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6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73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2篇
  7篇
中国医学   22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进  王静  李陈渝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1):170-173
不寐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将此病归属于“心系”疾病范畴,临床上以肝火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证常见。肝郁肾虚血瘀证并非临床常见不寐证型,患者除了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外,还可伴随情绪烦躁、低落、兴趣减退、肢冷等症状,或合并其他躯体化障碍。尽管其症状表现复杂,但病机上仍归属不寐“阳不入阴、阴阳失交”的基本病机,故治疗上仍遵从“交通阴阳”治则。本文通过1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血瘀型不寐的个案报道,拓展疏肝降逆法治疗不寐的临床新思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之功效。本文结合病案,分析病因病机、组方用药和现代药理研究,以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肾虚血瘀型不寐的辨证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2.
3.
楔状缺损的生物力学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23  
  相似文献   
4.
探讨薄层CT(TSCT)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肺腺癌的CT征象,并与病理分型对照.回顾性搜集肺内TSCT发现的83个磨玻璃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浸润前病变组20个,微浸润腺癌组32个,浸润性腺癌组31个,分析不同病理分型的结节在薄层CT上的表现.83个结节中,34个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49个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浸润前病变组共18个结节(18/20,90.0%)表现为pGGN,微浸润腺癌组共16个结节(16/32,50.0%)表现为pGGN,浸润性腺癌组无结节(0/31,0%)表现为pGGN.3组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圆形/类圆形、瘤肺界面清晰征象的比例呈下降趋势.3组圆形或类圆形、分叶征、瘤肺界面清晰、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前病变组与浸润性腺癌组比较,圆形或类圆形、分叶征、瘤肺界面清晰、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浸润腺癌组与浸润性腺癌组间类圆形、分叶征、瘤肺界面清晰、血管集束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的GGN在TSCT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熟悉TSCT表现有助于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及浸润性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男性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的认识.方法 报告两例男性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一例患者为纵隔、腹膜后和盆腔非精原细胞肿瘤,经化疗和手术治疗,多次复发并呈浸润性生长,预后差;另一例患者为腹膜后精原细胞肿瘤伴表浅淋巴结与骨髓转移,经化疗后肿瘤消失,患者长期无瘤存活.结论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少见,较难早期确诊,治疗以化疗与手术相结合,预后与病理类型及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8岁.因“右上肢冷痛1d,加重伴麻木4h”于2010年3月5日入院.既往因小儿麻痹症致右下肢行走障碍,使用双侧腋杖40余年.查体:心率86次/min,律齐,左上肢血压120/63 mm Hg(1 mmHg=0.133 kPa);右上肢血压未测出,右侧尺、桡动脉搏动消失,皮温较对侧低,肌力Ⅳ级.彩超提示:右侧腋肱动脉闭塞.右上肢CT 血管成像(CTA)提示:右腋肱动脉节段性闭塞(图1).术前诊断:右侧腋肱动脉急性栓塞.急诊行右肱动脉切开取栓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基于双参数MRI的深度学习自动分割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探索其在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409例前列腺患者MRI检查资料,在DWI、ADC和T2WI中应用VB-Net模型分别进行病灶自动分割和腺体自动分割,生成感兴趣区(ROI),病灶自动分割时将分割阈值设置为不同数值分别重复进行。分别提取病灶ROI和腺体ROI中的纹理特征,进行Lasso特征选择,建立、训练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病灶分割中分割阈值分别为0.9、0.5、0.1时,假阴性率分别为0.462、0.273、0.182,假阳性率分别为0.134、0.419、0.661;当分割阈值设为0.5,病灶自动分割后进行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分类,3种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76~0.792;腺体分割后进行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分类,3种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827~0.855。结论 采用基于前列腺bp-MRI的VB-Net模型对CSPC病灶具有一定的自动分割、分类能力,结合进一步的机器学习能较好地诊断CSPC;VB-Net模型对腺体自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中西医结合专业《西医外科学》教学中联合应用传统教学法(LBL)与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评价其效果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具有可比性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LBL+CTTM教学法)和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通过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两组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病例分析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P0.05);学习兴趣、动力及对目前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LBL与CTTM教学模式是一种较好的适合中医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西医外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西医外科学知识,培养临床思维,为学生今后的临床外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血管病变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T2DM)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系统深入地研究T2DM大血管病变机制,并寻求有效药物进行防治,对改善T2DM患者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医认为T2DM大血管病变的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脉络瘀阻为标。西医认为机体内皮功能紊乱、氧化应激反应、基因表达异常等均可引起T2DM大血管病变。本文整理了近年来中西医的相关文献,对T2DM大血管病的病变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MS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按NCEP ATPⅢ标准,对其中腰围按国内增大切点加以修改,诊断MS患者80例(MS组),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3.9±6.2)岁。非MS患者80例(对照组),男38例,女42例,平均年龄(52.6±4.7)岁。两组均用B超高频探头测量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IMT,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MS组颈总动脉IMT明显厚于对照组(P<0.001);颈内动脉IMT也明显厚于对照组(P<0.001)。性别对颈动脉IMT无影响。相关分析示颈动脉IMT与年龄、腰围及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P<0.05)。颈内动脉IMT增厚率,MS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MS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应常规检测MS患者的颈动脉I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