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39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将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与SYBRGreen染料RT-PCR技术比较后,应用于检测细菌NDM-1基因。方法:使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与SYBRGreen染料RT-PCR对已知特性的标准株中NDM-1基因检测,对比其扩增灵敏度。结果: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灵敏度高于SYBRGreen染料RT-PCR法,所测标准株中NDM-1基因转录水平可高达7.5×104拷贝/μl,比SYBRGreen染料RT-PCR技术检测灵敏度高7.8倍。结论:Taqman荧光PCR技术对超级耐药菌NDM-1基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作为对超级细菌进行监控与防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人畜共患疾病,主要影响绵羊、山羊和牛等牲畜,可以引起病畜死亡和流产,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同时也能传染人类,裂谷热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人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血液或器官导致感染,人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也会受感染。裂谷热疫情主要在非洲地区流行,近年来已延伸至阿拉伯半岛,但目前为止,我国未见裂谷热疫情发生。为此笔者综合国内外文献,就裂谷热的流行特点、各种检测技术以及预防控制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裂谷热相关研究及口岸监测提供参考,降低疫情传入我国的风险。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深圳口岸首例来自黄热病疫区无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入境人员的检疫处置过程,完善来自黄热病疫区入境人员的检疫监管措施。方法通过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来自黄热病疫区入境人员,检查其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对发热入境人员及无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入境人员采集血样立即送检,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检疫处置。结果发现5名无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入境人员;检测确认6份血样黄热病病毒核酸均为阴性,全部排除黄热病染疫嫌疑予以放行,根据风险分析情况进行后续监管。结论卫生检疫模式、一线人员业务素质以及实验室技术力量是做好卫生检疫工作的重要保障。口岸应加强对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查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能快速准确检测发热病人咽拭子样本中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四重RT—PCR方法。方法针对甲型流感病毒的M基因设计通用引物,针对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选择人源看家基因beta—aetin设计质控引物,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一步法四重RT—PCR反应体系。与商品化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进行方法比对。结果成功建立四重一步法RT—PCR筛查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成本低廉,适用于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5.
目的防止输入性传染病在境内传播。方法口岸查验、实验室检测和快速联控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口岸传染病防控模式。结果分别从来自泰国的中国籍游客和来自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籍商务人员中各查获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成功地阻断了可能造成的输入性登革热境内传播疫情。结论口岸查验、实验室检测和快速联控三位一体是口岸传染病防控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76.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非洲亚撒哈拉地区和南美洲热带地区,是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3种检疫传染病之一.为了解广州国境口岸入境人员黄热病病毒感染情况,本研究进行了黄热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及其感染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RNA表达水平的双重实时RT-PCR反应体系,准确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方法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结核分枝杆菌表达85B抗原的fbpB mRNA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设计合成fbpB引物和探针,其中探针以CY5为报告基团,BHQ3为淬灭基团。根据WHO文献报道合成人类RNase P基因引物和探针,其中探针以FAM为报告基团,BHQ1为淬灭基团。经条件优化后,建立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RNA双重实时RT-PCR方法,在同一体系内同时扩增结核分枝杆菌fbpB基因和人类RNase P基因,通过检测10份肺结核患者痰液和10份健康无症状人群痰液,检验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检测限性。结果肺结核患者痰液fbpB和RNase P基因均扩增阳性,健康无症状人群痰液fbpB均无扩展曲线,RNase P均扩增阳性。重复性检测显示fbpB基因重复检测的变异系数在1%以下,fbpB检测CT值与痰涂片抗酸染色分枝杆菌的数量呈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双重实时RT-PCR方法能同时对结核分枝杆菌fbpB mRNA基因和人类RNase P基因进行检测,在检测fbpBmRNA基因的同时,通过检测RNase P基因监测RNA提取效果和PCR反应扩增效果。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拟行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30例食管引流型喉罩组(P组)和30例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麻醉诱导前后、插管及拔管前后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间歇通气10min时、气腹10min时和气腹20min时的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Ppeak)、潮气量(VT)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记录拔管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插入及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时,T组MAP和HR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MAP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后间歇通气10min时和气腹10min时、气腹20min时的Ppeak、VT、MV、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10min时和气腹20min时两组Ppeak和PETCO2均高于间歇通气10min时(P<0.05);P组安静拔管例数多于T组(P<0.01),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T组少(P<0.05~0.01)。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及术后血压波动小,通气可靠,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一种登革热病毒双靶基因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用于登革热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和基因分型。方法选取登革热病毒Ⅰ-Ⅳ型病毒保守区设计型特异性引物探针和通用型引物探针。评估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检测限;并对20份阳性样本进行检测。结果20个登革热阳性核酸标本在通用型检测全部为阳性,特异性型别检测发现登革热病毒Ⅰ型10例、登革热病毒Ⅱ型3例、登革热病毒Ⅲ型3例、登革热病毒Ⅳ型4例;20名正常无症状人群标本提取的核酸和HIV、HCV和HEV通用型和特异性型别检测全部为阴性。梯度检测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登革热Ⅰ-Ⅳ型病毒检测最低检测限达10^3 eopies/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登革热病毒双靶基因多重荧光PCR检测及分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重复性好、快速易操作等优点,可用于登革热病毒的快速检测和基因分型鉴定。  相似文献   
80.
血清瘦素检测对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清瘦素水平对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比较3组人群血清瘦素、血脂及血糖水平;采用冠脉造影评价3组患者冠脉病变情况。结果:血清瘦素水平、血脂及血糖水平随冠心病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FBG)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清瘦素水平呈负相关;冠脉造影结果示血清TC、LDL-C、FBG和瘦素与CSI呈正相关,而HDL-C与CSI呈负相关。结论:血清瘦素水平检测对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