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9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吕建洪 《中国药房》2011,(12):1140-1142
目的:寻找符合我院实际的管理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8月23日-2010年11月3日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申请单180张,涉及药品367种,以科室为标杆,按退药原因、退药品种、贮存条件进行分析。结果:退药科室主要分布在儿科,退药主要原因有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病情变化、不合理用药等,分别占退药次数的41.2%、26.3%、19.3%,累计达86.8%。所退药品主要为常温贮存下的西药。结论:应以确保药品质量为前提,明确退药情形和处理要求,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加强ADR/ADE报告和监测工作,建立临床药师咨询服务制度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食管癌治疗后纵隔转移淋巴结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治疗后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41例,其中术后转移3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复发平均时间为15.6月;放疗后转移5例,复发平均时间为14.5月。所有病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CTV为1.8~2.0 Gy/次,5次/周,每次3~5个照射野投照,总剂量50~66 Gy。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19.5%(8/41),部分缓解51.2%(21/41),总有效率70.7%(29/41)。急性放射性肺炎0级22例(53.7%),1级13例(31.7%),2级4例(9.8%),3级2例(4.9%),无4级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0级19例(46.3%),1级14例(31.4%),2级5例(12.2%),3级3例(7.3%),无4级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3.
经阴道与经腹腔镜行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阴道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和经腹腔镜行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27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阴道组109例和腔镜组118例,阴道组采用阴式卵巢囊肿剥除术,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阴道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住院费用情况均优于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出院后随访2周内恢复日常家务及工作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适应证,经阴道行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予以抗病毒、对症治疗(解痉、止咳、平喘,退热,纠正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抗生素防感染,严重者予以镇静、吸氧,有心力衰竭者予以强心利尿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2mg/kg,每天1次;对照组3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0.3mg/kg,每天1次,疗程均为5d。结果治疗组在喘憋、两肺喘鸣和湿啰音消失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疗效好,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椎-基底动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用Siemens16CT机对随机选择30例行MSCTA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进行重建,观察椎-基底动脉的形态学变化和周围骨性结构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中,椎-基底动脉表现正常3例,椎动脉表现异常27例54条:其中椎动脉走行迂曲12条;椎动脉变细12条;椎动脉局部狭窄28条;单侧椎动脉闭塞2条。另2例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其中1例伴有动脉瘤形成;7例基底动脉局部狭窄。结论MSCTA能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等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36.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技术分析贲门癌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在APRIL及其受体基因的高保守区设计相应引物和荧光探针,实时检测PCR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靶基因mRNA的准确含量,并以靶基因和内参β2MmRNA含量的比值作为评价靶基因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RFQ-PCR检测靶基因mR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109~101pg/m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87%~10.12%和6.86%~12.29%。40例贲门癌组织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贲门癌及癌旁组织中APRIL和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远端正常组织(P〈0.01),而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的表达水平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RFQ-PCR检测APRIL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而且发现APRIL在贲门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有可能还参与了肿瘤细胞的转移,并主要是通过受体BCMA而不是TACI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7.
储淼  周建刚 《安徽医药》2022,26(6):1196-1198
目的总结罕见的老年象皮肿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方法总结宜兴市人民医院骨科 2020年 4月收治的 1例老年象皮肿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治疗与康复措施。结果 79岁老年女性,术前诊断:左股骨颈骨折、象皮肿。病人有着 22年下肢淋巴水肿病史。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左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仔细备皮,术中无菌操作,术后予低分子肝素、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防止血栓,予白蛋白、血浆支持治疗,病人恢复满意。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多措施预防血栓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象皮肿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通过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宜兴市中医医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行LAVH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抽取同期行TAH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AVH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TAH组短,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病率也较TAH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H具备腹腔镜手术及阴道手术两者之优点,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生活习惯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生活习惯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之间的病因学联系。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技术,对105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与其对照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单因素Losistic回归分析表明:被动吸烟、饮酒史、饮酒年限、食肥肉、鼾症与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茶、适量饮酒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OR值分别为0.03、0.26和0.47,而脂蛋白(α)、总胆固醇、高血压的OR值分别为1.94、1.42和1.14。结论饮茶、适量饮酒和高蜜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缺血性脑卒中较强的保护因素,而高血压、总胆固醇、脂蛋白(α)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脊髓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α受体和七氟醚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以热水甩尾法和醋酸扭体法测小鼠痛阈的变化。观察侧脑室(icv)或鞘内(ith)分别预先注射6-羟多巴胺(6-OHDA)6μg、α1受体拮抗剂哌唑嗪(Pra)5μg、15μg或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YOh)5μg、15μg对七氟醚(4.5 ml·kg1,ip)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单独icv或ith给各剂量6-OHDA、Pra或Yoh对小鼠痛阈均无明显影响(P>0.05),ith 5μg Pra或Yoh对七氟醚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P> 0.05);但ith给6-OHDA 6μg、Pra 15μg或Yoh 15μg均明显减弱七氟醚延长小鼠甩尾潜伏期及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的作用(P<0.05)。而icv给6-OHDA,Pra或Yoh对七氟醚小鼠甩尾潜伏期厦扭体次数均无影响(P>0.05)。结论:脊髓NE神经元-α受体参与七氟醚镇痛作用,而脊髓上水平NE能系统可能和七氟醚镇痛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