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3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老年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特点与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密不可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和高血压同时对靶器官造成损伤,而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代谢异常,如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患病比例高,因此老年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发生率高,损伤的靶器官多,损伤程度重。有报道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共检出靶器官损害77例,其中两个以上靶器官损害41例,占总病例的28.9%,占靶器官受损病例的53.2%;总器官受损数108例,  相似文献   
32.
右上腔静脉缺如合并左上腔静脉畸形与起搏器手术关系(附二例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余培桢,王锦志,王方正,孙瑞龙,冯展斌,李国强随着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理植过程中可遇到某些特殊畸形。现将我院遇到2例右上腔静脉缺...  相似文献   
33.
实验分急性和慢性两部分。急性实验是在正常犬心一期建立三尖瓣闭锁,房坦手术模型;慢性实验是在已有右房肥大、右房压增高的犬心建立房坦手术模型。实验观察到,模型建立后右房平均压较建立前明显增加[1.85±0.40 kPa(13.9±3.0mmHg)比0.73±0.13 kPa(5.5±1.0mmHg),且在一定范围内(≤4.00 kPa(30 mmHg)],心输出量随右房平均压的增加而增加,而右房的泵功能是其次的,其收缩对血液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即使右房肥大也不能产生更大的肺搏动血流。右房—肺动脉外通道带瓣手术并无防止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34.
本文分析24例大动脉炎肺动脉病变的血管造影所见,并讨论了有关诊断问题和临床意义。60例大动脉炎患者于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VDSA)检查过程中曾行肺动脉采象,22例(36.7%)发现肺动脉病变。另2例为普通动脉造影。段、叶和(或)亚段动脉支的狭窄和(或)阻塞为本病基本征象,上叶病变多于中(舌)或下叶,两侧多发病变多于单侧病变。单支叶、段病变少见。扩张病变罕见,本组未见一例侵犯主肺动脉者。此类肺动脉病变多无相应的临床表现。肺动脉高压是大动脉炎肺部病变的晚期并发症,也是影响临床病程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组5例示有肺动脉高压,1例可疑,1例兼有右、左心室增大。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告经心血管造影诊断的单心室56例,对心房-内脏位,主心室和残余心腔,心房-心室连接,心室-大动脉连接及并发畸形等主要造影征象进行了分析。进而就本病的定义和分型,以及单心室合并一侧房室瓣闭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总结本病“定性”及“分型”的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36.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8岁。主诉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3年。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干1992年7月16日入院。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心悸,口服地高辛、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等药不能缓解,同时出现腹泻。腹泻有时呈稀水样便,每日多次,无腹  相似文献   
37.
以在肺心病流行病调查中发现的300例正常人,300例非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高危人群和112例临床确诊的肺心病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977年全国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提示:正常人中假阳性率为22.33%,高危人群中的假阳性率为对.33%,确诊肺心病组心电图阳性率为57.14%,假阳性率最高的指标为Rv1+Sv5>1.05mv,阳性率最低的指标是V1呈Qs、Qr、qr为1.33%、0、0.89考虑应对现行标准做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3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一种通过经皮穿刺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的一种非手术性血运重建方法。自1977年Gruentzig首先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现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据报道,仅1990年一年在美国即施行PTCA约30万例。我国自1984年开始应用以来,至目前大约有20余家医院施行PTCA300余例。一.PTCA的机制目前认为,球囊扩张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及内膜撕裂是PTCA的主要机制。当球囊在血管狭窄节段加压扩张时,进行性的扩张力施加在动脉粥样斑块和血管壁上。随着球囊内压力增加,斑块就会在最薄弱处或斑块与内膜的交界处撕裂,血管中层及外  相似文献   
39.
本文总结了用TEE检查36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小年龄12岁,清醒患者17例,手术患者19例。结果显示,TEE检查是相当安全和可行的,与检查者操作技术密切有关;TEE清晰显示深层解剖结构如房间隔、房室瓣和肺静脉的病变优于胸前超声;TEE用于手术中监测瓣膜成形、替换及先心病矫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地拉普利治疗6周,获得较满意的疗效,降压有效率为87.5%,其中显效率50%。此药具有缓慢持续降压效果,无明显副作用,对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