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4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87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42篇
中国医学   3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种子是中药材生产的源头。中药材种子的真伪、优劣直接影响到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材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种源混杂、真伪混淆、陈种新卖、成熟度和净度低等问题。为保证中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亟需对中药材种子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对中药材种子市场进行规范。种子鉴别的方法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微性状鉴别、化学指纹图谱鉴别、分子鉴别及电子鼻、X射线衍射法、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光谱成像与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等新兴技术。各类鉴别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各有不同,根据中药材种子品种不同、检测场所要求不同,可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以实现鉴别准确、时间和经济成本降低的目标。未来中药材种子鉴别技术发展的方向应基于各项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朝着智能化、无损化、单粒检测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现代中药产业的需求。该文对目前科研和生产中应用的种子鉴别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对不同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同时对未来种子鉴别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中药材种子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2.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它与气道和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毒颗粒的慢性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COP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普遍认为COPD是多种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尚无安全有效药物用于治疗该疾病。本文从氧化应激、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免疫机制、细胞衰老和细胞修复机制、细胞坏死和细胞自噬等方面综述了COPD的发病机制,并分别介绍了潜在的治疗靶点以及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毒蕈碱拮抗剂、茶碱及其衍生物、靶向炎症介质的药物、蛋白酶抑制剂、激酶抑制剂、PED4抑制剂、腺苷受体调节剂、抗氧剂等,以期为COPD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3.
二苯并氮杂䓬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结构修饰不仅可对二苯并氮杂䓬类化合物中心七元环环上氮原子进行改造,也可在两边的苯环上连接不同基团,不同取代基对其活性影响也不同。二苯并氮杂䓬类化合物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血管性认知障碍保护作用、抗抑郁作用、抗焦虑作用、抗癫痫作用、降糖作用、抗癌作用、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和镇痛作用。总结了二苯并氮杂䓬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设计合成二苯并氮杂䓬类药物及其潜在药理活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4.
基于物理化学方法的“中药溶液环境”学说,借助物理化学宏观的“热力学方法”与微观的“统计力学”间的相互沟通,对中药制药过程的宏观现象给以深刻的说明,而得以破析其工程原理。以“中药热法及膜蒸馏浓缩过程瞬时能耗精准计算”“中药反渗透膜浓缩过程的起泡行为及其机制”等若干中药制药浓缩过程难题为例,通过建立“白利度”等“中药溶液环境”表征参数的相关性模型;对中药浓缩过程中的“起泡行为”进行微观、动态表征,并探索发泡性、泡沫结构和稳定性与“溶液环境”物理化学特征参数的相关性,为消除中草药提取物加工过程中起泡的不利影响提供新策略。将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引入中药制药过程,从药物组分在各单元操作中的空间移动等宏观和微观变化角度,基于该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规律,认识中药制药过程的控制技术、方法、标准和规范,从“过程工程原理”的科学本质认识、创新现有的中药制药理论与技术体系,是传统中药制药产业走向高新技术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45.
目的 制备山柰Kaempferia galanga挥发油自微乳化固体颗粒,优化其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溶解度考察和伪三元相图优选出制备山柰挥发油自微乳的辅料及其质量比范围;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建立模型并验证,优化自微乳处方;对自微乳颗粒进行结构表征,并进行体外溶出度实验,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山柰挥发油自微乳最佳配方为油相占比29.04%,乳化剂占比59.13%,助乳化剂占比11.82%,以甘露醇和蔗糖3∶1为固体吸附剂,制备得到的山柰挥发油自微乳颗粒外观圆整,无黏连,微乳类型为水包油型(O/W),自乳化平均用时(37.02±2.95)s,粒径大小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9.11±1.74)nm,分散系数PDI值为0.252±0.090,ζ电位为(-11.71±1.23)m V。颗粒在室温下密封储存30d,粒径和含量无明显变化,其胶囊在30 min可释放90%以上药物。结论 所制备的山柰挥发油自微乳化颗粒外观圆整,自乳化效率高,微乳粒径分布均匀,有良好的体外释放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MetS)患者中医证素与内脏脂肪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3—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脏病医学部住院的187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问卷、临床资料及内脏脂肪指数(VAI)指标,根据MetS的诊断标准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MetS组150例和无MetS组37例。观察所有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症状、证素及VAI指标,两组患者中医病位和病性证素比较采用Student ''s t检验和卡方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取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P<0.05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因为VAI的计算公式包含了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进行自变量纳入时,未纳入这两个指标。结果 与无MetS组比较,MetS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VAI、总蛋白、血小板、甘油三酯、触珠蛋白较高(P<0.01,P<0.05),高密度脂蛋白降低(P<0.01);其中MetS 组中医病性证素发生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血瘀证、血虚证、阴虚证、热盛证、阳虚证、气虚证、水湿证、湿阻证、痰浊证、气滞证,中医病位证素发生频率从高到低则分别是肾虚证、心虚证、肝虚证、脾虚证、肺虚证;通过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VAI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痰浊证、气滞证之间均存在线性关系(P<0.05),将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的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空腹血糖(P<0.01)、痰浊证(P=0.003)、气滞证(P=0.021)是2型糖尿病肾病MetS患者VAI的相关因素。结论 空腹血糖、痰浊证、气滞证是2型糖尿病肾病MetS人群VAI指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47.
目的 对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中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数据库获取目标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及TTD数据库获取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靶点,将两者输入Venny在线工具获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和GO通路富集分析,并用AutoDockTools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 从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分离得到5个酚苷类化合物;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TNF、PTGS2、APP等10个关键靶点,Pathways in cancer、Serotonergic synapse、Alzheimer''s disease等10条重要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化合物3~5为首次从博落回属分离得到,化合物5 为首次从罂粟科分离得到;小果博落回可能通过作用于TNF、PTGS2、APP、ABCB1等关键靶点,干预APP/Aβ/NMDAR信号通路,来降低炎性因子、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脑内Aβ肽沉积,起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