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1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5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01篇
内科学   53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69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277篇
  1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目的对单棉签平行血管按压法和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的效果进行比较,选择更好的按压方式尽可能地减少重症肝炎患者在静脉采血后可能出现的皮肤出血、血肿、皮下瘀斑等不良情况,减轻病患的痛苦。方法将重症肝炎患者与普通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组内又分别采用单棉签平行血管按压法和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进行止血,并记录各组的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内采用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皮肤出血、血肿、皮下瘀斑的概率明显低于采用单棉签平行血管按压法(P<0.01),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而对照组内采用两种按压方式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通患者而言,两种按压方式的差别不大;但对于重症肝炎患者来说,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皮肤出血、血肿和皮下淤斑的发生率,进而达到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2.
唐茜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49-50
目的:建立五丹利肝丸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丹皮酚在0.0408~0.408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8%,RSD=0.70%。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3.
BethesdaⅢ类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中最具争议的诊断类型,对其进行明确诊断意义重大。重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是相关指南推荐的BethesdaⅢ类甲状腺结节首选临床管理办法。本文就重复US-FNAB在BethesdaⅢ类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咽喉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30例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性别不限,年龄21~67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手术结束前10 min P组患者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S组患者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术后2、6、12、24 h咽喉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观察并记录拔管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情况,随访记录患者术后6 h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静脉自控镇痛(PCIA)使用情况,以及术后24、48 h 15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结果P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术后2、6、12 h VAS评分均低于S组,PCIA按压次数均少于S组,拔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6 h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S组,术后24、48 h QoR-15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咽喉痛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应用无针喷射技术进行心肌打孔给药的规律.方法 改造INJEX无针注射系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选择注射系统的不同喷射容量、喷口直径,以蓝色墨水对离体心肌组织进行喷射,记录喷射压强及孔道深度,并分析各因素与观察指标的相关性.制作琼脂糖凝胶模型,对其进行喷射打孔,观察喷射液体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喷口直径与孔道直径的相关性.结果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喷射容量、喷口直径作为两个独立因素影响喷射压强及喷射深度.液体喷射后呈茎叶状分布,喷射孔道直径与喷口直径呈一般线性相关(r=0.96).结论 利用无针喷射技术可实现注射深度及孔道直径可控的心肌打孔给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究健康指导在稳定期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26例COPD患者,所取病例分为对照组(63例)、指导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指导组予以健康指导加常规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急性加重频次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指导组。结论在稳定期COPD的治疗中予以积极健康指导,可减轻患者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率及并发症发生,延缓肺功能的下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浆胆碱酯酶(ChE)水平对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择期行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32例(39.02%)和非POCD组50例(60.98%)。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定,并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ChE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5、7 d血浆ChE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POCD组较非POCD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术前1 d血浆ChE水平明显低于非PO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血浆ChE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630,P〈0.01)。结论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浆ChE水平降低与POC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新型教育形式,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与眼科学专业课知识进行融合,培养学生成为有灵魂、有温度的眼科医学人才,是当前眼科教学的重要任务。BOPPPS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重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实现互动,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通过以BOPPPS模式的眼科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出发点,提出总的设计思路,以“白内障”章节为例,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培养方案相结合,从导言(B)、学习目标(O)、前测(P1)、参与式学习(P2)、后测(P3)和总结(S)六方面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以期为眼科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川芎嗪和大黄酸联用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拟用大黄酸和川芎嗪两种单体联用(简称芎黄联用),观察二者联用的抗纤维化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时肝窦内皮细胞(LSECs)中CD14蛋白合成和CD14 基因的表达,以及CD14蛋白在内毒素介导LSECs激活中的作用. 方法经尾静脉注入脂多糖(LPS,E coli O111B4)5mg/kg,建立大鼠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0(对照组)、3、6、12、24h活杀取材.用兔抗鼠CD14抗体和异硫氢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对LSECs进行孵育后,流式细胞仪测定LSECs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及FITC阳性细胞数;用原位杂交法测定LSEC中CD14 mRNA的表达.用原位胶原酶灌注法分离大鼠LSECs,用不同浓度LPS(0、0.01、1、10、100μg/ml)刺激LSECs.并用CD14抗体阻断LSECs的 CD14蛋白后,再用不同浓度LPS(0、0.01、1、10、100μg/ml)刺激LSECs.测定LPS介导LSEC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及CD14抗体对LSECs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结果内毒素血症大鼠3、6、12和24h 时LSECs的MFI明显增加;FITC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增多,分别为54.32%、65.83%、85.61%和45.65%,与对照组的4.45%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原位杂交显示,内毒素血症大鼠LSECs中CD14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而对照组CD14 mRMA无阳性表达.LPS组TNF-α的含量(pg/ml)分别为54.49±6.02、84.65±10.16、206.54±23.55、349.87±39.47和365.76±40.31;CD14阻断组TNF-α的含量(pg/ml)分别为55.93±6.95、63.32±7.81、85.34±9.72、112.75±13.54、198.66±21.5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LPS组IL-6的含量(pg/ml)分别为103.34±12.52、187.39±20.31、243.87±27.83、289.51±30.15、298.53±31.94;CD14阻断组IL-6的含量(pg/ml)分别为104.37±11.49、125.02±13.58、164.59±19.47、183.47±20.17、221.76±26.4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结论内毒素血症时LSECs能合成CD14蛋白及表达CD14基因;抗CD14抗体对LPS诱导LSECs TNF-α和IL-6的分泌有抑制作用;CD14蛋白的表达在内毒素介导LSECs激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