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睾丸扭转的诊断能力。方法:报道1例睾丸扭转因延迟就诊和2次误诊致坏死。结合文献,对其解剖、临床表现、超声诊断及误诊原因进行复习与分析。结果:1例表现为下腹痛的睾丸扭转患者,2次分别被误诊为肠痉挛和输尿管结石。术中探查证实睾丸扭转,睾丸已经坏死并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睾丸坏死并弥漫性出血。结论:发病后及时就诊、准确诊断和正确治疗是避免睾丸丢失的关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明确本病的一种理想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对手术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2.
患者,女,18岁。右侧乳房及背部带状疱疹40余天,皮疹愈合半月后,于原部位出现簇集性鳞屑性斑丘疹,皮肤组织病理符合银屑病,诊断为银屑病(带状疱疹Wolf's同位反应)。  相似文献   
73.
【摘 要】目的 观察甘氨双唑钠放疗增敏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6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中16例行甘氨双唑钠增敏放疗,20例行单纯放疗。放疗方案:DT40 Gy/20次或30 Gy/10次。放疗增敏组甘氨双唑钠800 mg/m2,每周3次。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颅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毒副反应。结果 甘氨双唑钠放疗增敏组的有效率为87.5%,单纯放疗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增敏组颅内中位PFS为9.9个月,单纯放疗组为5.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脱发、头痛、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均为1~2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氨双唑钠放疗增敏治疗乳腺癌脑转移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合并多发伤的口腔颌面骨折的救治效果。方法:对47例合并多发伤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在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与相关专科合作,处理颅脑外伤、胸腹外伤、骨盆或长骨骨折等多发伤。处理口腔颌面骨折的重点是在骨折复位后以微型钛板作坚固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坚持术后功能锻炼。结果:47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口腔颌面外伤治愈率为95.74%。结论:合并多发伤的口腔颌面骨折应根据伤情和严重程度决定救治次序,针对不同类型颌面骨折,选择合适的微型钛板作坚固内固定。  相似文献   
75.
本文探讨了"便携式恒温染色箱"在检验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将传统的染色设备和方法与该染色箱及使用情况作了比较,发现使用该染色箱染色时染液耗损量少,染色方法科学实用,设备携带方便,易于展开。值得推广到规模较小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对宫颈癌术后根治性放疗后盆腔复发患者再程放疗的增敏效果、毒副反应和患者生存率。方法:收集2005-01-2009-04宫颈癌术后根治性放疗后局限于盆腔复发的患者共60例,按照病例-对照方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其中放疗过程中增敏组同期静脉滴入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增敏(800 mg/m2),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结果:增敏组患者放疗第4、6周、放疗后3、12个月的肿瘤缓解率分别是56.7%、83.3%、90.0%和9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敏组1年生存率为56.7%,均较对照组(26.7%)明显提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止痛效果均明显,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对宫颈癌术后放疗后盆腔复发放疗有较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自行研发的野战移动式口腔综合治疗台在野战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折叠状态下座椅椅垫与靠背打开,调整开合角度,固定座椅。于座椅右前外侧安装可伸缩拉杆,在拉杆相应部位安装操作台、盂盆、冷光灯等附件,将座椅底座箱体内自带水、气、电源的引线与附件管线相接,使水、气、电得到正常供应。结果:治疗台可在野战环境中正常工作,但有噪声和轻微震颤。结论:该治疗台能适用于野战、野外条件,可随时投入使用,但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爆震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已确诊为爆震性耳聋患者3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0例和糖皮质激素组15例。联合治疗组给予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治疗;糖皮质激素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BR)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听力水平都有显著改善,且两组之间对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治疗爆震性耳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感音神经性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1例已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实验组,均行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BR)及血气分析检查.年龄与实验组相匹配的30例无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同等检查.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听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动脉氧分压低于70mm Hg(1mm Hg=0.133kPa)听阈随氧分压的降低而升高.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尤其是动脉氧分压低于70mm Hg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具有更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评价其在良恶性肿块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乳腺肿块的超声特征如:纵横比、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结果恶性肿瘤的超声征象有纵横比>1、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样、微分叶、周围强回声晕、微钙化和后方回声衰减。良性肿瘤超声征象有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光滑及包膜。结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