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17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250篇
口腔科学   129篇
临床医学   518篇
内科学   360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85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58篇
综合类   820篇
预防医学   410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530篇
  3篇
中国医学   466篇
肿瘤学   3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王沁  严祥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3):183-185
目的 研究食管癌中第 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脂酶基因 (PTEN基因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8例食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食管癌中PTEN蛋白表达率为 70 .6% ,而癌旁正常组织为 10 0 % ,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 (P <0 .0 5 )。PTEN蛋白在高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 .17%、66.67%和 5 0 %。单变量分析PTEN蛋白阳性表达组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3 %和 5 4.6% ,高于阴性表达组的 40 .2 5 %和 16.1%。经long rank时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 =0 .0 2 5 8) ,Cox回归模型多变量分析显示 ,PTEN是一个独立预后指标 (P =0 .0 12 )。结论 从蛋白水平证明PTEN基因表达缺失或降低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PTEN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部分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了解甘肃黄芪对大鼠肾脏ACE2mRNA表达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观察黄芪的降压效果。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10);2K1C高血压组(n=10);2K1C+缬沙坦组(n=10);2K1C+黄芪20g/(kg.d)组(n=10);2K1C+黄芪10g/(kg.d)组(n=10)。8周后,用RT-PCR法检测肾脏ACE2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ACE2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肾脏局部AngⅡ水平。结果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ACE2mRNA表达较正常大鼠降低(0.282±0.025vs0.359±0.017,P<0.05),高、低剂量黄芪及缬沙坦治疗大鼠ACE2mRNA表达(0.398±0.004,0.391±0.006,0.403±0.009)均高于对照组(0.282±0.025)(P<0.05)。高剂量黄芪组降低肾脏局部AngⅡ效果较缬沙坦组明显(P<0.01)。缬沙坦和黄芪治疗都明显降低血压(P<0.01)。结论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组织中ACE2mRNA表达降低。甘肃黄芪及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增加肾脏组织ACE2mRNA表达。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IVAD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治疗的24例IVADA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为单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为双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5枚夹层动脉瘤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8枚,单纯双支架治疗2枚,闭塞夹层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治疗5枚;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16枚,Ⅱ级8枚,Ⅲ级1枚。术后随访6~18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23例,3分1例;DSA复查显示2例复发,考虑相对稳定,继续随访观察。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IVADA疗效显著,但具体栓塞方法应进行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94.
A temperature-sensitive shuttle vector, pBB80C, was utilized to generate in-frame deletion mutants of the leukotoxin structural gene (lktA) of Mannheimia haemolytica serotypes 1, 2, 5, 6, 7, 8, 9, and 12. Culture supernatants from the mutants contained a truncated protein with an approximate molecular weight of 66 kDa which was reactive to anti-leukotoxin monoclonal antibody. No protein reactive to anti-LktA monoclonal antibody was detected at the molecular weight 100–105 kDa of native LktA. Sheep and goats vaccinated intramuscularly with a mixture of serotypes 5 and 6 mutants were resistant to virulent challenge with a mixture of the wild-type parent strains. These vaccinates responded serologically to both vaccine serotypes and exhibited markedly-reduced lung lesion volume and pulmonary infectious load compared to control animals. Control animals yielded a mixture of serotypes from lung lobes, but the proportion even within an individual animal varied widely from 95% serotype 5–95% serotype 6. Cultures recovered from liver were homogeneous, but two animals yielded serotype 5 and the other two yielded serotype 6 in pure culture.  相似文献   
95.
