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440篇
药学   21篇
  2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nutrition on dental fluorosis degrees of school children in endemic fluorosis area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eight children aged 8 to 12 years were chosen using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from a village of municipal suburban and a town of autonomous region, both with a history of serious endemic fluorosis. Morning urinary fluoride was measured by fluoride ion electrode. The Tooth Surface Index of Dean was applied to measure the severity of dental fluorosis. Food and nutrient intake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3-day diet records and duplicate meals. Results The urinary fluoride concentration of the children in the town [(6.80±3.90)mg/L]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village [(5.20±2.75)mg/L, t= 3.21, P < 0.01]. Dental fluorosis index of the children in the town was 1.9,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village of 1.8 (H=10.266, P < 0.01). The town had more children with fluoride tooth degree higher than Ⅱ [63.3%(57/90)]than the village did[48.3% (57/118), χ2=4.633, P < 0.05]. A 3-days diet records showed that children in the village ate more protein, calcium, vitamin C and so on but less dietary fiber, vitamin E, magnesium than those in the town did(all P < 0.01). Duplicate meals revealed that children in the town had more daily intake of magnesium, lithium, lead and less cadmium than those of the village did(P < 0.01 or < 0.05). Children in the village had higher intake of fluoride[(2.24±1.18)mg/d]than those of the town [(1.78±0.06)mg/d, t = 4.21, P < 0.01]. Conclusions Healthy die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ental fluorosis or mitigate the degree of the impairmen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ture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endemic fluorosis.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估算北京市2013年1月17-31日PM2.5相关的人群超额死亡风险。 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计算北京市2008-2011年间PM2.5对人群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应用比例风险模型估算北京市2013年1月17-31日(15 d)重度雾霾PM2.5污染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同时与2008-2011年1月17-31日的年均超额死亡风险比较分析。 结果 北京市2008-2011年间,PM2.5浓度每增加10 g/m3,人群总死亡风险增加0.28%(95%CI:0.18%~0.41%),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0.32%(95%CI:0.16%~0.47%)和0.31%(95%CI:0.01%~0.63%)。北京市2013年1月雾霾天气PM2.5污染导致的超额死亡风险为164人/15 d,显著高于2008-2011年1月17-31日的15天超额死亡风险57人/15 d(2=51.800, P 0.01)。朝阳区和海淀区超额死亡风险是10个区(县)中最高的。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是PM2.5污染的敏感性疾病。在重度雾霾天气期间,PM2.5可增加人群超额死亡风险,并表现出一定地区差异,以人口密集和污染浓度高的中心城区健康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苯并[a]芘(BaP)恶性转化细胞T-16HBE-C1与非转化细胞16HBE全基因组表达谱差异,为进一步阐明BaP致癌机制和筛选BaP致癌生物学标志提供线索。方法选择BaP恶性转化细胞T-16HBE-C1与非转化细胞16HBE作为BaP致癌机制研究模型,利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Human mRNA OneArray?HOA v7 Microarrays筛选细胞间差异表达基因。继而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利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共发现689个基因在T-16HBE-C1和16HBE细胞中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P<0.05),其中339个基因在T-16HBE-C1细胞中的表达高于16HBE细胞,350个基因在T-16HBE-C1细胞中的表达低于16HBE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种生物学改变,主要包括肿瘤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代谢和细胞黏附等。结论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经BaP恶性转化后基因表达谱发生明显改变,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在BaP致癌中发挥作用,并可能作为BaP致癌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和评价基于三氯化铁-聚偏氟乙烯(FeCl3-PVDF)膜滤器富集自然水体中噬菌体的方法。方法基于絮凝浓缩原理, 利用铁离子絮凝结合膜过滤器建立从水样中回收噬菌体的方法。利用琼脂双层法测定噬菌体滴度、噬菌体荧光染色观察和实时荧光PCR反应等方法检测噬菌体的回收效率。采集不同来源的水体标本进行模拟实验评价富集效果, 同时以医院排出污水作为实际水样, 利用临床常见的耐药菌作为宿主指示菌, 进一步分析FeCl3-PVDF膜滤器富集方法对自然实际水样中噬菌体的富集效果。结果建立了铁离子浓度50 mg/L, 采用PVDF膜滤器富集自然水体中噬菌体的方法。该方法对噬菌体的回收率为93%~100%;在多功能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富集后水样的噬菌体明显增多, 酶标仪测定富集后水样荧光值约为富集前的13倍;对医院外排水实际水样浓缩处理后, 浓缩组和未浓缩组噬菌体的分离阳性率分别为23%和4%, 浓缩组荧光值为未浓缩组的2~24倍。