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5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16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在青海省28个县开展饮茶性氟中毒的调查.方法:在全省一地、一市、六州分别抽取(3~4)县,每县抽取(3~4)个乡(饮用水氟含量在1.00mg/L以下)为调查点,采集水、茶水及尿样进行氟含量测定.结果:28个县饮用水氟含量均在1.00mL以下,尿氟含量在(0.08~26.00)mg/L, 其中4个县超过1.50mg/L,茶水氟含量范围在(0.14~12.59 )mg/L.结论:尿氟含量反映人体氟暴露状况和群体尿氟含量水平, 反映了人体摄入砖茶氟含量的水平和代谢状况,有8个县患病率超过国家标准(30%以上).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喜马拉雅旱獭活体肝穿刺方法。方法动物经盐酸氯胺酮(45mg/kg)肌肉注射麻醉后,活检穿刺枪于动物右侧上腋中线第3、4肋间,距离胸骨剑突下方1.5cm,肝实音区进针,快速采集肝组织。对20只旱獭施行了肝穿刺,间隔15d穿刺1次,共80次。结果80次组织穿刺取得组织72份,穿刺成功率90%。HE染色证实72例穿刺组织均为肝组织,其中70例穿刺组织在镜下可见至少3个门管区。因肝穿刺导致的旱獭死亡2例,死亡率1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可间隔重复采集肝组织,适用于旱獭肝组织病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不同杀虫剂的灭蚤效果,筛选优质高效的灭蚤剂。方法实验室用瓶膜法,现场采用滞留喷洒法。结果(1)10%功百害悬浮剂和8%大功达可湿性粉剂的药物浓度在0.0025%、0.005%时,印鼠客蚤24h死亡率均为100%。(2)家仆杀虫剂仅需0.5~3min就可将旱獭寄生蚤全部击倒,功百害和大功达次之,需5~7min,而杜邦万灵所需时间最长,为10~20min;从死亡时间看,施用家仆杀虫剂5min内蚤全部死亡,功百害和大功达则需30~40min,而杜邦万灵所用时间最长,为1~1.5h。结论8%大功达可湿性粉剂和10%功百害悬浮剂毒力强,现场灭效好,气味小,经济安全,可在鼠疫疫区现场灭蚤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青海、西藏和甘肃省(自治区)境内不同宿主体内分离的21株青藏高原型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基因进行分析,旨在比较不同宿主鼠疫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其中16007、28001、01080号菌株相同,且与其余18株菌株存在差别。结论该实验中不同宿主体内检出的21株青藏高原型鼠疫菌在遗传学上属于同源。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青海省三江源唐古拉地区蚤、蜱、虱种类分布及自然染疫状况。方法结合对该地区鼠疫疫源地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对捕获的小型兽类进行体外寄生虫采集,对蚤、蜱、虱标本分类鉴定,将部分标本送实验室做鼠疫细菌学培养。结果发现该地区蚤、蜱、虱有40种(或亚种),隶属3目8科20属,其中蚤类5科17属36种,蜱类1科1属1种,吸虱2科2属3种(这些标本均保存在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13种喜马拉雅旱獭寄生蚤中自然感染鼠疫的蚤类有3种,即谢氏山蚤、斧形盖蚤、原双蚤指名亚种,亦从喜马拉雅旱獭体外寄生吸虱——古北拟颚虱中分离到鼠疫菌。结论加大该地区媒介昆虫生物学控制研究,为今后鼠疫防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67.
青海省治多县人群包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省包虫病疫情严重,是我国的高发流行区之一[1].为了解青海省牧区包虫病流行现状,于2006年对玉树治多县部分地区进行了调查.治多县位于青海省西部,平均海拔4 500m以上,气候寒冷干燥,多风少雨,太阳辐射强.居住人口中98%为藏族,生产活动以游牧为住.既往有关住院病例资料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包虫病流行严重.现将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青海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地区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 000 m以上。辖1市、1地、6州。总面积72万km2,人口530万,平均人口密度为7.26人/km2。其中,西宁市和海东地区面积占全省的3%,人口占全省的67%;而牧区面积占全省的97%,平均人口密度不足4人/km2。青海省是我国主要牧业基地之一。为了解全省人体寄生虫感染及地区分布现状,作者于2002~2003年,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对本省6种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9.
1989-2001年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掌握青海省地氟病改水前后的病情与防治动态,找出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积累科学资料,指导防治工作.方法按照全国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根据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结果改水前进行了基础倜查,8~1 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92.31%;尿氟含量均值为8.54mg/L.1991年确定为青海省监测点,至2001年,氟斑牙患病率下降到65.12%,氟斑牙指数流行强度为0.8,轻微;尿氟含量均值下降到1.23 mg/L.结论在1988年第一次实施政水,虽然引用了含氟量为0.38 mg/L的泉水,但水源流量有限,冬春季节供不应求,间断供水12年,改水效果欠佳,所以尿氟含量下降缓慢.为此,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情况,引起了青海省地病办和当地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到病区考察后多方等集资金.病区镜内有清澈可鉴的山泉,水源充足,有一定的落差,经测定含氟量为0.2 mg/L.建成了50t的蓄水池一座,自来水管道引进179余户,常年24 h供水,是一项成功的改水工程.  相似文献   
70.
<正>干粉培养基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节省时间,易运输,易保存。干粉培养基的推广应用,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发展是有益的,也是培养基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选择了鼠疫菌细菌培养常用的3种干粉培养基,采用活菌计数方法,筛选最适宜鼠疫菌生长的干粉培养基。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氯化钠,天津市化学试剂批发公司;磷酸氢二钠,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琼脂粉,北京欣经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蛋白胨(英国进口);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