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8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血吸虫传播的种群动力模型用于研究不同品牌吡喹酮价格与药效的相互关系,可进而确定试点学校曼氏血吸虫病治疗的费用-效果。在这项研究中,费用受服药覆盖率、药价和行程的影响,效果亦与覆盖面和药效有关。药效与药价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当低效的药物产生较高的或不稳定的费用-效果比时,尤其是在与行程有关的费用很高的项目中,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2.
83.
由于病原学诊断方法上存在问题,临床上对弓形体病病例报告很少。我们对无锡市妇产科、眼科弓形体病疑似者抽样进行了血清学、病原体分离研究,结果如下。方法一、病例选择:以随机抽样对妇产科住院的有异常妊娠史(各种流产)的孕妇88例、死产9例、畸胎4例,共101例,眼科门诊和病房确诊为色素膜炎者62例,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4.
有钉螺孳生而无血吸虫病病人发现的现象存在于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局部地方。各地曾分别从血吸虫虫株、传染源和有螺环境等方面探索了这个问题。本研究于1983年4~10月对长期有钉螺孳生而未发现病人的安徽省当涂县丹阳公社山区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在实验室内对当涂丹阳山区钉螺(简称当涂钉螺)进行了生殖力和血吸虫易感性观察,并用本所饲养的安徽省安庆地区的江滩阴性钉螺作对照(简称对照钉螺),对当涂钉螺和血吸虫病流行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5.
杀虫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海滩 ,往往发现在海生环节动物沙蚕的尸体周围 ,会有一些蚊、蝇的尸体。对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在沙蚕的体内含有一种对昆虫有毒效的物质 -沙蚕毒素。 196 2年人们终于确定了沙蚕毒素的化学结构 ,并由此对其衍生物进行了研究 ,试图从中开发新的杀虫剂。 196 4年日本武田药品公司终于开发了第一个沙蚕毒类杀虫剂 -杀螟丹 (cartap) ,由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兴趣 ,不久又相继开发了一系列化合物 :杀虫双 ,杀虫单 ,杀虫环 ,杀虫丁 [1 ]。杀虫丁是我国创制的农药品种 ,是将杀虫环 (又名 ,易卫杀 ,Evisect)的草酸盐由…  相似文献   
86.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钉螺消长情况监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江苏省1981年以来逐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29个县钉螺消长情况的纵向监测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残存钉螺的分布及消长特点,同时对钉螺监测方法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5.15%的县(市,区)在“达标”后出现钉螺,并且残存钉累大多出现在“达标”后5年内,最长间隔达12年优可出现钉螺;  相似文献   
87.
目前对体外连续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进行同步化处理的常用方法为山梨醇或甘露醇法 ,该方法虽有较高的同步性 ,但同步化后的原虫产量较低。为提高体外培养同步发育的原虫产量 ,本实验采用秋水仙碱对体外连续培养的疟原虫进行同步化处理 ,观察了其对疟原虫同步发育的效果 ,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虫株 Fcc1 /HN虫株系引自第二军医大学 ,由我室培养保种。1 .2 药物配制1 .2 .1  0 .1 mol/L秋水仙碱溶液 用双蒸水将秋水仙碱 (上海化学试剂厂 )配成 0 .1 mol/L浓度的原液 ,除菌后置 4℃冰箱备用 ,实验浓度为 4mmol/L。1 .…  相似文献   
88.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的监测:Ⅲ.长江洲?…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目的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长江南京段洲滩钉螺孳五地进行监测研究。方法 收集复盖长江南京段区域的Landsat MSS遥感片和1980~1989年江苏省钉螺面积数,比较分析钉螺面积的变化趋势,以ERDAS Imaging支撑软件分析遥感片,将Landsat MSS4个波段的数据以“Tasseled Cap”主成份分析模型分类组合成3个时段共三辐Landsat MSS遥感图。3个时段的湿地空布模型反映了  相似文献   
89.
血吸虫抗原(无论是新鲜成虫、成虫干粉、虫卵或是代谢产物等等)皮内试验所出现的反应——丘疹扩大,都属免疫反应。一般使用的是新鲜成虫和成虫干粉抗原。大多数得过病的人都有阳性反应。但是,我们目前只将皮内试验作为轻流行区或非流行区普查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90.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尾蚴抗原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确定日本血吸虫可溶性尾蚴抗原作为血吸虫病早期诊断检测用抗原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感染日本血吸虫的钉螺收集尾蚴 ,制备可溶性尾蚴抗原 (SCA) ,建立应用 SCA为抗原检测家兔血清抗体的 ELISA法 ,并以此法检测 2 8只低度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的感染前和感染后不同时期的血清 ,并与常规 SEA-ELISA法比较。结果 用 SCA检测时 ,感染后 15 d有 2 /2 8只家兔血清开始出现抗 SCA抗体阳性 ,2 0 d已有 2 0只阳性 ,阳性率为 71.4% ,3 0 d 2 8只全部阳性 ,阳性率为10 0 % ,而抗 SEA抗体在感染后 2 0 d开始出现 ,3 4d有 2 1只阳性 ,阳性率为 75 .0 % ,3 7d阳性率为10 0 %。平均出现抗体的时间 SCA-ELISA和 SEA-ELISA分别为 (2 1.2 5± 4.0 7) d和 (3 1.5 0±5 .12 ) d,前者比后者早 10 d。结论 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尾蚴抗原检测血吸虫病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