The diversity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pristine snow around two Russian Antarctic stations was investigated. Taxonomic analysis of rDNA libraries revealed that snow communities were dominated by bacteria from a small number of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that underwent dramatic swings in abundance between the 54th (2008–2009) and 55th (2009–2010) Russian Antarctic expeditions. Moreover, analysis of the 55th expedition sample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very little, if any, correspondence in abundance of clones belonging to the same OTU present in rDNA and rRNA libraries. The latter result suggests that most rDNA clones originate from bacteria that are not alive and/or active and may have been deposited on the snow surface from the atmosphere. In contrast, clones most abundant in rRNA libraries (mostly belonging to Variovorax, Janthinobacterium, Pseudomonas, and Sphingomonas genera) may be considered as endogenous Antarctic snow inhabitants.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有效部位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给药的基础上,采用sc CCl4、喂饲高脂低蛋白复合饲料并饮用20%乙醇来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6周后对大鼠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GF-β1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中AST、ALT和TGF-β1的水平以及肝组织中Hyp的含量.结果:复合因素肝纤维化造模结束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醇提物、黄碱组以及总黄酮能明显降低血清ALT、AST以及肝组织中Hyp与胶原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与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同时发现总黄酮的作用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醇提物及其中的总黄酮对CCl4复合因素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具较好的保护作用,对TGF-β1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二次摆位中靶区位姿在生物力学影响下的器官肿瘤变形规律,控制机械臂位置来补偿此误差。方法:利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相关知识,通过Mimics v17.0软件建立包含肿瘤的肺组织有限元模型,将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导入ANSYS15.0,利用前人总结的生物力学特性参数仿真分析肺和肿瘤的变形误差。结果:得到在二次摆位中肺组织最大变形为21.24 mm,肿瘤最大变形为3.17 mm,并利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给出了误差模型,摆位验证后其误差变形均在此范围内,其中头脚方向变形最大。结论:基于自主设计的六自由度摆位医用机械臂提出一种通过前馈修正的位置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二次摆位过程中可以预先补偿肿瘤的位移误差,提高放疗精度和效率,减少对治疗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关键词】靶区位姿;生物力学;变形误差;前馈修正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比aSi-1200 EPID与Octavius 1500电离室矩阵在6 MV非均整脊柱转移瘤计划验证中的应用,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23例计划在全局归一方式下以不同标准和阈值行2D γ通过率(GPR)评估,将治疗计划系统(TPS)中患者数据导入Verisoft软件重建剂量。引入不同类型和量值的误差:MLC的透射率(TF)和剂量叶片间隙(DLG)、治疗等中心和MU误差,使用GPR方法量化Octavius 1500识别这些误差的灵敏度,并通过评估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剂量学指标变化研究TF和DLG误差的临床意义。结果:与Octavius 1500矩阵相比,EPID方式在同一标准不同阈值下GPR均值更大数据离散程度更小,重建与计算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表明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Dmin、Dmax和Dmean的百分剂量偏差(DD%)较大,其中临床靶区最大DD%值为50.00%、11.31%和-8.71%,计划靶区最大DD%值为-25.86%、9.31%和-8.22%。治疗等中心和+3%、+5%的MU误差都被检测到,所有标准均未检测到TF误差,+0.3 mm的DLG误差只被2%/3 mm的标准检测到。TF值增大0.023 6%模型误差和DLG增加0.3 mm模型误差均导致靶区和OARs的剂量增加,其中OARs剂量增加较明显,尤其健侧肺的V20分别增加9.80%和8.85%,脊髓D0.1 cc均增加5.35%。结论:使用GPR方法识别引入误差的MLC模型可靠性不够,提示鉴别TPS问题的根源需要更有效的独立质量保证方法以确保通过TPS计算得出的陡峭剂量梯度的可信度。剂量验证系统软件算法的独立验证研究是有必要的,以确定算法局限性导致的重建剂量不确定性范围。  相似文献   
99.
腰痛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但临床医师对腰椎X线图像的视觉分析和主观判断已不能满足临床精准化、定量化的诊疗需求。近年来,人工智能(AI)及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医疗图像的智能检测和定量分析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众多学者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卷积神经网络等模型的建立和算法的改进,使腰椎X线定量分析及诊断成为可能。AI技术与医疗图像的交叉融合在减轻临床医师工作负荷、有效降低或消除手工测量误差和辅助临床医师从定量角度更客观地评估脊柱畸形等疾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AI技术辅助腰椎疾病诊断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AI算法的改进、高质量数据库建立及制定新参数的量化标准等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脊柱胸腰段椎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椎体力学稳定性变化,与人体正常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椎体是否存在压缩性骨折的风险进行预测,为干预性策略标准化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和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择没有脊柱胸腰段椎体伤病史的健康志愿者男女各1人;选择2例住院老年OP女性患者胸腰椎CT及MRI扫描资料。建立T11~L2骨质疏松性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有效性。在正常生理载荷分析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生物力学变化,对两组模型之间椎体、关节突关节、终板、纤维环、松质骨、椎间盘、髓核的Von Mises应力及椎体最大位移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对应力云图进行比对,分析其生理与病理关节应力变化。结果:正常人体与OP患者脊柱椎体的材料属性、弹性模量、刚度、强度以及所处的力学生物学环境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P患者在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轴向7种不同运动状态下与正常人体脊柱胸腰段相比较,椎体、关节突关节、椎间盘、终板、纤维环、髓核的Von Mises应力有明显降低趋势,椎体最大位移呈现增大趋势。此外本研究对OP模型的建立并非采用文献中降低正常皮质骨、松质骨、终板弹性模量的模型,而是采用临床中根据CT数据、临床症状、骨密度等明确诊断的OP患者数据,与目前文献所提供的模型数据对比,更符合临床OP患者真实的脊柱胸腰段椎体与附属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和属性变化。与正常人体模型相比较,从筋骨系统进行分析,骨与肌肉、韧带所代表的动静力变化都有明显降低,这也印证了临床真实数据的变化。结论:OP患者脊柱胸腰段椎体应力分布不均匀、应力的集中趋势导致脊柱胸腰段椎体、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关节突及周围附属结构应力异常变化,即骨弹性模量的异常改变、周围附属结构的束缚力下降,引起筋骨系统平衡失常和长期稳定性下降,进而增加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的退变过程和风险,通过有限元分析针对椎体压缩性骨折风险建立标准化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和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