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普种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艺 《应用预防医学》1999,5(4):232-233
自1986年以来,在乙型肝炎高流行区广泛推广使用血源性乙肝疫苗,并将其纳入计划免疫轨道普种,证明其安全有效,在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2]。当前,我国正处于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替代血源性乙肝疫苗的交接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免疫效...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的长期免疫效果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观察新生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普遍接种预防儿童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长期免疫效果和对儿童乙肝发病的影响。 方法 1986年起在乙肝高发区隆安县实施不筛检母亲HBsAg、新生儿普遍接种常规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方案。采用出生队列定群随访、横断面调查和监测乙肝发病情况的方法对血源乙肝疫苗和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血源乙肝疫苗免疫后1~1 3年HBsAg阳性率为0.7%~2.9%,平均1.7%,保护率为83.5%~96.6%,HBV感染率为1.1%~5.1%,平均2.4%,保护率为93.5%~98.4%。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儿童的HBsAg阳性率为1.8%~2.4%,平均2.0%,保护率为78.4%-85.2%。免疫实施14年后, 1~14岁人群乙肝发病率为1.5/10万,比历史对照同龄者减少了91.8%;未免疫儿童发病率为14.4/1 0万,与历史对照差异无显著性,免疫儿童中无乙肝病例发生,保护率为100%。 结论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13年内不必加强免疫,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与血源性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相似,乙肝疫苗预防作用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规范化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LA-1株的免疫原性和抗体动态变化。方法 在广西柳城县选择3105名经甲肝抗体检测为阴性的易感儿童,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分成疫苗组(1624名)和对照组(1481名),疫苗滴度10^6.75TCID50;疫苗组于免疫后3、6、12、24、36月份分别进行定人和定群观察;免后3年对两组进行横断面调查甲肝抗体。结果 1剂疫苗免后抗体高峰出现于3-6个月,抗体阳转率峰值达到91.4%,GMT为106.31mIU/ml;3年后,甲肝抗体阳性率并未随免疫后年限延长而明显下降,疫苗使接种儿童抗体阳性率达到非接种儿童的3.8倍。结论 1剂国产规范化甲肝减毒活疫苗(LA-1株)可诱导高水平且较持久的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低剂量免疫保护持久性及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免疫应答。方法采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新生儿免疫后13年的血清学效果和加免实验的抗体反应。结果941名免疫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和滴度已明显下降,66.0%的儿童抗-HBs水平在保护性水平(mIU/ml<10)以下,但仍有较高保护效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0.53%)与免疫后1年时(1.4%)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国产乙肝血源疫苗具有持久的免疫预防效果。使用5.0μg剂量的乙肝酵母基因工程疫苗对105名抗-HBs阴性的儿童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结果加强免疫后1个月抗-HBs阳转率达70.5%,回忆反应较好。结论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低剂量免疫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持久性,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有较好的回忆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麻疹流行特征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以便控制与消除麻疹。方法 收集1951~2003年广西隆安县麻疹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 发现1991~1965年未施行疫苗接种的年平均发病率为523/10万,1978~1995年施行计免和冷链运转后,年平均发病率为46/10万。1996~1999年对中小学生施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年平均发病率为1.57/10万。结论 说明开展计免和施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或消灭麻疹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调查肝癌高发区(隆安)8,799人和低发区26,242人,高发区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发区,其中以0~9岁组为最高。高发区以1岁组,低发区以5岁组为HBsAg携带的年龄高峰,高发区在生命的早期即已受到HBV的高度感染。
对隆安携带者,非携带者1,042人进行了2~4年前瞻性观察,发现男性儿童HBsAg阴转率低,阳转率高。认为早期的HBsAg携带与以后的慢性肝病和肝癌高发有关。由配对和非配对追踪观察,发现HBsAg携带者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性较非携带者高4.29和6.7倍。认为乙型肝炎感染可能是导致肝癌的主要病因,而玉米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和饮水污染不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国产规范化甲肝减毒活疫苗 (LA -1株 )大规模免疫后的长期保护效果。方法将广西7个县(市)1.5~10岁儿童212985人随机分成疫苗接种组 (100735人 )和对照组 (112250人 )。疫苗组接种1针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 (LA -1株 ,滴度106.75 TCID50)。免后1个月开始对两组观察肝炎发病情况。结果随访3年 ,对照组发现甲型肝炎病人71例 ,发病率63.25/10万 ;疫苗组发现2例 ,发病率1.99/10万 ,保护率96.85 % ,95 %可信度下限为92.44 %。结论规范化甲肝减毒活疫苗(LA -1株 )可产生满意而较为持久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兆能  李荣成 《疾病监测》1998,13(7):247-251
为了评价隆安县新生儿大规模乙肝疫苗免疫10年的流行病学效果,我们对该县1987~1996年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以及0~9岁儿童的乙型肝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乙肝疫苗10年全程平均接种率为88.96%,免疫后10年,0~9岁儿童的乙肝发病率为4.90/10万,较1987年同年龄组人群的乙肝发病率(33.85/10万)下降了85.52%,预防儿童乙肝发病的保护率和免疫成功率几何均数分别为87.90%和75.34%。使儿童时期乙型肝炎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远期效果定群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接种乙肝疫苗的长期免疫效果,对广西肝癌高发区隆安县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免后8年定群随访观察,结果显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后1 ̄8年,抗-HBs阳性率由73.3%下降至35.9%,HBsAg阳性率第1年为1.4%,第8年为1.9%,波动于1.1% ̄2.9%之间,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保护率仍为87.1%,说明免疫后8年保护率仍持久不衰,抗-HBs下降并不导致HBsAg阳性率上升,似乎可以从机体的  相似文献   
20.
广西隆安县是我国原发性肝癌高发区之一,据调查统计,1969~1982年原发性肝癌年平均死亡率为48.1/10万。严重地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健康。1979年在全县范围实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