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1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312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08篇
基础医学   322篇
口腔科学   268篇
临床医学   510篇
内科学   415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6篇
综合类   151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66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373篇
  8篇
中国医学   757篇
肿瘤学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51.
消化系统肿瘤及炎症患者血清TSG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血清肿瘤相关物质 (TSGF)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正常人、急或慢性消化系统炎症和消化系统良性肿瘤患者作对照 ,测定了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的含量。结果 各种恶性肿瘤患者之间血清TSGF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慢性炎症组及良性肿瘤组 (P <0 .0 1) ,而与急性炎症组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结论 TSGF是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可靠指标 ,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2.
报道3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效果。原始细胞不增多的MDS(RA和RAS)17例,以雄激素丙酸睾丸素或康力龙联合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和1,25(OH)2D3治疗,部分病例尚加用小剂量强的松;原始细胞增多的MDS(RAEB、CMML及RAEBT)19例,以小剂量阿糖胞苷或/和小剂量阿克拉霉素化疗并联用分化诱导剂。前组的有效率为70.6%,基本缓解率为29.4%,后组的有效率为57.9%,完全缓解(CR)率为36.8%,两组的总有效率为63.9%。5例取得基本缓解的RA和RAS目前都处于缓解期,已6个月~16个月;7例CR的RAEB和RAEBT3例于CR后6个月~12个月转为急性白血病,另4例仍处于CR中,已3个月~52个月。认为根据MDS患者的类型予不同的药物联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3.
升白冲剂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升白冲剂(治疗组)与升白细胞西药(对照组)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细胞减少症238例,结果:治疗组升高血细胞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还能减轻化疗病人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为评价叶绿素光敏剂光动力疗法(CPD-PDT)预防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32例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接受叶绿素光敏剂光动力疗法,并均接受随访。结果: T期组与 T期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 42.1%和 69.2%, P> 0.05)。单发肿瘤与多发肿瘤复发率亦无显著性差异(44.4%和 64.3%,P>0.05)。T2期和T3期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月)分别为19.80±14.80和22.67±19.72(P>0.05)。病理分级为Ⅰ级与Ⅱ、Ⅲ级组的复发率(0和66.7%,)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叶绿素光敏剂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地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5.
丹参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丹参注射液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静脉滴注青霉素、甲硝唑同时加用丹参注射液,对照组50例仅使用青霉素与甲硝唑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相比: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为76%,差异有显著性(P〈0.05)。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1%和3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炎性包块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参注射液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角膜知觉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的角膜知觉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 32例(32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倍频ND:YAG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光凝斑大小:200~300/μm,光凝时间:0.2~0.4秒,光凝斑强度以达到中等强为标准。采用Cochet--Bonnnnet角膜知觉测量仪测量光凝前及光凝后1、2、3、4、5、6周及2个月的角膜知觉。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的角膜知觉为2.27cm,术后1、2、3、4、5、6周及2个月的角膜知觉分别为1.42cm、1.60cm、1.58cm、1.92cm、1.71cm、2.19cm和2.23cm。与术前相比,术后1~5周的角膜知觉减退值与术前的角膜知觉的相关系数为0.82。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全视网膜光凝后的角膜知觉有明显减退,在光凝后6周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知觉的减退值与光凝的范围及术前的角膜知觉有关。  相似文献   
57.
早发型重度妊高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发生在较小妊周的重度妊高征之发生率、临床特征、治疗原则、终止妊娠时机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34周的重度妊高征病例45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治疗组(遵循妊高征的治疗原则,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和促胎肺成熟药物)和观察组。结果:两组病例均没有孕产妇死亡和子痫发生,但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95.24%。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早发型重度妊高征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给予积极治疗能明显减少围产儿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8.
浙江两眼科医院药物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对比浙江省两地区两大型眼科医院(中心)的用药情况,为眼科临床提供用药及合理应用信息。方法:对两院2001年1月~2003年6月年药房消耗的药品量,进行金额、数量分类统计,分析对比用药情况。结果:两眼科医院药品消费以专科眼用药、改善眼血循环药、维生素及其它元素药为主,浙益眼科中心的中成药消费比例较高,3年中,两家医院的抗菌药物消耗率、进口药品消耗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浙益眼科中心进口药消耗率较高,温医眼视光的抗菌药消耗率较高。结论:调查分析显示了眼科医院的用药特点,两家医院均应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9.
杭州地区2000-2002年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2000-2002年副溶血弧菌临床和环境分离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72株2000年和2002年从临床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以及外环境(小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对40株临床来源O3:K6型菌株及环境来源O3:KUT(K抗原未分型)型菌株,应用PCR技术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的检测,并进行核糖体基因分型(ribotyping)、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肠道细菌重复基因间共同序列PCR(ERIC-PCR)等.结果在调查的13起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引起的有11起(84.6%);tdh阳性、trh阴性的O4:K8菌引起有2起(15.4%).在散发腹泻病例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O4:K8和O1:KUT菌株分别占26.5%(9/34)、17.6%(6/34)和38.2%(13/34),未能分型的占17.6%(6/34).在水产品中分离的菌株中,37株分属7种O血清型,其中未见有O3:K6和O4:K8血清型;另外有9株未能分型;其中除1株O1:KUT菌株trh阳性外,其余tdh和trh均为阴性.绝大部分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分离的O3:K6菌株在ribotyping、ERIC-PCR及RAPD三种指纹上均属于一种密切相关的克隆群,而环境分离的O3:KUT菌株与临床分离的O3:K6菌株间,在三者指纹上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临床来源和小水产品来源的副溶血弧菌菌株间血清型分布有显著差别;一群关系密切、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菌株在杭州地区呈优势流行.  相似文献   
60.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基层推广研究工作基础上,从决策管理、技术项目、推广主体和受体等多个角度,对现阶段影响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基层推广应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