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不同阶段中国深圳和郑州两城市人群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两周罹患率及流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 运用分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对两城市分阶段进行6次电话调查.其中深圳市调查1 217人,郑州市调查1 214人.结果 深圳市受访人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占10.1%,6次调查受访家庭成员罹患率6.1%;郑州市分别是5.6%、3.0%.深圳市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10.9%,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9.2%;郑州市分别是6.0%、7.5%.深圳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费接种知晓率是62.2%;郑州为67.5%.结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罹患率、甲型H1N1疫苗接种率深圳均高于郑州.两市人群流感相关知识掌握尚不全面,需要针对性地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2.
痢疾河北省:2012年7月全省报告2192例,发病率3.05/10万。报告病例数较上月上升20.31%,较2011年同期下降16.72%。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地市为邯郸、廊坊、承德、沧州及秦皇岛。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0.04%;年龄以20~59岁组、0~2岁组为主,分别占62.50%和17.47%;男女性  相似文献   
83.
人群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蕾  怀扬  余宏杰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94-1797
禽流感病毒一直以来认为只在禽类中发病和流行,由于存在种属屏障和受体特异性,其感染人类并导致发病、死亡少见报道。近年来,全球报道了多起禽流感病毒H5N1、H7N7、H7N3和H9N2亚型感染人并导致发病、死亡。2003年起,禽间(包括家禽、野禽和迁徙的候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疫情从亚洲。“逐渐向欧洲和非洲大陆扩散”。  相似文献   
84.
高金霞  张静 《疾病监测》2008,23(11):698-701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地区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暴发危险原因,为提高暴发调查能力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调查报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4-2007年全国共报告31起伤寒和46起副伤寒暴发疫情,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62.20%);伤寒暴发疫情病原学确诊比例达29.03%,副伤寒达43.47%。暴发地点以农村村寨(44.16%)和学校(33.77%)为主,尤以乡镇中学(53.84%)多发;以甲型副伤寒暴发为主(57.14%);全国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以饮用水污染引起为主(54.55%),其次为食源性(23.38%)。结论 应加强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监测和管理力度,加强对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发热症状监测,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暴发危险因素信息应作为法律法规的修订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1996—2006年中国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为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6—2006年中国狂犬病疫情资料,用Excel 2003和Maplnfo 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绘制相关统计图表,对中国近11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分布特征和疫情动态特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1年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14065例;发病人数逐年上升;2001与2003年上升幅度最大。除青海与西藏外,共29个省份有狂犬病病例;发病人数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广西、湖南、贵州、广东和江西。占全国病例总数的68.61%。男女性别比为2.20:1;27.04%为15岁以下儿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发病居前3位,占全部病例的89.16%。62.36%病例发生在夏秋季节。结论应降低疫苗价格,加强高发地区狂犬病的防制,加强跨地区运输动物的检疫,加强农村地区犬的管理。  相似文献   
86.
流行性感冒(流感)大流行是指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病毒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流行。如何在流感大流行来临前做好准备,将大流行可能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保护人类健康,是目前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流感大流行的干预措施可分为药物性和非药物性干预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7.
探讨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在中国传染病实时监测中的应用。文中介绍该方法的原理,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例,探索关键参数如K、H、n0和τ的设定、模拟监测过程及解释结果等。结果表明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能够连续不断地监测传染病疫情变化,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同时确定传染病病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能够做到实时和动态监测,克服多重检验问题,为传染病早期防控提供可靠信息,因此在传染病聚集性探测和实时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某市三级甲等医院重大节假日急诊就诊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某市重大节假日急诊就诊情况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对2000~2005年重大节假日期间急诊就诊登记的22014例资料进行分析,揭示发病的年龄、性别和昼夜时间的分布规律以及疾病构成梯次.[结果]急诊就诊的男性病例普遍多于女性,并且10岁以下年龄组就诊人数居多;其中.发热、外伤及腹痛是最为常见的就诊原因;每日的午后至凌晨存在"驼峰型"分布的就诊高峰期. [结论]探讨重大节假日期间急诊就诊情况,有助干急诊工作的改进,合理调配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类型疟疾病例诊断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我国疟疾控制和消除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疟疾病例为基础,描述和分析我国2005-2008年报告的不同类型疟疾病例的构成,以及不同类型疟疾病例和不同单位报告病例的诊断方式、病例的发病-诊断时间等情况。结果 2005-2008年我国报告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降幅为71.77%,未分型疟疾仍占有一定比例;恶性疟和间日疟均以实验室诊断为主,实验室诊断构成比分别为91.44%和71.14%,28.22%的间日疟为临床诊断病例;22.45%未分型疟疾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在各类型病例报告单位中,恶性疟、间日疟来自乡镇医院报告的病例分别占37.54%和71.79%,其中恶性疟报告病例33.41%来自于综合医院;恶性疟、间日疟和未分型疟疾的发病-诊断时间分别为72、96和72h。结论尽管我国疟疾病例诊断方式以实验室诊断为主,但存在诊断条件缺乏、诊断能力不足的情况,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单位的疟疾实验室诊断能力,实现我国疟疾消除的目标。  相似文献   
90.
2005-2009年中国人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2005-2009年人禽流感(H5N1)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策略和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5-2009年我国确诊的人禽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2005-2009年全国共确诊人禽流感病例38例,其中有2例为军队病例。2005-2006年冬春季和2009年初的人禽流感疫情有明显的报告发病高峰。病例分布在17个省份,前三位为安徽(5例)、湖南(5例)和福建(4例),占所有报告病例数的37%。病例的年龄中位数26岁(2~62岁),女性(53%)略多于男性。病死率为66%。感染来源主要是病死禽,活禽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感染危险因素,而人禽流感病例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很有限。结论人禽流感病例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感染人群以50岁以下的青壮年为主,性别和职业分布无明显特点。病死禽和活禽市场暴露在我国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