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通过对如皋市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来源及转归进行分析,探索适合该地区MDR-TB的发现策略。方法 2010-2013年收集该市所有涂阳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开展药敏检查,分析不同来源患者中的MDR-TB发现及转归情况。结果 4年间确诊MDR-TB患者36例,结核病患者中MDR-TB检出率为9.3%,其中86.1%的MDR-TB患者来源于MDR-TB高危人群。初治凃阳者MDR-TB检出率为1.7%,MDR-TB高危人群为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DR-TB高危人群中,慢性排菌患者MDR-TB检出率为57.1%,复发患者为34.7%,其他复治患者为22.2%,2月或3月末未发现涂片仍阳性者。纳入治疗的MDR-TB患者治疗成功率为67.7%。不同来源的MDR-TB高危人群MDR-TB检出率及治疗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MDR-TB疫情低于全国水平,MDR-TB高危人群是该市发现耐多药肺结核最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22.
孙小燕  毛庆杰  范红梅  仲鸣 《安徽医药》2019,40(10):1095-1098
目的 探究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刀与腺样体刮勺盲刮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腺样体刮勺盲刮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血清相关指标及鼻通气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4(IL-4)、IL-6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重组人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双侧呼气总阻力(TER)、吸气总阻力(TIR)、鼻呼气量差异比(NPRe)、鼻吸气量差异比(NPRi)、鼻腔呼气量(EC)、鼻腔吸气量(IC)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刀治疗腺样体肥大较刮勺盲刮治疗疗效更好,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肺占位性病变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特点及与其病理类型、良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肺占位性病变患者103例。均进行常规64排螺旋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占位性病变结节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P<0.05)。恶性肿瘤分叶征,小气道改变,胸膜凹陷征,毛刺征,血管纠集征出现比例显著高于非肿瘤患者(P<0.0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常规CT(P<0.05)。且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58)。结论肺占位性病变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特点与其病理类型、良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临床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索一种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基因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对近几年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选择临床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药,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鲍曼不动杆菌及其突变株进行检测。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9.37%,OXA-51基因扩增结果与细菌培养相符,OXA-23基因扩增与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结果相符。结论采用PCR法对OXA-51基因扩增可以检测是否存在鲍曼不动杆菌,采用PCR法对OXA-23基因扩增可以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是否存在亚胺培南耐药性。从而快速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基因,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5.
文题释义: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轴突再生的一种重要神经营养因子,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并对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突触素:作为突触的特异性蛋白是突触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标志物,主要位于神经元胞体及轴突,可调节神经元轴突延伸,参与突触囊泡的介导转运、神经递质释放,对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背景: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定向分化及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过表达GDNF基因的BMSCs分化情况及其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潜在分子机制。 方法:①以重组目的基因腺病毒转染BMSCs并分为Ad-GDNF-GFP转染组、Ad-GFP转染组、未转染组,免疫荧光鉴定各组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GDNF、Wnt3a、Wnt7a蛋白表达。②以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过表达GDNF基因BMSCs(GDNF-BMSCs)、BMSCs、PBS移植至脊髓损伤局部。移植后4周采用BBB评分法评估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损伤局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Ⅰ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局部Bcl-2、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Ad-GDNF-GFP转染组BMSCs可向神经元样细胞形态转变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相关蛋白2;Wnt3a、Wnt7a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Ad-GFP转染组、未转染组;②移植后4周,GDNF-BMSCs移植组大鼠BBB评分明显提高、脊髓空洞面积显著缩小。GDNF-BMSCs移植组脊髓损伤局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显著低于BMSCs移植组及PBS移植组,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Ⅰ及Bcl-2表达量显著高于BMSCs移植组、PBS移植组;③结果表明,Wnt信号通路参与过表达GDNF基因 BMSCs向成熟神经元分化过程,移植后通过降低脊髓损伤局部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及胶质瘢痕形成、促进轴突再生,提高B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 ORCID: 0000-0001-6467-730X(黄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6.
我院2006年1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跃林 《中国药房》2008,19(5):370-37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08例ADR报告,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别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由抗感染类药导致的ADR所占比例最高(48.1%);皮肤反应的ADR为总报告例数的48.1%。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黄桂灌肠剂活血化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黄桂灌肠剂抑制家兔“血瘀”及抗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用黄桂灌肠剂分别给新西兰家兔、SD大鼠灌肠 ,观察其对全血黏度变化及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灌肠剂能明显降低“血瘀”家兔的全血黏度 ,能明显减轻大鼠血栓湿重。结论 黄桂灌肠剂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脑梗死扩散加权成像的差异,探讨DWI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不同时期梗死病灶ADC值及相对rADC值,比较各期rADC值的差异。结果@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梗死灶显示较常规MRI成像更加准确、清晰。②超急性、急性期rADC最低,分别为(63.13±6.39)%、(67.75±7.90)%,亚急性期时rADC逐渐升高,甚至出现假正常化现象,慢性期时明显高于正常水平,rADC与脑梗死病程具有显著相关(r=0.866,P〈0.001)。结论DWI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敏感;与ADC值联合应用,有助于及时准确判断脑梗死的分期和病理生理改变,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家庭经济水平(FIL)与如皋市金婚夫妇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如皋市内的金婚年龄夫妇587对进行MS患病调查,内容包括MS相关指标及胰岛素抵抗(IR)、FIL,FIL按快速聚类分析法将研究对象按由低到高均等分为低(A组)、中(B组)、高(C组)3组,比较各组MS、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血压、血脂、血糖和体质指数(BMI)以及胰岛素抵抗(IR)异常率。结果MS患病率:B组(17.60%)低于A、C组(26.02%,27.8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C组(17.44%)高于A、B组(11.73%,10.2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BMI、血糖、甘油三酯(TG)以及IR异常率均低于A、C组(P〈0.05),C组低高密度脂蛋白(HDL)率高于A组;B组BMI、TG及IR低于A、C组(P〈0.05),C组的HDL低于A、B组(P〈0.05)。结论过高或过低的FIL可能是促进如皋市金婚夫妇患MS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对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36例,给予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方案化疗6个周期。疗程结束后,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脏毒性分为心脏毒性组(N=48)和无心脏毒性组(N=76),对比患者化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在早期心脏毒性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心脏毒性组TAPSE、E/A和E/a,值显著低于无心脏毒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TAPSE、E/A和E/e'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874,0.962)、0.902(0.853,0.957)、0.845(0.823,0.921)。TAPSE的截断值为20.78 mm、E/A的截断值为1.19、E/e'的截断值为8.59,Youden指数分别为0.842、0.761、0.712。结论:常规超声心动图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