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以OmpA-VS2为靶基因的非标记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以检测沙眼衣原体。方法设计15种型别沙眼衣原体通用引物,对OmpA-VS2进行套式PCR扩增和实时荧光PCR检测,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评价,并用临床标本进行验证。结果15种型别沙眼衣原体均扩增出168bp的目的片段;敏感性为每个反应1个拷贝。特异性分析可见,与10种泌尿生殖道病原体和共生菌均没有交叉反应。临床标本验证的结果显示,该方法与以质粒为靶基因的核酸扩增检测的Amplicor CT/NG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扩增后无需PCR后处理等特点,可望用于临床与防治项目中沙眼衣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淋球菌耐药监测15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我国1987~2001年淋病流行中的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修改淋病治疗方案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WHO规定的5种核心抗生素的敏感性,用纸片酸度法测定淋球菌产青霉素酶(PPNG)菌株.结果:15年来用琼脂稀释法共检测了7583株菌,青霉素耐药株5399株,占71.20%;PPNG株占17.71%(1056/5964).四环素的耐药株占92.61%(1090/1177);由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茵茵株(TRNG)占14.03%(811/5779).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迅速增高,占61.12%(3311/5417).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百分率较低,分别为0.41%(26/6342)和0.39%(23/5853).对南京地区1993~1995年和1999~2001年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MIC50作了比较,结果显示MIC50值并无明显变化.结论:我国近15年流行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相当高,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较敏感.为了防止淋球菌耐药菌株的进一步传播应强调对淋病病人进行范围治疗.  相似文献   
3.
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高、风险行为普遍,一部分人同时与女性保持性关系,性关系网络复杂,是HIV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与传统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关注个体风险行为不同,社会网络理论从网络视角研究人际关系及其对个体行为和疾病传播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社会网络在HIV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该文综述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国内外男男性行为人群的社会网络分析和干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1)性网络结构特征影响MSM感染和传播HIV的风险;2)社会网络可通过网络成员间的同伴压力、行为准则和社会支持影响MSM的行为和健康状况;3)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干预方法在MSM中可行且可减少风险行为。  相似文献   
4.
5.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流行趋势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分析2014—2019年中国梅毒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9年中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据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2014—2019年,梅毒报告发病率由30.93/10万增长至38.37/10万,年均增长4.41%;其中一期与二期梅毒、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年均下降10.95%和26.16%,三期梅毒和隐性梅毒年均增长1.61%和10.75%。高发省份为新疆、青海、浙江、海南和福建等。各年男性梅毒报告发病率略低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0.86∶1~0.96∶1。15~19岁组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3.54%。2014—2018年梅毒高发年龄段为25~34岁,2019年为20~24岁。各职业人群均有病例报告,以农民和民工最多,占41.19%~46.80%,学生人群增幅最大,年均增长20.72%。一期与二期梅毒构成比逐年减少,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增加,2019年达82.95%。结论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总报告发病率逐年增长,一期和二期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年轻人群报告发病率快速增长;农民、民工为重要受影响人群;高发地区为西北部分地区和东南沿海部分省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女性性工作者(FSW)人群新型毒品使用情况及其对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 5个调查城市(长春、兰州、武汉、杭州、广州)分别绘制FSW人群活动场所分布图,并将场所分层按比例抽取FSW,进行问卷调查和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梅毒感染和新型毒品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招募1 630名FSW,其中120人(7.4%)过去12个月曾使用过新型毒品,梅毒感染率为5.4%(88/1 630)。FSW使用新型毒品组梅毒感染率为6.7%(8/120),与未使用新型毒品组感染率(5.3%,80/1 50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地点、户口所在地、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过去12个月有性病症状、过去12个月曾注射吸毒与使用新型毒品相关。结论 FSW中新型毒品使用率较高,需更多研究探讨使用新型毒品对艾滋病/性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性病门诊首诊性病患者中HIV检测、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HIV检测咨询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辽宁等7省份9个哨点性病门诊首诊和报告的性病患者填写专门设计的性病报告附卡,记录相关信息,并鼓励患者进行HIV咨询和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接受HIV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报告的5 063例性病患者中,2 668人(52.7%)进行了HIV检测,其中63人HIV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率为2.4%(63/2 6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病门诊所在地、户籍、婚姻状况、所患性病种类和就诊原因与接受HIV检测有关联。结论 性病患者对HIV咨询和检测服务的接受性较好,HIV抗体阳性率也较高,需进一步探讨该人群不接受HIV检测服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Vaccine》2018,36(40):5935-5939
Pertussis can be fatal for infants. The best way to prevent infant pertussis is to promote adult immunization. However, Tdap has not been licensed in Japan, so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the DTaP-IPV vaccine instead. The study examined 154 pediatric healthcare workers. Participants without effective levels of antibodies against pertussis toxin were given DTaP-IPV, reduced to 0.2 mL. In total, 48 of the 154 participants (31.2%) were seronegative for pertussis toxin. After vaccination of the seronegative participants, 40 of the 41 measured (97.5%) had acquired an effective response, and all 35 of those tested maintained a protective antibody level ten months after vaccination. Redness was observed in 14 of the 41 (34.1%) and soreness in 19 (46.3%).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vaccination with reduced 0.2 mL DTaP-IPV successfully provided effective immunity. At least ten months after vaccination, all subjects maintained an adequate level of antibodies.  相似文献   
9.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是性传播疾病之一。20世纪,此病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2003年底以来,此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新流行,并且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不断发生散发、爆发或流行。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其流行特征表现为以沙眼衣原体L2型感染为主,主要发生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且有特征性的直肠炎临床表现。目前性病淋巴肉芽肿的实验室诊断以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为主要手段,强力霉素仍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开展面对面宣教对提高性服务小姐艾滋病性病知识和认识的作用。方法每月进行一次面对面宣教干预,连续3个月,并在3个月干预前后进行匿名问卷测试。结果招募的407名性服务小姐,性病艾滋病知识测试的平均分,从干预前的40.7分上升到干预后的63.7分,90%测试题的答对率显著上升。但涉及性服务小姐圈内惯有的错误信息,如“性交后阴道冲洗、体外射精可防病”等答对率干预后仅为52%。文盲者干预后仍不及格,表示“客人不愿用安全套,同意与其不用套性交”的比例,从58.2%下降到33.5%,但小学文化者下降不显著(54.9%)。认识到“有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的比例,从干预前的53.1%,上升到干预后的79.4%,文盲者没有显著改变。干预后有16.7%的文盲者表示“有病自购药”。结论面对面宣教可有效提高性服务小姐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水平,以及对安全套使用和正确求医的认识,但涉及改变行为和圈内惯有的错误信息难度较大,需针对重点增加干预频度和克服有关障碍。对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需采取更为直观的宣教方式,用更为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和答疑。对求医行为的指导,除了做更为深入和个性化的宣教外,还应配合改善性病服务等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