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降低慢性病患病率的有效途径.方法 从我校教职工已确诊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25人为观察对象,其中高血脂73人、高血压97人、糖尿病55人.采取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方式,一年后对其健康管理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健康管理一年后,健康知识掌握人数由63人上升到210人,饮酒、吸烟、低盐饮食和健身活动分别由92人、106人、121人降低到55人、73人和94人,健身活动由26人上升到203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由(4.5±1.3) mmol/L降低到(2.3±4.6)mmol/L,血糖由(3.1±2.5) mmol/L降低到(1.8±3.1)mmol/L,血压检查结果也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病与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行为习惯有关,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健康管理手段可收到有效控制慢性病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2.
背景与目的:目前,检测鼻咽癌的病灶残留、复发、远处转移,评价放化疗敏感性及判断预后主要依赖影像学的检查。寻找鼻咽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相关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3α,MIP-3α)和cystatin A蛋白在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人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鼻咽癌诊断、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0例初治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血清中MIP-3α和cystatin A的表达情况,并以1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以血清MIP-3α水平为31 pg/mL及cystatin A水平为16 ng/mL诊断鼻咽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2.1%及42.1%,特异度分别为86.0%及85.0%。140例鼻咽癌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达到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清MIP-3α和cystatin 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和健康对照者。MIP-3α和cystatin A均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相关,MIP-3α还与T分期有关。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的血清MIP-3α降至健康对照者水平。部分缓解患者仍高于健康对照者水平,而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患者的血清cystatin A均降至健康对照者水平。在1年内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治疗后血清MIP-3α和cystatin A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患者和健康对照者。MIP-3α和cystatin A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清MIP-3α水平作为辅助诊断鼻咽癌的指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血清MIP-3α与cystatin A检测有助于判断鼻咽癌分期和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调查分析高校教师干眼症患病情况,为这一群体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在常规健康体检的教师中做问卷调查,眼部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荧光素钠染色,泪液滤纸试验。结果对286人调查,调查完整260人。干眼症83例,患病率28.4%,40岁以上和日使用电脑3 h以上的人群患病高。结论高校教师干眼症患病率高,干眼症知晓率低,应加强眼睛健康宣传。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人脐带血血浆(HUP)能否维持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的生长。 方法 将脐血浆经盐析、透析等处理后,按10%体积成分培养HFF,并与同样浓度的胎牛血清(FBS)进行比较,观察细胞的贴壁速度、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及增殖能力。 结果  HFF在含10%HUP的培养液中能长期生长,其生长生长形态、细胞增殖能力及特征都与在含同体积FBS的培养液中无显著差异。 结论 人HUP能维持HFF的长期生长。  相似文献   
55.
T型分叉血管中血液流动对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血流动力学角度研究T型血管分叉处血液流动的改变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主要从血流速度、分支直径、T型分叉角度及血液粘度方面研究血液流动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同时结合相关医学病例,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并验证医学研究中的有关血栓形成机理的猜测。方法 建立T-型动脉血管的几何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血管内流场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分析不同条件的流动对血栓形成影响。结果 在分叉血管附近的支血管和主血管中分别形成了两处较大区域的涡流区域,另外,在分叉交接处的下游位置也出现了一处较小的区域,这些区域速度较低,剪应力出现突然增大趋势,符合血栓形成,因此成为“最适成栓位置”。结论 血栓在“最适成栓位置”的形成还与分支血管直径、血管中血流速度、分叉角度以及血液粘度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构建一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分类模型,以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behavioral variant of frontotemporal dementia,bvFTD)患者,旨提高鉴别诊断正确率。方法分别对医生诊断的47例很可能AD患者和39例很可能bvFTD患者进行头颅MRI扫描,对结构MRI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根据AAL2模板和Harvard-Oxford模板提取全脑不同脑区的灰质体积特征,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构建分类模型,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对比试验、主要差异脑区的分类试验和年龄差异探讨试验。结果卷积神经网络基于AAL2模板和Harvard-Oxford模板数据的最高分类正确率分别为82.6%和83.7%,明显优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75.6%和76.7%,2个模板的26个和31个可能主要差异脑区的最高分类正确率分别为79.1%和80.2%。结论AD与bvFTD可以通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获得较高的分类正确率,提示该模型可用于辅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红光治疗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 方法选择北京工业大学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29例,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1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联合采用红光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各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手术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手术切口美观度和满意度等。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体内白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3.22%)、复发率(9.68%)、切口美观度(96.7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59%、34.48%、75.86%),满意度(93.55%)高于对照组(68.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红光治疗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康复质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8.
Ⅰ型血泵左心辅助循环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了对Ⅰ型血泵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我们选择9只心脏正常犬进行左心辅助动物实验,以验证该泵的血液动力学输出性能、对心脏的辅助功能及对血液的破坏程度。在动物实验中,血泵放入胸腔内,进口通过静脉插管经左心房耳插入左心房,出口经过动脉插管插入升主动脉。输液、测试、辅助管路接通后,控制血泵的辅助流量为心输出量的25~30%左右。结果显示:1.辅助流量在500~600ml/min时,主动脉收缩压可达130mmHg,证明Ⅰ型血泵输出性能满足辅助时生理血液动力学要求。2.辅助后,主动脉舒张压和心脏总输出量均升高,提示此血泵对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增加及心脏泵血具有辅助功能。3.辅助4小时后,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由2.4mg/dl升高到3.1mg/dl,纤维蛋白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此血泵对血液有较轻的破坏  相似文献   
59.
成形外科中,人们希望用快速扩张来代替常规扩张,因为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扩张时间。然而快速扩张后的皮肤特性是否接近于常规扩张,这是人们所关切的问题。据此我们设计和制成了在体张力量测仪并首次进行在体生物力学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扩张结束后,扩张面积的测定表明,扩张皮瓣中心面积增加和整个扩张面积的增加在各种扩张方案下的差别不大;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在扩张时都有明显的增加,然而,随着维持时间的增加,慢慢向正常水平恢复。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快速扩张组的生物力学特性十分接近于常规扩张组,而且延长维持时间可以提高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质。据此,临床上可以采取缩短扩张期,延长维持期的方法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0.
<正>笔者运用中药加减合刮痧治疗邪热内郁,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疾病,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96例均为2009年本院内科门诊患者。其中男45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