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51.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HIV感染情况.方法分别于2000年9月和2001年4月在我国中部某省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率较高的某村,对该村0~7岁儿童连续进行了两次横断面调查,分别采集了血液和尿液做HIV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在169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10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9%(10/169),2001年在165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9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5%(9/165).将两年检测儿童查重后累计,两年共累计检测280名0~7岁儿童,其中共检出17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6.1%(17/280).结论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存在较高的HIV感染率,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  相似文献   
52.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推广使用避孕套可接受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已婚艾滋病病毒(humanimmtm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家庭推广使用避孕套可接受性及其效果.方法对某地90个HIV感染的家庭采用入户方式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和使用避孕套技巧培训,并免费发放避孕套.在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采取匿名方式进行两次断面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性生活中避孕套使用率的变化.结果90个家庭参加试点项目,84个家庭完成了最后的评价调查,随访率93.3%.研究对象在艾滋病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知识方面都有显著提高(P<0.001).每次性生活都使用避孕套率由干预前的2.6%上升到干预后的71.4%(P<0.001).控制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干预活动是促进感染者家庭使用避孕套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农村地区HIV感染者及其配偶中开展推广使用避孕套是可以接受的,应当尽早通知已发现的HIV感染者家庭并开展避孕套推广工作,减少夫妻间传播.  相似文献   
53.
CCR5反义RNA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趋化因子受体CCR5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以用于抗HIV-1的研究,方法:用RT-PCR从健康人体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获得趋化因子受体CCR5翻译起始区的基因片段,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此目前的基因以下,两个方向定向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用PCR,内切酶分析及序列测定鉴定,重组载体用脂质体转染剂(lipofectAMINE)转染PA317包装细胞,建立稳定表达重组假病毒颗粒的包装细胞。结果:从正常人PBMCs中获得的目的基因成功地构建了CCR5反义RNA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载体已在PA317细胞中得到整 合。结论:构建的CCR5正,反义RNA表达载体可有效地感染PA317细胞并在基因组中整合,为进一步研究CCR5反义RNA的抗HIV-1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青海省首次发现的HIV感染者HIV-1毒株的基因特征及亚型。方法:从2例感染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中提取前病毒DNA,使用套式PCR方法,扩增HIV的Env基因,对其Env C2-V3及邻近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两个毒株与国际参考序列的Coon间的基因离散率最小为4.93%,而远离其它亚型,2个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为1.35%,进一步的系统树分析显示,2个毒株与Ccon聚集在一起。结论:2个毒株均为C亚型,而且HIV-1毒株刚进入青海省且流行的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55.
第12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于1998年6月28日至7月3日在日内瓦召开,有130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充分讨论了全球艾滋病流行形势。作者作为卫生部组织的代表团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现将得到的有关全球统计至1997年底的艾滋病流行形势及分析的资料汇总作一...  相似文献   
56.
深圳市HIV—1B亚型感染毒株env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巢式-PCR方法,对深圳检出的2份HIV-1感染者的外击血单核细胞样本进行扩增,获得HIV-1膜蛋白基因核酸片段,并对其C2-V3区及邻区350 ̄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 ,我国性病以 3 0 %的增长幅度上升。控制性病流行的障碍之一是不能确定那些具有高危行为人群的活动场所。性病门诊则集中了那些发生危险性行为并已经感染了性病的人群。如果通过调查能了解性病门诊的病人是否集中在某些工作场所或集中在某些地方居住。那么 ,我们就有可能在这些地方开展干预工作 ,减少性病的发生和流行。为此 ,我们在厦门地区的公立和私人性病门诊的性病病人中开展了一次匿名自填问卷调查 ,以了解这部分人群从事的职业、居住地、感染途径等。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 2 0 0 0年 3…  相似文献   
58.
59.
HIV-1和HIV-2混合感染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分两个型,即HIV1和HIV2。继HIV1于1983年从淋巴腺病病人分离到后,1986年又从西非的HIV感染人群分离到与HIV1在基因序列相差达55%以上的另一种HIV,后者被分类为HIV2[1,2]。HIV1和HIV2一样都能引起免疫缺陷和艾滋病。但两...  相似文献   
60.
我国首例HIV—2感染者的确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HIV-2抗体的确认。方法 用多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一份可疑HIV-2抗体,并用HIV-2特异性免疫印迹试剂盒确认。结果 从一个科特迪瓦回国人员采集的血液标本经GAGT()GBC,HIV-1+2)和ELISA(Vironostica,HIV-1+2)检测为HIV抗体阳性,使用HIV-1+2免疫印迹试验(WB)证实该血清衾 HIV-2特异性抗体,其中Lia TekⅢWB出现HIV-1p24和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