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71.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UC动物模型后,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观察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疾病活动指数、病理组织学记分较阴性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5.10±4.07和8.00±6.38,0.80±1.87和1.30±1,49, 1.00±1.94和0.90±1.45,5.30±4.37和8.00±5.12,vs 8.60±1.26和13.20±1.69,所有P<0.05).中剂量组的疾病活动指数、病理组织学记分较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高剂量组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IL-4组织含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IFN-γ含量明显升高 (P<0.05).结论:锡锡类散、地塞米松、庆大、黄连素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其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4、IFN-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2.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脏病 (IHD)发病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IHD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IHD组血尿酸为 (46 2 38± 17 34) μmol/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370 2 4± 16 4 8) μmol/L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血尿酸增高与IHD发病密切相关 ,血尿酸增高可作为IHD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几种胃粘膜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进而探讨HP在这几种胃粘膜疾病中感染率不同的原因。方法:选择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几种胃粘膜相关疾病的病例,分别胃镜活检取材,做快速尿素酶检测及病理检查。结果: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与慢性浅表性(非萎缩性)胃炎有显性差异,胃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无显性差异,胆汁返流相关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明显降低。结论:(1)HP感染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逐渐加重,胃癌时下降。胆汁反流相关性胃炎的HP感染率低。(2)胃内环境的改变影响HP的生长。  相似文献   
74.
神经母细胞瘤P-gp和MRP的表达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癌(neuroblastoma,NB)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例NB组织中P-gp和MRP的表达。结果:P-gp和MRP的阳性率分别为61.4%(43/70)和38.6%(27/70)。P-gp与MRP共表达阳性率为32.9%(23/70)。P-gp与MRP具有相关性(r=0.387,P=0.001)。年龄>1岁的NB P-gp和MRP的表达阳性率(72.3%,48.9%)均高于<1岁者(39.1%,17.4%),(P<0.05)。分化性NB P-gp和MRP表达(93.3%和86.7%),(P<0.05)。P-gp和MRP表达与性别和分期无关。年龄>1岁、有转移的NB、MRP阳性及P-gp与MRP共表达者中位生存期和2年累计生存率均降低,(P<0.05)。P-gp表达与生存期无关。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年龄有预后意义(相对危险度、95%可信区间和P值分别为4.949、1.079-22.694和0.040)。结论:NB原发性耐药与P-gp和MRP共同作用有关,年龄、转移、MRP表达及P-gp与MRP共表达与NB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5.
在护理极低体重儿(即1500g以下早产儿)的过程中,处置时间的长短对早产儿的体温影响,应该引起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视。因此,我们在对早产儿的处置过程中,于处置前后对生活在温箱中的极低体重儿进行了肛温检测。  相似文献   
76.
背景:影响髋关节发育的因素很多,目前有关Y形软骨、盂唇等损伤对髋臼发育影响的报道较多,但有关髋臼软骨及周围骨膜受损对髋关节发育影响的报道很少。目的:探讨髋臼软骨及周围骨膜损伤对髋关节发育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自身对照、重复测量设计。地点和对象:本研究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对象为20只4~5周龄日本大耳白兔。干预:随机分组后,取右侧髋关节为手术侧,分别切除其部分髋臼软骨(A组)及臼缘上方骨膜(B组),左侧髋关节不做处理,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术后第2天,3,6,9,12周行X射线检查,测量双侧Sharp角及臼头指数。术后12周处死动物,行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侧全部出现髋关节发育不良,半脱位发生率:A组80%,B组40%,术后12周Sharp角B组(62.30&;#177;3.37)&;#176;与A组(58.70&;#177;3.50)&;#17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臼头指数A组在3,6,9,12周,B组在6,9,12周与对照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1或0.05)。组织形态学可见髋臼变浅,股骨头变扁,关节软骨层变薄,部分骨细胞呈坏死样改变。结论:髋臼软骨及臼缘上方骨膜破坏可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和半脱位。  相似文献   
77.
脊髓损伤患者急性期内由于患者必须保持卧位不能进行主动活动,所以容易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对55例本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为以后的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霉素心脏毒性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8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中心完成。选用健康新西兰纯种白兔4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①对照组(n=10),给予2mL/kg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次/周,共8周。②阿霉素4mg/kg组(n=10),给予阿霉素2mg/kg,以生理盐水稀释耳缘静脉注射,1次/周,共2周。③阿霉素8mg/kg组(n=10),同样方法给予阿霉素,共4周。④阿霉素16mg/kg组(n=12),同样方法给予阿霉素,共8周。12周后麻醉处死兔,取心肌组织,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凋亡的心肌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以平均吸光度表达。结果:阿霉素16mg/kg组兔死亡3只,最后39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阿霉素4mg/kg组未见心肌细胞凋亡;阿霉素8mg/kg组和阿霉素16mg/kg组均观察到细胞核变小、核染色质浓缩、边聚的凋亡心肌细胞。②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对照组、阿霉素4mg/kg组未见心肌细胞凋亡;阿霉素8mg/kg组和阿霉素16mg/kg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心肌bcl-2与bax蛋白表达:阿霉素8,16mg/kg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2/b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阿霉素16mg/kg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阿霉素8mg/kg组(P<0.01),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阿霉素8mg/kg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4mg/kg组bcl-2,bax蛋白表达及bcl-2/bax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霉素4mg/kg组可能因阿霉素剂量小未出现心肌细胞凋亡,阿霉素8,16mg/kg组可见典型凋亡心肌细胞,并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进一步说明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病理过程,其作用与下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9.
背景影响髋关节发育的因素很多,目前有关Y形软骨、盂唇等损伤对髋臼发育影响的报道较多,但有关髋臼软骨及周围骨膜受损对髋关节发育影响的报道很少.目的探讨髋臼软骨及周围骨膜损伤对髋关节发育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自身对照、重复测量设计.地点和对象本研究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对象为20只4~5周龄日本大耳白兔.干预随机分组后,取右侧髋关节为手术侧,分别切除其部分髋臼软骨(A组)及臼缘上方骨膜(B组),左侧髋关节不做处理,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术后第2天,3,6,9,12周行X射线检查,测量双侧Sharp角及臼头指数.术后12周处死动物,行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侧全部出现髋关节发育不良,半脱位发生率A组80%,B组40%,术后12周Sharp角B组(62.30±3.37)°与A组(58.70±3.50)o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臼头指数A组在3,6,9,12周,B组在6,9,12周与对照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组织形态学可见髋臼变浅,股骨头变扁,关节软骨层变薄,部分骨细胞呈坏死样改变.结论髋臼软骨及臼缘上方骨膜破坏可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和半脱位.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分化时N-myc癌基因的变化以及与时间的关系。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NB细胞系SMS-KCNR,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检测NB细胞分化前后N-myc癌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用10^-6mol/L的ATRA处理24~120h,NB细胞的胞体减小,神经突起延长。在加ATRA24h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