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10年来,世界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增多,给各国的社会安定、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如2004年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禽流感流行,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流行,美国的“9·11事件”和炭疽事件。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或者正在建立相应的应急实验室网络,并且都首先建立病原生物应急实验室网络,因为在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生物恐怖活动危害最大,也是最受各国政府重视的。我国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也令人担忧,呈现出发生频率高、…  相似文献   
32.
1998-2007年中国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伟东  姚建义 《疾病监测》2009,24(11):830-831
目的分析中国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中国不同地区梅毒的流行病学趋势及地区差异。 方法对1998-2007年中国梅毒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998年报告梅毒病例38 436例,梅毒发病率为3.07/10万,平均发病率为7.25/10万,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几年增长较快,2007年报告梅毒病例217 473例,梅毒发病率达15.88/10万,为1998年的5.17倍,居中国2007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第4位,地区发病率前3位的为上海、浙江和广西。结论中国梅毒等性病发病率高,经济发达省份及西南、西北边境省份较其他省份偏高,目前已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我国居民主要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趋势,为我国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0~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0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等均为可能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的疾病防控工作也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预警工作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预防和减轻危害工作中的应用已有较长历史,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在SARS流行之后才得到高度重视.2003年颁布实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内容提出了“监测与预警”的工作要求,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19条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并对预警发出后政府与卫生部门的职责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35.
流感流行疾病负担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在高危人群中,流感还可使原有慢性病(如肺部或心血管疾病)恶化,或伴随其他病毒或细菌合并感染,导致相关并发症[1].  相似文献   
36.
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主要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检索报告病例数超过1000例或者出现死亡病例国家发布的疫情报告,汇总数据、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对象中男女性各占50%,20岁以下人群约占60%;需要住院治疗的比例大约为9%,住院病例中约70%有基础性疾病或者特殊身体状况;病死率约0.4%~0.5%。结论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对象无性别差异,年轻人易感,感染后导致疾病严重程度为中等,病死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但也需要关注年轻患者;病毒传播与人际交往频繁程度有关;在夏季也可以传播,但秋冬季的传播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37.
2009年全国手足口病暴发早期发现方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1].2009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患者115万余例,死亡354例,发病数排在丙类传染病的第一位[2].当前,手足口病已成为我国高度关注的传染病之一,本研究旨在对全国手足口病暴发的主要发现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