结论 FeCl3-PVDF膜滤器方法可简便、高效快速地富集不同水体样本中噬菌体。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四城市成年居民环境健康知信行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3—4月,对四川省绵阳市、雅安市和江苏省苏州市、扬州市的1252名18~69岁常驻居民进行环境健康知信行问卷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erson等级相关等方法分析公众环境健康知信行水平差异,相关因素和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的相关关系。结果 不同城市(F=47.632,P<0.001)、不同年龄(F=34.676,P<0.001)、不同文化程度(F=49.574,P<0.001)、不同体质指数(F=4.560,P=0.003)、不同家庭总年收入(F=27.977,P<0.001)、是否吸烟(t=11.121,P=0.001)与不同环境健康知识获取途径数量(F=88.405,P<0.001)人群的环境健康知信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除了体质指数,其余项均是环境健康知信行水平的相关因素。环境健康态度得分明显高于行为和知识(F=154.34,P<0.001)。知识和行为、知识和态度、态度和行为得分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414和0....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ARIMA乘法季节模型的R软件实现方法,为模型的利用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利用美国芝加哥市1987—2000年大气污染物臭氧(O_3)浓度数据建立ARIMA乘法季节模型,并进行预测,比较预测值和观察值的差异。结果 ARIMA乘法季节模型在R软件中方便实现,模型预测值和观察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6%。结论 R软件有相对丰富的软件包可以实现ARIMA乘法季节模型,使用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分析需求。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不同海水淡化阻垢剂连续作用于CHO细胞的毒性效应。方法应用实时细胞分析(RTCA)技术对不同接种密度(1×10~6、5×10~5、1×10~5、5×10~4、1×10~4和5×10~3个/ml)的CHO细胞的生长曲线进行170 h的连续测定,绘制不同密度CHO细胞的生长曲线。选择合适的接种密度,继而对不同剂量(1%、0.5%、0.25%、0.13%和0.07%)不同阻垢剂(聚丙烯酸阻垢剂、马来酸聚合物阻垢剂和改性聚羧酸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实时监测,得到不同作用时间的校正细胞指数(normalized cell index,NCI),绘制连续时间点NCI的变化曲线,以判定3种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 6种不同密度的CHO细胞接种后,根据细胞达到对数生长期的时间,选择7.5×10~4个/ml的接种密度进行下一步的毒性实验。改性聚羧酸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12、24、36和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0.26%、0.27%、0.27%和0.27%;聚丙烯酸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12、24、36和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0.27%、0.26%、0.26%和0.27%;马来酸聚合物阻垢剂作用于CHO细胞12、24、36和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0.14%、0.14%、0.13%和0.13%。结论使用RTCA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测定海水淡化阻垢剂的细胞毒性,马来酸聚合物阻垢剂的毒性要高于其他2种阻垢剂。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时间序列分析在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研究领域的应用与软件实现,为我国相关工作提供实用的操作方法参考。方法利用美国芝加哥市1987年至2000年大气污染与死亡数据,分别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广义相加模型,并结合分布滞后模型,介绍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理论与R软件实现步骤。结果时间序列分析可在R软件中方便实现。结论 R软件为时间序列分析在空气污染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对成熟的软件包,在实际研究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和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共场所监测能力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方法 2017年通过公共场所卫生指标检测方法调查表的方式,研究我国32家省级及34家地市级CDC公共场所相关卫生指标检测能力变化情况,并按照东、中和西部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国省和地市两级CDC对苯系物、氧化还原电位、毛巾床单pH值、氯胺、二氧化氯、臭氧6项指标的检测开展率较低,仅为38.2%~76.5%;省级CDC对甲醛、氧化还原电位、嗜肺军团菌等14项指标的检测能力明显提升,高于2016年的调查结果,西部地区监测能力显著提高。但是省级和地市两级CDC对苯系物、毛巾床单pH值等指标的检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西部的省级和地市两级CDC。结论我国省及地市疾控机构公共场所卫生监测能力现状表明,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显著提升CDC公共场所的监测能力,地市(区)级CDC卫生指标检测能力整体已接近或超过省级CDC;部分卫生指标的检测能力,特别是西部地区CDC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0.
目的调查我国内镜诊疗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内镜诊疗过程中可能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环节,为相关的防治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内镜中心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内镜中心基本情况、设备情况、经血传播性疾病管理和清洗消毒流程。结果 59所内镜中心单条内镜日均最高诊疗量为4.4人次;超声清洗器和自动清洗消毒机配备率分别为74.6%和45.8%;内镜中心手工清洗内镜、隔夜内镜次日使用前重新清洗消毒、清洗液一次性使用、使用一次性擦拭布进行预处理、区分胃肠镜清洗槽、按钮等配件单独保存和使用一次性活检钳的比例分别为52.5%、91.5%、84.7%、74.6%、96.6%、76.3%和88.1%;胃肠镜诊疗无区分措施的内镜中心比例为5.1%;诊疗前不筛查患者经血传播性疾病的内镜中心比例为45.8%。结论我国内镜中心诊疗任务重,医护人员特别是清洗消毒人员配备不足;内镜中心设备配备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流程中存在许多风险环节,应在标准预防基础上加强风险环节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