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2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9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34篇
内科学   34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658篇
预防医学   454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257篇
中国医学   251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作者曾报道豚鼠肠粘膜下神经丛内,可能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管旁神经元。为了对上述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本文应用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这种类型的神经元进行了观察。胃肠神经丛内所有的神经元都呈NSE阳性反应,小肠和结肠粘膜下丛内的淋巴管旁神经元,也显同样的阳性反应。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细胞均为阴性。大多数淋巴管旁神经元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特征;有些细胞虽不具有明显的神经元形态特点,但它们都显相同的NSE阳性反应。本文为我们前文报道的淋巴管旁神经元提供了更可信的证据。  相似文献   
72.
兔眼虹膜组织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利用我们创建的将兔眼蝉孔水密缝合后,模拟眼内前后房压强差,对虹膜整体进行加压的实验方法,对兔眼虹膜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兔眼虹膜是典型的粘弹性物质;面积模量与前后方压强差之间基本成线性关系。实验结果可为青光眼致盲机制解释和瞳孔阻滞力的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因子-3(NT-3)对脊髓半横断后背根神经节c-Jun表达的影响,探索NT-3促进脊髓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NT-3注射组,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背根神经节c-Jun的表达,并计数细胞核完整的神经元数目。结果:脊髓损伤后,背根神经节的细胞内c-Jun的表达上调;NT-3注射组脊髓损伤侧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c-Jun表达明显上调,背根神经节内细胞核呈完整状态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结论:(1)c-Jun在轴突损伤后表达上调。(2)NT-3对轴突损伤后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3)NT-3可能通过使c-Jun表达上调而发挥其促神经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74.
研究成年大鼠脑室下区 (SVZ)神经前体细胞 (neural precursors)在黑质 -纹状体通路损伤后的反应 ,本研究用 6-羟多巴胺单侧纹状体注射以损毁黑质 -纹状体通路 ,损毁 10 d后腹腔注射 Brd U ,连续 4d,每日两次 ;在 SVZ、纹状体和黑质部位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Brd U、nestin以及 GFAP阳性细胞。结果显示 :(1) 6-羟多巴胺损毁黑质 -纹状体通路后 ,伤侧 SVZ的 Brd U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 ,并成簇分布 ;nestin和 GFAP阳性细胞数也增多 ,但以 GF AP阳性细胞增多明显 ;(2 )伤侧纹状体可见大量 Br-d U、GFAP以及少量 nestin阳性细胞分布 ,而健侧只有少量 GFAP阳性细胞 ;(3 )伤侧可见 Brd U阳性细胞在 SVZ和纹状体之间呈条带样分布 ;(4 )伤侧黑质除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减少外 ,未见 Brd U、GFAP和 nestin阳性细胞表达。上述结果表明 ,6-羟多巴胺损毁黑质 -纹状体通路后 ,SVZ神经前体细胞活动增强 ,有向纹状体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75.
虹膜组织力学特性及瞳孔阻滞力定量研究的方法学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寻找一种能对虹膜本构关系以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瞳孔阻滞力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为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一种定量标准.方法:根据瞳孔阻滞产生机制,设计瞳孔阻滞力仿真方法;依据力学原理和自定义的虹膜面应变、面积模量等建立虹膜的本构关系.结果:设计了一种不破坏虹膜正常功能和形态学结构,对虹膜组织力学特性及瞳孔阻滞力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神经细胞缺血缺氧后突触后电流的频率或幅度出现变化 ,提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变化。急性缺血缺氧时 ,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均受到抑制 ,诱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幅度增高。长期慢性缺氧情况下 ,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受到抑制。缺氧预适应后 ,γ 氨基丁酸释放增加 ,谷氨酸释放减少。多次重复急性缺氧抑制诱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度 ,说明长期慢性缺氧及缺氧预适应启动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腺苷通过调节氨基酸递质的释放 ,对神经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但对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损伤却未见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7.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瑞  李娟 《中国医刊》2001,36(12):6-7,22
病毒性肝炎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疾病。到目前为止 ,已基本明确的病原体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庚及输血传播病毒等 7类。甲型和戊型肝炎的病情呈急性自限性 ,故不考虑抗病毒治疗。庚型及输血传播病毒 (TTV)的致病性尚处于研究探讨阶段。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肝炎 ,而慢性肝炎又易发生肝硬化 ,甚至演变肝癌。其主要原因是肝炎病毒长期持续存在于体内 ,导致肝细胞和肝组织的损伤。所以抗病毒治疗是阻止肝细胞炎症 ,抑制其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乙肝是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全国估计有1 3亿人是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我国≥40岁吸烟人群烟草依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广泛开展戒烟干预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5个监测点,以面对面询问调查的方式收集≥40岁居民吸烟和烟草依赖的相关变量。应用复杂抽样加权估计我国≥40岁现在吸烟和现在每日吸烟人群烟草依赖率及其95%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分析现在吸烟者22 380人,现在每日吸烟者19 999人。≥40岁现在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率为31.1%(29.3%~32.9%),其中男性为32.0%(30.2%~33.9%),高于女性17.6%(13.4%~21.7%);乡村为32.7%(30.2%~35.2%),高于城镇;40~59岁年龄组重度烟草依赖率较高,为33.3%(31.3%~35.2%)。≥40岁现在每日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率为35.0%(33.0%~37.0%),男性为35.8%(33.8%~37.8%),女性为22.0%(16.8%~27.2%)。在现在吸烟人群和每日吸烟人群中,文化程度越低,重度烟草依赖率越高;18岁以前开始吸烟者重度烟草依赖率明显高于18岁及以后开始吸烟者;有慢性呼吸道症状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吸烟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非患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吸烟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略低于非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中部和东部地区、40~59岁年龄组、从事农林牧渔水利、生产运输和商业服务职业、文化程度低、18岁以前开始吸烟者患重度烟草依赖的风险高。结论 我国≥40岁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水平较高,戒烟干预服务客观需求巨大,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戒烟干预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9.
胃泌素的生物活性及其信号传导通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胃泌素 (Gastrin)是一种由消化道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 ,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其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 ,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生物学活性的本质。胃泌素是一类主要由胃肠道G细胞合成、释放的肽类激素。胃泌素的合成经历了前胃泌素 (progastrin)、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glycine extendedgastrin ,G Gly)和成熟胃泌素 (gastrinamide)三个阶段。前两种胃泌素是胃泌素合成、加工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是未酰氨化的胃泌素 (non amidatedgastrin ,NAG) ,而成熟胃泌素是酰氨化胃泌素 (amidatedgastrin)。胃泌素家族成员既有各自的生物学活性 ,彼此之间也相互协调促进 ,共同发挥功能。众多学者对胃泌素发挥生物作用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胃泌素的合成释放、生物活性及信号传导通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白细胞介素1(IL-1)作为细胞因子,一般认为其主要功能是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未成熟的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生长等。近年实验证明,IL-1及其受体(IL-1R)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并且对CNS中某些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以及整体的生理功能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